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待儲光羲不至

鎖定
《待儲光羲不至》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此詩前四句描寫詩人苦等朋友,起來又坐下,聽着不斷經過的車聲,卻始終沒有聽見朋友的佩聲。後四句以“晚鐘”對比首句“朝”,寫出詩人等朋友從早上到晚上,才終於確信朋友不會來訪了。全詩筆法細膩,形象地寫出了詩人早朝時等待好友而不至的心情。
作品名稱
待儲光羲不至
作    者
王維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待儲光羲不至作品原文

待儲光羲不至
重門朝已啓,起坐聽車聲。
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户迎
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
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1] 

待儲光羲不至註釋譯文

待儲光羲不至詞句註釋

⑴儲光羲:王維友人,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進士,與王維同為唐代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
⑵重門:指一層層的門,此處代指宮門。
⑶要欲:好像。清佩:佩玉清脆的聲響。佩,玉佩,古人系在襟帶上的飾物,行動時發出有節奏的響聲。
⑷方將:將要,正要。
⑸晚鐘:傍晚的鐘聲。上苑:皇家的園林,皇帝的宮苑。
⑹了自:已經明瞭。相顧:親自來拜訪。
⑺空復情:自作多情。 [2]  [3] 

待儲光羲不至白話譯文

一道道城門黎明時已開啓,我起來坐候你要來的車聲。
準備聽到清美的佩玉聲響,到那時候就立即出門相迎。
報曉鐘聲從皇家宮苑傳來,稀疏的春雨剛剛灑過京城。
你竟然完全顧不上來相訪,佇立在空堂徒懷思念之情。 [2] 

待儲光羲不至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六載(747)左右。儲光羲生活於開元天寶間,與王維友好,二人常有詩唱達。作此詩時王維和儲光羲同在朝廷任職。 [2] 

待儲光羲不至作品鑑賞

待儲光羲不至整體賞析

此詩寫出了詩人很渴望和友人見面的心情。重重門户從清早就打開,這樣還不夠,還要坐着,想聽聽載着友人到來的馬車發出的聲音,這一個細節,寫活了抽象的友情。當然,光聽見車聲還不行,還要等到友人身上的玉佩因步行而發出的清脆的撞擊聲時,才是出户迎接的絕好時機。首聯寫動作,頷聯寫心情,其實都是寫渴望,和渴望中些微的焦急,在這一切的核心,是愛。頸聯一轉,從寫心情轉移到寫景。這是一個很自然的跳躍。通常在候人不至之時,為了避免焦慮,等候者會自然地把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即便是最枯燥的風景,也看得津津有味。頸聯表達恰好表達出了等待者久候人不至的心情。時間已經不早,晚鐘已經響起,詩人已經等待了一天,但是友人未至,而且又下起小雨。可以想象自然的光線已逐漸暗下去,雨在若有若無地降落,在這種陰鬱,潮濕,幽暗而又寂靜的環境和氛圍中,愁緒在以噴泉的速度生長。尾聯十字,一聲長嘆,寫已明知友人不來,而期待之情仍縈繞於懷,經久不去。詩的深層意思在前四句,即肯定儲光羲的值得人敬愛的為人,所以才寫作者期待之殷切。
這首詩虛字用得比較生動,“要欲”“方將”寫出詩人傾心側耳等待朋友的誠心。“了自”似出自口語,似是隨口抱怨,“臨堂空復情”抱怨得非常直白。儲光羲和王維一起任職於宮城,既是朋友又是同僚。宮城中的官員之間,能夠隨口抱怨、直抒胸臆的同僚並不多。這首詩的口語詞以及直白的抱怨,充分反映出王維、儲光羲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 [2]  [3] 

待儲光羲不至名家點評

明代鍾惺譚元春唐詩歸》:鍾雲:“要欲”“方將”等虛字下得極苦心,所謂苦吟,正如此(“要欲”二句下)。譚雲:此十字正是待人,莫作境與事看(“晚鐘”二句下)。 [4] 
清代顧安、何文煥唐律消夏錄》:上四句是“待”,下四句是“不至”。章法甚明。妙在從最早待至極晚,“要欲”“方將”説得傾心側耳。及上苑鐘鳴、春城雨過,方知其“了自不相顧”也。“空復情”。“空”字説無數相待之情皆巳成空,“復”字説無數相待之情仍然未已。 [4] 
清代盧麰、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中有生致,雖輕不萎。“要欲”“了自”。字法自高。 [4] 

待儲光羲不至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着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5]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4
  • 2.    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50-151
  • 3.    張 晨.王維詩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20:138-139
  • 4.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323
  • 5.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