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蓋

(清初河朔詩派作家)

鎖定
張蓋,詳細生卒年代待考,,一字命士,號箬庵,直隸永年(今河北省永年縣)人,清初河朔詩派的重要作家,與申涵光殷嶽並稱畿南三才子,以能詩聞,工草書,善鼓琴,有《柿葉庵詩選》傳世。甲申之變、明清易代之際,張蓋曾與申涵光、殷嶽、楊思聖等人避亂隱居於沙河縣西部之廣陽山,並結下生死之交。
本    名
張蓋
覆輿、命士
箬庵
所處時代
清初
性    別

目錄

張蓋簡介

《柿葉庵詩選》 《柿葉庵詩選》
入清後不仕,先是遊歷于山水之間,混跡於樵牧之中,後竟自閉土室,獨酌狂號,不與外人見,久之竟死。《柿葉庵詩選》乃是張蓋死後,申涵光輯其存稿而刊刻傳世。
關於張蓋的生平事蹟,《清史稿》有較為簡略的記載:“蓋,字覆輿。明亡後,謝諸生,悲吟侘傺,遂成狂疾。嘗遊齊、晉、楚、豫間,歸自閉土室中,雖妻子不得見。唯涵光、嶽至則延入,談甚洽。其詩哀憤過情,恆自毀其稿。卒後,涵光為刊遺詩,曰《柿葉集》。”

張蓋考證

關於張蓋的大致生卒年代:張蓋在寫給申涵光的《與申子》一詩中有“我甘漁父因衰老,獨有涵光是隱居”之句,似乎張蓋年長於申涵光,而申涵光生於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一六一九年),以此而斷,張蓋當生於公元一六一九年以前。張蓋的同鄉好友趙湛《懷張命士老友三首有引》中還提到了己亥年的事,而此己亥年應為清朝順治十六年即公元一六五九年。也就是説,張蓋應當是生於公元一六一九年之前,卒於公元一六五九年以後。
張蓋的同鄉好友申涵光、趙湛在其詩文中也留下了一些關於張蓋生平的記載。
申涵光在《張覆輿詩引》中記載:“張蓋字覆輿,吾永之東橋人,介士也。然其初以狂著,少負制舉,名非所好,好詩。……甲申後忽自摧折,以次當貢太學,不受,自脱諸生籍,閉門獨坐,讀杜詩,歲常五六過,詩亦精進,得少陵神韻。對客竟日不一語,或問之,曰無所當語者。……好獨行曠莾林薄間,自作手語,時人莫測也。……歸,築土室,蔽塞絕人跡,穴而進飲食,歲時一出拜母,雖妻子不見也”。
趙湛在《懷張命士老友三首有引》中記載:“老友名蓋,字命士,號箬庵,予同里人。少豪宕,傲岸博學,彈琴賦詩,落落不與俗士伍。甲申後,棄儒冠,不入州府,講學於漳滏之濱,生徒甚眾。甲午,忽發狂疾,築土室自閉,妻子友朋罕見其面。偶為歌,詩成,或自焚其稿,或沈之井中。己亥夏走,乃郎子愚招予,散發據門,呼借草笠,見予於土室。月下話舊,老淚橫襟,道言譫語相聞而出,予亦不識其果病否也”。
曲周劉逢源在《遙寄逸人張命士》詩中寫道:“烈士無徒,直木無陰。子棄衣冠,散發中林。不顧破甑,豈拾遺金。掘五粒松,彈一弦琴。西山作歌,東皋醉吟。三閭五枊,應知子心。一詩遙贈,悵望雲岑”。這首詩也大體反映了張蓋的生平。

張蓋評價

張蓋為詩,效法杜甫。申涵光在《張覆輿詩引》中説:閉門獨坐,讀杜詩,歲常五六過,詩亦精進,得少陵神韻。
陳康祺在《郎潛紀聞初筆》中説:國初直隸多詩人,永年張蓋命士、申涵光鳧盟、雞澤殷嶽宗山,稱畿南三才子。
王士禎在《漁洋詩話》中説:申鳧盟涵光詩稱廣平,開河朔詩派。其友雞澤殷嶽伯巖、永年張蓋覆與、曲周劉逢源津逮、邯鄲趙湛秋水,皆逸民也。
鄧漢儀在《聰山集序》中説:今天下之詩,莫盛於河朔,而鳧盟以布衣為之長,其所交如殷子伯巖、張子覆輿、劉子津逮,皆負卓犖之才,堪與古人相上下。

張蓋詩選

【憶舊】城晚砧聲急,庭深樹影寒。孤檠憐自照,明月憶同看。旅日憑詩過,鄉愁仗酒寬。秋天饒夢寐,夜夜渡江干。
【山居秋夜同友人坐月】客宿楞伽宮,秋深白露中。雲歸千澗滿,月出萬山空。兵甲何時息,琴尊此夜同。張華有寶劍,醉拔舞雌雄。
【客歸】水闊荊門路,君從此地歸。雲山開暮雨,舟檝帶斜暉。計日程將近,從人道已非。且尋嵇阮去,竹裏閉柴扉。
【孟亭】不見當年孟浩然,魚梁渡口問漁船。巖扉松徑空搔首,沙岸如霜月滿天。
【答申鳧盟約遊隆慮】西南林壑動高興,愛有山村間水村。山入太行盤鳥道,水分瀑布下雲根。得同鄭子耕巖谷,何異龐公隱鹿門。仗汝遠尋先卜築,願將白髮共朝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