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發奎故居

鎖定
張發奎故居(包含貴廬、竹溪橋、向華泉),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隘子鎮風度村村民委員會張屋自然村。舊居坐西北向東南,建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面闊19.437米、進深19.66米、二層高9.276米。門楣“貴廬”,磚瓦木構築。由廳堂、住房、廚房、飯廳、花園等組成,中西結合頗具特色。 [1] 
2012年,“貴廬”、竹溪橋、向華泉一起作為張發奎故居項目正式被廣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張發奎故居
佔地面積
200平方米
建築面積
380平方米
建    於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地理位置
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隘子鎮風度村
文保級別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張發奎故居歷史淵源

貴廬是張發奎的故居,他在這裏生活了15年。張發奎祖輩務農,父名居之
張發奎故居
張發奎故居(3張)
,字竹溪,充縣衙小吏。張發奎8歲入私塾,光緒三十三年就讀縣立高等小學堂。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夏,張發奎與同學李君外出游泳,李不慎溺死,張發奎懼牽連出走廣州,先當學徒習染織,後從軍當兵。1925年冬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佔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有戰功升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功成名就之後,他多次返鄉,由部下的工程兵部隊在自己的故鄉修建了貴廬。這些工兵們使用上好的水泥、磚石精心修築了這幢小樓,質量較高,歷經70多年風雨洗禮仍堅固無比。竹溪橋與貴廬一同建於1937年,同為張發奎的工兵部隊所建。而在竹溪橋後有一處長年汩汩不絕的温泉,是當地百姓喜歡沐浴的地方。但泉眼所在處原來是簡易茅棚,極不安全,村民們使用時也不方便。張發奎為此又捐資建造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温泉浴室“向華泉”。 [1] 
2012年10月20日,貴廬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序號95)。 [3] 

張發奎故居組成部分

張發奎故居貴廬

張發奎故居位於始興縣隘子鎮彩嶺村,建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名為貴廬。座西向東。是座中西結合的兩層小別墅。磚木構築,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建築面積380平方米。廳、會客室、居室、書房、廚房、廁所、儲藏室等一應俱全。室內裝飾講究,地面鋪花階磚。 [4] 

張發奎故居竹溪橋

竹溪橋建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該橋西北東南走向,上游西南,下游東北。總長10米,其中橋拱跨度7米,橋面寬2.5米,橋拱高3.4米。整體結構由青石條砌成拱狀,橋面兩側護欄水泥混凝土,橋的兩側護欄書“竹溪橋”,橫跨風度河小溪上。兩側橋墩由青石和河石砌成。竹溪橋將風度學校、貴廬、向華泉和村莊連為一體,大大方便了村民。 [1] 

張發奎故居向華泉

向華泉,坐西北向東南,建於民國年間。長16.189米、寬8.512米、高6.024米,温泉噴口在小溪旁。分男女浴室各一間,是一座水泥鋼筋混凝土柱,紅磚砌牆,門楣書“湯湖”。該處是1940年張發奎部下歐震師長等人倡議募捐修建的,溪旁牆壁書“向華泉歐震題,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室內有“向華泉記”碑一塊。温泉清澈見底,對研究建築工藝具有較高價值。 [1] 

張發奎故居歷史人物

張發奎(1896—1980年),字向華,始興縣人。武昌陸軍預備學校出身。歷任孫中山大本營警衞團第三營營長、第一師獨立團團長、北伐時任第四軍第二師師長。抗日戰爭期間任國民黨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國民黨政府主席廣州行轅主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等。後居香港。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