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福綏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生物學家)

鎖定
張福綏(1927年12月27日—2016年2月9日),出生于山東省昌邑縣,海洋生物學家、水產養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6] 
張福綏於1953年從國立山東大學水產系畢業,分配至廣東省水產學校工作;1956年考取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專業研究生;1962年畢業並獲得副博士學位,之後留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工作;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6年2月9日在青島逝世,享年89歲 [1] 
張福綏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海洋貝類實驗生態學、貝類養殖生物學和貝類人工繁殖學 [6] 
中文名
張福綏
別    名
扇貝之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昌邑
出生日期
1927年12月27日
逝世日期
2016年2月9日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福綏人物經歷

張福綏
張福綏(4張)
1927年12月27日,張福綏出生于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大陳家莊村。
1949年9月—1953年8月,就讀於國立山東大學水產系(現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53年8月—1956年9月,分配至廣東省水產學校工作,擔任養殖科教員,教授浮游生物及貝類養殖等課程,在此期間學校派送他先後去山東大學(現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進修。
1956年9月—1962年,就讀於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專業,師從張璽先生研習貝類分類學,畢業並獲得副博士學位。
1962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工作 [5] 
1982年,首次從美國引進海灣扇貝。
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4] 
2016年2月9日17時35分,在青島逝世,享年89歲,遺體告別儀式已於2月13日上午9:00在青島市殯儀館舉行。

張福綏主要成就

張福綏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福綏早年系統研究了中國海浮游軟體動物的分類區系,而後轉入生態學及動物地理學研究。20世紀70年代致力於海洋貝類實驗生態學和養殖學研究,系統研究了黃渤海貽貝的繁殖與生長規律,創建了貽貝人工育苗和自然採苗新工藝,有力地推動了貽貝養殖產業化。20世紀80年代首次從美國大西洋沿岸引進海灣扇貝,研究解決了在中國海域養殖海灣扇貝的一些生物學與生態學問題,從而在產業化規模上建立了一套工廠化育苗與養成的關鍵技術,並致力於向社會推廣,在中國北方海域形成世界上第一個海灣扇貝養殖產業。20世紀90年代又引進墨西哥灣扇貝的南北兩個種羣至南海與東海,相繼形成產業。提出實施離岸養殖等措施 [4] 
  • 學術論著
張福綏先後發表論文百餘篇 [4] 
  • 科研成果獎勵
張福綏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0)1項及省部級獎多項 [4] 
獲獎時間
獎勵名稱
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
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8年
山東省科技大會獎
1989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0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4] 

張福綏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張福綏在科學研究工作中始終堅持和倡導科技創新和生產實踐並重。
  • 指導學生
張福綏先後為國家培養了碩士9名,博士6名,博士後3名,他對學生提交的報告和論文,總是逐字逐句地斟酌,甚至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仔細改過。他的學生現大多已經成為海洋科學研究的學術帶頭人。

張福綏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2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 
1995年
陳嘉庚科學獎(農業科學獎)
1999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0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農業科學獎
第三世界科學院
2002年10月
第三世界科學組織網絡TWNSO(農業)獎

2003年6月
山東省青島市科學技術功勳獎

2005年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最高獎

2007年3月
貝類養殖傑出貢獻獎
美國貝類學會
2009年1月
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張福綏社會任職

張福綏擔任中國動物學會貝類學分會和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分會名譽理事長,國家科技興海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 [2] 

張福綏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張福綏家中有兄妹五人,張福綏排行第五。父母辛勤勞作、省吃儉用,全家生活十分清苦。

張福綏人物評價

張福綏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和原創性成果,為推動我國海水養殖業,特別是貝類增養殖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被尊稱為“扇貝之父” [2] (新華網評)
張福綏是中國海洋貝類增養殖生物學和養殖產業化的主要奠基人 [4] (中國工程院評)
張福綏是中國著名的貝類學家,為中國海水養殖業的發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3]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