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影骨

鎖定
影骨是相對佛祖的真骨、靈骨而言的。影是影射、仿製的意思,即影射之骨。
中文名
影骨
外文名
yingu
含    義
靈骨之影應、應現證示靈骨之不滅
目    的
在於保護真骨
作    用
影供和影護。
另    稱
也稱之佛指舍利

影骨詞語釋義

影骨 影骨
釋尊入滅後,弟子們用玉石按照真骨的形狀和大小而特製的。影骨即靈骨之影應、應現,以證示靈骨之不滅。佛教界認為,影骨與靈骨是不一不異的關係,趙樸初先生讚頌説:“影骨非一亦非異,瞭如一月映三江。”

影骨目的

影骨製作的目的在於保護真骨。保護有兩個方面:一是為了愛惜,二是為了安全。

影骨作用

影骨的作用有兩個:影供和影護。
代真骨出面接受禮拜和供養,令信眾見如真骨,生起敬仰之心,使善根增長,這是影供的作用;
而如影隨形,不離左右,必要時作出犧牲以保護真骨,這是影護的作用。
由於影骨要時刻為真骨起到這兩個作用,所以真影之間成主伴關係、主僕關係,真身與替身的關係。

影骨歷史背景

由於在歷史上,曾經先後有四位皇帝發動過毀佛、滅佛的事件,分別是韓愈諫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韓愈諫迎佛骨之後的唐武帝、後周世宗,史稱“三武一宗”滅佛,因此在中國的佛指舍利在當時也大部分遭到毀壞。不過為了避免佛指舍利遭到損毀,不少僧尼則是製作彷彿祖真身靈骨製造附屬品,也就是所謂的“影骨”。 [1] 

影骨考古發掘

法門寺地宮影骨
鎏金銀函恭護靈骨真身 鎏金銀函恭護靈骨真身
一九八八年二月,考古人員正式開始發掘法門寺塔基。據介紹,由地宮口拾級而下至一平台,經第一道石門進入甬道,甬道盡頭是第二道石門。石門被兩塊石碑堵住,分別為有關地宮修建與供奉情況的《志文碑》與《物帳碑》。
打開第二道石門便進入地宮前室。於是,湮沒了一千多年的佛指舍利出現了。根據發現的時間順序,文物考古與宗教界人士將地宮內發現的4枚佛指舍利依次排列後命名為第一枚佛指舍利,第二枚佛、第三枚和第四枚佛指舍利。
其中前室為阿育王塔第四枚舍利,中室為漢白玉靈帳第二枚舍利,後室為八重寶函第一枚舍利,密室的是五重寶函第三枚舍利。4枚中只有一枚為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稱之“真身舍利”或“靈骨”。其餘三枚則稱之為“影骨”。但“影骨”也稱之“佛指舍利”,並受到與真身舍利相同的供養。
舍利 舍利
經鑑定,密室中發現的五重寶函第三枚佛指舍利為佛陀真身舍利(又稱靈骨,此次赴台灣供奉的即是此枚);第一、二、四枚舍利為影骨舍利。
真身佛指舍利(靈骨)亦稱“第三枚佛指舍利”,發現於1987年5月10日。因擔心在遭遇法難時被毀,此枚舍利被秘藏在地宮後室正面牆根下的泥土中。舍利為五重寶函所包裹。第一重寶函為鐵質,出土時已鏽跡斑斑,呈深褐色。第二重寶函是一個精美的銀質鎏金函,函身雕鑿有45尊造像,所以被命名為“四十五尊造像頂函”。函身東側下方鏨刻有“奉皇帝敕造釋迦牟尼真身寶函”。第三重寶函是一檀香木函。木質已朽,其頂及函身都有銀質雕花包角。第四重寶函是一副水晶槨。槨頂嵌有黃、藍寶石各一顆。在槨蓋上雕着觀音菩薩坐像。第五重寶函是一個壺門座玉棺。玉棺放在雕花棺牀之上。玉棺之內供奉的舍利就是釋迦牟尼佛真身靈骨(為左手中指)。指節其色微黃,有裂紋和斑點。
第一枚佛指舍利(影骨)發現於1987年5月5日凌晨一時。位於地宮後室的它是所有四枚舍利中受到最隆重禮遇的一枚,一共被八重寶函所包裹。依次為(從外向內數):第一重寶函是銀稜頂黑漆檀香木寶函。第二重寶函是鎏金四天王頂銀寶函。第三重寶函是素面頂銀函,函頂和四面雕刻有佛像。第四重寶函是鎏金如來説法頂銀函。第五重寶函是如意輪觀音頂金函。第六重寶函是金筐寶鈿珍珠裝金函。第七重寶函是金筐寶細珍珠裝珷玞石函。第八重寶函是寶珠頂單檐四門金塔。在金塔塔基上立一銀柱,佛指舍利便套在銀柱之上。這枚指舍利是四枚舍利中外表最美好的一枚。
第二枚佛指舍利(影骨)發現於1987年5月9日,位於中室。這枚舍利供奉在一座漢白玉靈帳之中。靈帳如果可稱寶函的話,則是地宮中最大的寶函。它高164釐米,約與人等高。靈帳造於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漢白玉靈帳中空,內置一頂鐵函是第二重寶函;鐵函之內鎏金雙鳳銀棺是第三重寶函。第二枚佛指舍利即在其中。
第四枚佛指舍利(影骨)於1987年5月12日在地宮前室發現,供奉在三重寶函之中。第一重寶函是漢白玉製阿育王塔,由塔座、塔身、塔頂、塔尖組成,塔身着彩。第二重寶函是塔式銅精舍,極精緻、結構亦極複雜。第三重寶函是銀棺,銀棺上刻有佛弟子及迦陵頻伽鳥,棺下為沉香木雕花棺牀,第四枚佛指舍利即在其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