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彈性

(經濟學名詞)

鎖定
彈性,經濟學名詞,由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提出,指一個變量相對於另一個變量發生的一定比例的改變的屬性。
中文名
彈性
外文名
Elasticity
類    別
經濟學名詞
提    出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
含    義
變化的反應程度

彈性基本釋義

彈性的概念可以應用在所有具有因果關係的變量之間。作為原因的變量通常稱作自變量,受其作用發生改變的量稱作因變量。例如自變量x和因變量y之間存在關係y = f(x),則y的x彈性:Ey/Ex=(△y/y)/(△x/x)=f'(x)·x/y。
西方經濟學中,彈性指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對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
在經濟學中,彈性的一般公式為:彈性係數=因變量的變動比例/自變量變動比例。

彈性經濟學彈性

需求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在經濟學中一般用來衡量需求的數量隨商品的價格的變動而變動的情況。
供給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有時候也被簡稱為供給彈性。它表示價格變動1%引起供給量變動的程度。供給價格彈性係數同需求的價格彈性一樣,也是由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與價格變動的百分比的比值確定。
根據經濟學中的供給定理供給量與價格是同方向變動的,即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越大,企業的生產就會隨之變化。
需求的收入彈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衡量一種物品的需求量消費者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即消費者收入變動1%的需求量的變動百分比。
需求的交叉彈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某種其他物品的價格每變化1%,會使該物品的需求量變化百分之幾,由這個概念我們可以推導出替代品互補品這兩個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
需求交叉彈性反映了相應於其他商品價格的變動,消費者對某種商品需求量變動的敏感程度,其彈性係數定義為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除以另外商品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交叉彈性係數可以大於0、等於0或小於0,它表明兩種商品之間分別呈替代、不相關或互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