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永臻

鎖定
彭永臻,男,漢族,1949年2月25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山東萊州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污水處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污水脱氮除磷處理與過程控制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3-4] 
1968年至1973年,彭永臻擔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五十三團技術員;1973年至1976年,在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學習,大學本科畢業;1976年至1986年,擔任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教研室助教;1978年至1981年,在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市政工程專業學習,碩士研究生畢業;1984年至1986年,作為研修生在日本京都大學市政工程專業學習;1986年至1990年,擔任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教研室講師;1989年至1995年,在哈爾濱建築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學習,博士研究生畢業;1990年至1993年,擔任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教研室副教授;1993年至2000年,擔任哈爾濱建築大學給水排水工程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至2000年,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給水排水教研室副主任;1996年至1997年,擔任日本羣馬大學訪問學者;2000年,擔任北京工業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4-5] 
彭永臻長期從事污水處理的教學、科研與工程應用工作 [4] 
中文名
彭永臻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出生日期
1949年2月25日
畢業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代表作品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籍    貫
山東省萊州市

彭永臻人物經歷

1949年2月25日,彭永臻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山東萊州人。
1968年至1968年,在哈爾濱市第二中學校學習,普通高中畢業。
1968年10月至1973年10月,擔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五十三團技術員。
1973年10月至1976年9月,在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現哈爾濱工業大學)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學習,大學本科畢業。
1976年10月至1986年9月,擔任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教研室助教。
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在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市政工程專業學習,碩士研究生畢業。
1984年11月至1986年11月,作為研修生在日本京都大學市政工程專業學習。
1986年9月至1990年9月,擔任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教研室講師。
1989年3月至1995年6月,在哈爾濱建築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學習,博士研究生畢業。
1990年9月至1993年9月,擔任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教研室副教授。
1993年9月至2000年2月,擔任哈爾濱建築大學給水排水工程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年9月至2000年2月,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給水排水教研室副主任。
1996年10月至1997年4月,擔任日本羣馬大學訪問學者。
2000年2月,擔任北京工業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4-5] 
彭永臻院士

彭永臻主要成就

彭永臻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彭永臻團隊在國際上率先開展城市污水短程硝化應用研究,突破低温短程硝化的技術瓶頸,他們首次提出並實現了短程反硝化,在中國國內外率先並重點開展了短程反硝化與厭氧氨氧化聯合處理城市污水的理論和技術研究。2012年起,在短程反硝化菌種富集、過程調控和工藝研發等方面,彭永臻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突破了厭氧氨氧化技術產業化瓶頸問題;同時,研究和開發的分段進水工藝,為北京市稻香湖水質淨化廠和北京碧水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建設和運行提供了關鍵技術;彭永臻協助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實現了厭氧氨氧化菌的工業化培育與應用,率先突破厭氧氨氧化菌工業化、規模化應用的難題,並建立了厭氧氨氧化工程建設的中國第一項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體系,解決了北京市污泥消化液處理難題,提高污水處理廠處理效率 [9] 
  • 學術論著
據2022年7月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部網站顯示,彭永臻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00餘篇,其中IF >9.0的200餘篇;出版專著9本,3本是獨立作者或第一作者 [7] 
時間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6年
《給水排水工程計算機程序設計》
彭永臻, 崔福義
1999年
《給水排水工程儀表與控制》
崔福義,彭永臻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2年
《給水排水工程計算機應用》
彭永臻,崔福義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5年
《水質工程學》
李圭白,張傑,彭永臻,崔福義等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7年
《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及過程控制》
馬勇,彭永臻
2009年
《A2/O法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處理技術與應用》
王曉蓮,彭永臻
科學出版社
2010年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原理與應用》
楊慶,彭永臻
科學出版社
2011年
《SBR法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及過程控制》
彭永臻(獨著)
科學出版社
2011年
《活性污泥膨脹機理、成因及控制》
彭永臻,郭建華
科學出版社 [7] 
  • 科研項目
據2022年7月中國水網網站顯示,彭永臻已主持了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2項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等近30項國家與省部級科研項目,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項目和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等8項科研項目 [6] 
時間
項目名稱
基金類別
1988年至1990年
非穩定狀態下活性污泥法最優控制的研究
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
1995年至1997年
SBR法的計算機控制理論與應用
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
1998年至2000年
活性污泥法絲狀菌污泥膨脹的控制與防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2年至2005年
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智能控制理論、方法和技術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07年至2010年
SBR工藝城市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關鍵技術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
2012年至2015年
城市污水半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脱氮工藝的啓動與維持及控制策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12年至2015年
節能降耗城市污水處理裝備與過程控制系統集成及示範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
2013年至2015年
SBR工藝優化運行與高效脱氮技術研究與示範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
2017年至2020年
短程反硝化+厭氧氨氧化污水脱氮工藝技術與過程控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22年至2026年
主流城市污水部分厭氧氨氧化深度脱氮與過程控制及菌羣協作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7] 
  • 科研成果獎勵
據2022年7月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部網站顯示,彭永臻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8項;以第一發明人獲授權發明專利220餘項並轉讓100餘項 [7] 
時間
獲獎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4年
高濃度有機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研發與示範工程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2008年
城鎮水環境關鍵技術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
2009年
SBR法污水處理工藝與設備及實時控制技術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2010年
城市污水處理氧化溝工藝技術、過程控制與設備成套化研究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2011年
城市污水處理脱氮除磷關鍵技術與運行優化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
2012年
低C/N比城市污水連續流脱氮除磷工藝與過程控制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2020年
高氨氮廢水厭氧氨氧化脱氮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上海市技術發明獎 一等獎
2020年
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術及應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2020年
城鎮污水深度處理關鍵技術及再生利用一體化裝備開發與應用
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 [5] 

彭永臻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彭永臻主講的《水質工程學》和《環境保護概論》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8] 
  • 編寫教材
彭永臻主編的《給水排水工程計算機程序設計》和《給水排水工程儀表與控制》等教材是中國國內本專業的首創 [8] 
  • 團隊建設
2007年,彭永臻領導的教學團隊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 [3] 
  • 指導學生
據2022年7月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部網站顯示,彭永臻培養工學博士89人,有2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人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7] 
  • 育人理念
彭永臻在青年教師中推行“配導師、壓擔子、創條件、樹楷模、解難事”等五項措施,全方位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成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每一步都和學生共同把握,共同探討,控制住全過程,就會有好的結果,這是彭永臻的育人理念 [8] 
  • 培養方法
在培養研究生方面,彭永臻摸索出一套“過程控制”的方法——從論文的選題到研究方案制定,從開題報告撰寫到實驗進展把握,從實驗方案修改到研究工作小結,從創新點提煉到論文的最終形成,整個培養過程他都親自把關、循循善誘,與學生互動,把自己的創新思路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 [9] 
  • 教育成果獎勵
時間
名稱
被指導學生
2005年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博士生 高大文
2006年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博士生 王亞宜
2008年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指導教師
博士生 馬勇
2009年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指導教師
博士生 王曉蓮
2011年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指導教師
博士生 楊慶
2013年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指導教師
博士生 郭建華

彭永臻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9年
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2000年
政府特殊津貼
國務院 [6] 
2007年
全國模範教師
教育部
2009年
國家級教學名師
教育部
2012年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2012年
北京市人民教師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5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
中共中央、國務院 [7] 
201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務院
2016年7月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2022年6月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資源環保技術獎
何梁何利基金會 [2]  [13] 
2023年5月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榮譽會士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14] 
2023年7月29日
北京市先進科技工作者
北京市政府 [15] 

彭永臻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任職機構
職務
2020年9月
顧問 [12] 
2021年10月
學科專業建設顧問 [11] 

常務理事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
副主任委員

全國高等學校給水排水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
委員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給水排水學會
理事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城市給水排水委員會
委員

副主編

副主編

編委

《給水排水》
編委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
編委 [10] 

彭永臻個人生活

  • 愛好籃球
只要不出差,每週彭永臻都要跟學生打兩次籃球,打籃球是他從中學開始就有的愛好 [8] 

彭永臻人物評價

彭永臻為提高中國城市污水處理工程設計建設和運行控制水平,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達標排放,解決城市污水處理廠兩類技術難題——達一級A排放標準和節能降耗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4] 中國工程院評)
從兵團伐木的磨礪,到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的提升,彭永臻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忙忙碌碌又井井有條;從吃苦耐勞、不畏艱難的兵團副排長,到潛心做實驗、搞科研的研究生,再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的老師,彭永臻在每個角色中都恪盡職守,演繹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8]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友會評)

彭永臻人物影響

  • 捐獻獎金
2022年6月,為繼續支持北京工業大學的人才培養事業,彭永臻將由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的個人獎金20萬元港幣,全部捐獻給了北京工業大學教育基金會,以推進北京工業大學和環境保護領域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培養與發展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