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軍

(中南大學湘雅藥學院教授博導)

鎖定
彭軍,男,長沙人,1968年8月生。通訊地址:長沙市湘雅路110號,中南大學藥學院藥理學系。
中文名
彭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8年8月
畢業院校
湖南醫科大學
主要成就
首屆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出生地
長沙
職    稱
教授
學位/學歷
博士

彭軍人物經歷

1991年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並留校任教;1997年獲湖南醫科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碩士學位; 2002年獲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藥理學博士學位;2002,7-2007,7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2007年8月回國。

彭軍研究方向

內源性活性物質和氧化應激在心血管疾病(心衰、心肌缺血、高血壓等)中的作用及其藥物防治。

彭軍主要貢獻

彭軍先後負責承擔全國優博專項基金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一項、美國心臟協會(AHA)博士後基金一項;參與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麪上項目各一項和美國NIH項目3項。
1.內源性活性物質(如CGRP、VPO)在缺血性心臟病中作用及機制的研究。在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Regulatory Peptides、 Clinical Experiment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Neropeptides、J Am Coll Cardiol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32篇(均為SCI收錄),被他人引用200餘次;博士學位學位論文《預適應對大鼠心臟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的研究》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2004年);“降鈣素基因相關肽介導預適應心臟保護作用及其影響因素”獲首屆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001年);“降鈣素基因相關肽介導預適應的早期和延遲心臟保護”獲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1年)。
2.心肌肥大心衰發病機制的研究。利用基因打靶技術建立了2個Titin 蛋白功能域的基因敲除模型;2005年獲美國心臟協會(AHA)博士後基金資助;在“Circulation”、“ Proc、Natl、Acad、Sci、USA”等國際權威專業期刊發表論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