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海良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畫家)

鎖定
張海良的畫筆墨清新、典雅宜人、氣韻生動、富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和自然親和力。古人云;文辭書畫皆心聲。張海良的畫正是他文化修養和心靈真善美的具體體現.
中文名
張海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職    業
畫家
職    稱
研究員

張海良人物簡介

張海良,1956年生,山東廣饒人,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陳綬祥藝術工作室教授。1981年畢業於山東輕工業美術學校。1988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2001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課程班。2003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第三屆中國畫名家班。 [1] 

張海良作品風格

張海良的山水畫市在延續明清文人畫一脈之途上確立自己的風格的。明代中期開始,沈周等人所代表的吳門畫派出現,糾正了浙派畫法趨於粗硬的流弊,為明清山水畫確立了另一種風格的畫路,二吳門一流在明代後期為董其昌推至顛峯,清初又由“四王”和“四僧”分立了文人畫的格調和境界。張海良的山水畫,在法式上主要以沈周為楷模。沈周對歷史的主要貢獻,一是在總結“元四家”的基礎上,進一步確立了文人畫的格調和境界,一是否定了浙派筆法的粗率的流弊,創立了儒雅温和的文人趣味的筆墨法式。

張海良人物精神

張海良取法沈周,也是出於對沈周山水畫中體現出的這兩個方面特點的崇尚。如果把張海良定性為文人畫家,不如説更尊崇文人畫,這也許更易為他本人所接受。他在創作中正是從沈周那裏努力汲取文人畫的各種優良品質,比如畫格高潔、氣象文雅、佈局平正、筆墨淳厚而清潤,書意盎然。當然,習古並非擬古,更非泥古,但時代性的創新亦非不要“正常態”的“出格”。對於這一點,張海良有自己的體會。他説:一個現代人泡在當代生活中怎樣學習也不會成為古人。那麼對於在古典文脈上體現的時代精神,我們也不難在張海良的山水畫中得以領會。
參考資料
  • 1.    曹鵬,中國書畫,中國書國雜誌社,2005.12,第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