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彈抖勁

鎖定
太極拳集技擊、健身、醫療、藝術、娛樂於一身,是一種意、氣、體相結合的“意識體操”。腰背為主宰與松靜圓活,便是產生彈抖勁的關鍵。
中文名
彈抖勁
類    型
太極拳
簡介
太極拳集技擊、健身、醫療、藝術、娛樂於一身,是一種意、氣、體相結合的“意識體操”。在意識指導下,意、體結合,內外雙修。彈抖勁是陳氏太極拳一大特點,如何達到“上下相隨”,一動全動、松活彈抖,就要求我們必須抓住事物的根本,不可顧此失彼,只有抓住了動作要求主要要點,才能具有一個良好的基礎,有了正確的基礎,正確的拳架,才可以產生出太極拳的彈抖勁。
初學階段應該是學習正確的拳架,不可顧及其它的諸如:如何呼吸、內勁怎麼走之類。要學習正確、準確的身法、姿式,弄清動作的技擊含意,由粗到精、由淺入深、不斷糾正、不斷提高。練一段時間後,再回過頭來,重頭做起,將動作重新研究一遍。這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必有收穫。
第二步抓住“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做到身法中正,使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腰腕松沉圓活,由此則可奠定松活彈抖勁的基礎。而要達到這些要求的前提是“立身中正、上下相隨、不偏不倚。”如果沒有中正的身法,把臉東扭西歪,左偏右斜,是很難做到以上要求的。
第三,練拳時要“心平氣和”,速度要慢。初學(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時以12分鐘為宜。慢:一是為了檢查動作的準確性;二是可以達到松靜圓活。練拳關鍵在放鬆,目的在化去人身體的僵硬勁和拙力。要想逐步提高放鬆的質量,就必須放慢練拳的速度,檢查、糾正姿式。第四:腰腕放鬆,勿令丟頂、以身領手。“以腰為軸”、勿使偏斜。。“心為令、氣為旗”,心意一動,四肢皆動。這裏腰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找不出力的根源,則無從產生松活彈抖之勁。“根本固而枝葉榮”,要想固根,還需從靜開始,靜則可以養根,靜則可以松腰腕。所以,腰背為主宰與松靜圓活,便是產生彈抖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