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莊村

(山東省肥城市過村鎮下轄村)

鎖定
張莊村位於過村鎮駐地東2.5公里處,濁河西岸的平原地帶。全村共有29 0户,1050人,6個村民小組,土地1400畝。 張莊村土地平坦肥沃,自古就以盛產小麥、玉米而聞名,1989年被泰安市種子公司列為小麥良種繁育基地。
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該村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計劃生育、文化教育、科學普及等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992、1993年,分別被泰安市、肥城市評為科普先進單位。1994年,被評為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中文名
張莊村
外文名
zhangzhuang valiage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肥城市過村鎮
人口數量
1050
張莊村位於過村鎮駐地東2.5公里處,濁河西岸的平原地帶。全村共有29 0户,1050人,6個村民小組,土地1400畝。 張莊村土地平坦肥沃,自古就以盛產小麥、玉米而聞名,1989年被泰安市種子公司列為小麥良種繁育基地。 他們根據市場對品種發展需求,在泰安市種子公司的指導下,連續繁育了魯麥7號、魯麥 14號、魯麥21號等近20個品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1995年繁育魯麥22號1000畝,產量達到50萬公斤,全部供應社會用種,銷售額1 00萬元,僅此一項,人均增收200元。
近年來,這個村在鞏固好小麥良種繁育基地的同時,以強村富民為目的,不斷加大農作物種植的調整步伐,共發展冬暖式大棚6個,常年瓜菜300畝,達到了一年三作或四作,提高了複種指數,畝產值3000元,基本實現了高產值的目標。 該村是全鎮有名的養雞專業村。近年來,他們採取政策啓動,利益驅動,典型帶動的方式,積極發展畜牧業生產,湧現出了一批年飼養肉食雞過萬隻,收入過10萬元的養雞大户。在這些大户的帶動下,全村畜牧業生產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好局面。199 5年,共出欄黃牛150頭,生豬1200頭,羊1000只,養殖年產值100萬元。
為改善羣眾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近年來,該村不斷加強道路林網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建成了環村柏油路,實現了交通路、生產路兩旁毛白楊化。打機井22眼,建機房22座,並投資10萬元埋設地下暗管5000米,為該村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創造了良好的生產條件。 1995年,該村1000畝糧田總產100萬公斤,平均單產1000公斤,全村經濟總收入1180萬元,人均純收入1843元。 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該村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計劃生育、文化教育、科學普及等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992、1993年,分別被泰安市、肥城市評為科普先進單位。1994年,被評為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