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鑑初

鎖定
張鑑初(1887—1965年),廣東豐順縣人。受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加入中國同盟會,先後參加了廣東黃岡起義、廣西鎮南關起義、“三·二九”廣州起義
抗戰時期,曾任國府僑務委員會顧問,豐順縣戰時動員委員會和民眾抗日救國委員會主任等職。 [1] 
中文名
張鑑初
別    名
原名賢金,字碧良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65年
出生地
廣東梅州市豐順縣 [1] 

張鑑初個人簡介

20歲到暹羅謀生。張氏深受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加入中國同盟會,先後參加了廣東黃岡起義、廣西鎮南關起義。1911年“三·二九”廣州起義,他參加敢死隊。起義失敗後,他又參加革命軍粵軍第四軍,進軍粵東,光復潮州汕頭。1912年廣東軍政府授予他勳章和獎狀。張氏被保送同盟模範軍校,畢業後被委以孫中山隨從侍衞。孫中山書贈“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嘉勉。討袁失敗後,他重赴暹羅彭世洛府,開設金鋪和雜貨店,參與創辦醒民學校,華僑義山。張氏獲泰皇室贈予男爵封號和勳章。1927年4月,豐順縣豐良鎮遭戰火焚燬,居民流落潮汕各地,張氏籌資1萬元安撫救濟,使難民得以重建家園。1939年,張氏因從事抗日救亡運動被泰政府驅逐出境,經緬甸、雲南輾轉回到重慶,被聘為國府僑務委員會顧問。國府主席林森書贈“品似梅花香在骨,人為秋水淡為神”。後自重慶返歸故里,被推舉為豐順縣戰時動員委員會和民眾抗日救國委員會主任。張氏熱心公益,捐資創辦廣育中學(後改良鄉中學),倡建豐良鎮中山紀念亭。二戰後返暹重操舊業。 [1] 

張鑑初人物生平

張鑑初,原名賢金,字碧良,豐順建橋鄉建橋圍人。8歲喪父,由母撫育。12歲輟學牧牛。20歲往暹羅謀生,在曼谷一金店學工。在暹羅加入中國同盟會,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回國,先後參加潮州黃岡起義和廣西鎮南關起義。宣統三年(1911)參加黃興組織的八百名敢死隊,在廣州黃花崗起義戰鬥中,英勇奮戰,身負重傷。不久,隨革命軍粵軍光復潮州、汕頭。1912年5月15日榮獲廣東軍政府勳章和獎狀,被選入同盟模範學校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被選拔為孫中山的隨從侍衞。
孫中山因討袁的二次革命失敗而赴日本。張鑑初與孫中山分別後再赴暹羅彭世洛府經商,創辦醒民學校,倡置華僑義山,為中暹親善合作盡力,獲泰王七世賜予男爵和勳章。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縣城豐良的鬥爭日趨劇烈複雜。1928年2月,豐良吳姓少數與良鄉十幾姓的矛盾,釀成了“吳良戰爭”。良鄉的義學、店鋪、民居被燒燬,人民流離失所。遠居暹羅的張鑑初迭聞慘狀,即呼籲各地僑胞仗義捐財、捐物,捐得白銀一萬元,隨即回國籌劃重建被燒燬的良鄉鋪舍,倡辦廣育中學,捐建中山公園紀念亭和豐順一中校舍暹僑堂,為社會公益和教育事業盡力。1936年民國政府銓敍他為簡任官,他復往暹羅經商。抗日戰爭爆發,他義憤填膺,整裝回國,向政府報到加入抗日行列。受命返回暹羅募集錢財物資,開展僑胞抗日救國運動,支持祖國抗戰。1939年任國民黨駐暹總支部常務委員。日寇特務機關通知暹羅當局逮捕他,隨即被勒令出境。是年秋,他經緬甸,入雲南,至重慶,晉見國府主席林森,被聘為僑務委員會顧問,林森贈以錦旗一面,上面繡着:“品似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淡為神”。爾後,張鑑初回故鄉,先後被舉為豐順戰時委員會主任、豐順民眾抗日救國委員會主任。
抗日勝利後,張鑑初再赴暹羅彭世洛府經商。1965年5月5日逝世於泰國,終年82歲。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