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樹榛

鎖定
張樹榛,小麥遺傳育種學家,農業教育家。參與和主持育成6批用於生產的冬小麥優良品種,其中農大183、農大36等是北部冬麥區第一批雜交育成的抗條鏽病品種,在生產上廣為種植,農大45、東方紅3號、農大139等先後是華北北部的主栽品種,農大146等中稈品種曾在京、津、冀地區推廣;堅持從育種實踐中探索選育規律,為發展中國小麥生產與育種技術和培養農業人才作出了貢獻。
中文名
張樹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6年1月7日
出生地
陝西西安
性    別

張樹榛人物生平

張樹榛,1926年1月7日生於陝西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縣(現屬深縣)雙井村。祖父是清朝末科進士,曾東渡日本學法政。父親張雲鶴,畢業於北京大學政經系,曾任保定第二師範學校校長,因同情、保護進步學生被國民黨省教育廳撤職,此事曾引發了1932年的保定二師學潮。母親譚景澄畢業於河北保定女子師範,後任小學教師。張樹榛自幼受到這樣一個思想開明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1931年入師大第二附小(現名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學習,該校教師們忠誠教育事業的精神給張樹榛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由於學習成績好,她被保送至師大女附中(現名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1] 
1937年暑假,正當張樹榛準備進入中學時,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那時,她的父親正患重病,全家10餘口人的生計只靠母親當小學教師的收入實在難以維持,不得已,她們姐妹三人入學一個月後便忍痛輟學。後經過百般努力,由老師作保,在第二學期末才得以免費復學,繼續後來的五年學習。身處苦難的淪陷區學生,時刻關心祖國興亡,一些思想活躍的同學經常在一起談人生,談理想,張樹榛就是在這種氛圍裏逐漸成長。每當她聽老師講“我國地大物博,但貧窮落後,農村凋敝…”時,便聯想起久在農村生活過的祖母講農民糠菜半年糧、吃棉籽餅渡荒的辛酸往事。她想為什麼不在這廣大的土地上種糧食,讓農民吃飽呢?農民吃飽了可以辦教育辦實業,農村不再凋敝,中國也就不再受列強欺負了。這種幼稚的想法使她產生了學農的願望,在報考學醫還是學農的抉擇中她選擇了後者,她認為學醫可以救人,學農則可以救國。
1943至1947年張樹榛在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每年寒暑假,她都要從事家教或在教會辦的婦女識字班中教課,得到的報酬貼補學雜費用。大學四年級時,她在馬育華教授指導下完成了大豆遺傳育種方面的畢業論文。畢業後留校任助教,協助丁巨波先生從事大蒜等植物細胞遺傳學研究,並帶遺傳學、細胞遺傳學實驗。1949年9月北京大學農學院和清華大學農學院、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了北京農業大學,1950年張樹榛成為蔡旭教授小麥育種組的成員。此後長期一直在農學系任教,並參與和主持了小麥抗鏽品種的選育及有關科學研究,先後發表論著50餘篇。1986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張樹榛1956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六、七屆中央委員,全國政協第七、八屆委員,全國婦聯第六屆執委,北京市第五屆人大代表,河北省第五屆人大代表。在1979年及1983年兩次獲得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的榮譽稱號。1991年獲國務院“為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貢獻”特殊津貼。1960年以來,多次獲省市級以上獎勵表彰。

張樹榛技術成就

張樹榛以其勤奮努力成為蔡旭教授的得力助手和小麥育種組的骨幹。曾參加和主持育成抗鏽小麥良種6批約40餘個,並主持過“六五”、“七五”全國小麥育種攻關項目中北京農業大學承擔的任務。小麥育種組常年由五六人組成,是一個既有明確分工又能協同一致的集體,當時被譽為五個手指捏成拳頭團結合作的集體。
張樹榛分工負責“選種圃”工作,每年從雜種分離世代中選擇優良品系送交產量比較試驗。選種圃這個育種的中間環節要求她具備前聯親本圃,後聯產比試驗,綜攬全局的能力。該組1957年定名推廣的農大183、農大36、農大90、農大311等10 餘個小麥品種是華北地區第一批雜交育成的抗鏽良種,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和遼寧等7個省市的一些地區廣泛推廣。這些良種後來又成為北方各地冬小麥育種的優良雜交親本,育成了許多不同生態類型的衍生品種。1964至1967年期間育成的農大45、東方紅1號、東方紅2號、東方紅3號以及1968年定名的農大139先後成為北部冬麥區的主栽品種,在60 至70年代年平均種植面積達1300萬畝。其中,農大45的選育過程頗具特點:一是親本組合配置少而精,1956年只作了5個單交,其中1個經三交後選育成為“農大45”;二是選育繁殖進度快,從第一代選擇至定名並提供種子推廣只用了7個年頭;三是結合原種生產進行優中選優,又育成東方紅3號等更好的後繼品種,很快取代了農大45在大面積上推廣,年種植面積達500 萬畝以上。農大139是抗寒性強、返青早、早春生長快而繁茂、分櫱大而整齊、成穗率高、適應範圍較廣的品種,年種植面積約560萬畝。農大139、東方紅1號、東方紅2號、東方紅3號4個品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年河北省科學大會獎。1968年育成的適於旱地種植的農大155一度是晉中地區的主栽品種,其姐妹系農大157曾在延安地區推廣。1970年張樹榛隨校搬遷陝北,在那裏又確定了洛農9號等幾個新品種,在部分地區種植。1973至1978年北京農業大學遷至河北涿縣期間,小麥育種組人員變更,地點分散,試驗材料一度遭受人為破壞,困難重重,但她處變不驚,堅持工作。1981年育成的農大142、農大146便是在河北省三河縣、天津市寶坻縣和涿縣農大試驗站先後轉移6個地點選育肯定的,這兩個品種是華北北部第一批引入矮稈集約型血統的半矮稈品種,曾在京、津一帶推廣,其中農大146獲1991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作物育種是一個工作量大、例行操作多、時間性很強的工作,早期材料每株的遺傳性狀都不一樣,就像一片生物遺傳變異的汪洋大海,而要調查的性狀中有許多是瞬息即逝的,因此很難另外抽出時間、安排人力專門進行基礎理論和育種規律性的研究,只能靠結合育種實踐總結經驗。
1955至1957年,張樹榛作為小麥育種組的主要成員參與總結十年來的育種工作,發表了題為《小麥抗鏽育種工作總結報告》和《適於華北地區幾個抗鏽小麥新品種的育成(農大36、農大90、農大183、農大498)》兩篇論文,明確提出華北地區冬小麥育種應以抗條鏽病為主要目標並注意早熟性、抗寒性與分櫱性等,同時總結出選配親本的幾項原則。她在兩篇論文中總結了所作雜交組合在9個世代中組合淘汰和後代選擇的情況,並將育成品種的兩個雜交組合歷時10~11年的選拔過程列成示意圖,用7000餘株考種資料表明一些性狀選擇的適宜世代和選擇效果。這兩篇論文是中國最早的、較全面和系統的小麥抗鏽育種經驗總結。1962年張樹榛發表了《小麥雜交後代性狀選擇與培育的研究》。該文根據1954至1958年從F2~F52155個系統及相應3643株的調查結果,進一步表明了小麥雜種的早熟性、株高、穗長、穗粒數等應於F2開始選擇,並指出株粒重早代選擇無效。此外,還根據雜種材料分別在水澆地及旱地培育選擇3~4年所得品系在水澆地及旱地的產量比較結果,説明在水澆地培育選擇的品系在水澆地增產敏感性強,而在旱地培育選擇的品系則對旱地有較大的適應能力,從而指出栽培條件對育種材料選擇的重要性。1960年以前,由於米丘林、摩爾根學派之爭時起時伏,生物統計學不能在育種工作中應用。她為了尋求規律,只能靠認真地積累調查資料,採用延續幾個世代的大量品系與單株的系統追蹤,以平均數、百分比、簡單相關等幾個參數來分析總結經驗,提出性狀選擇的最佳世代,其結論和後來用遺傳力估算法所得結果一致。
1980年張樹榛等又根據該校小麥育種組30年的經驗,寫出題為《小麥抗鏽育種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探討》一文,繪出了30 年來北京農業大學育成的18個已推廣品種的系譜圖,並通過對150個良種的系譜分析,強調了親本選配時推廣品種的血緣比重應占1/2以上,這裏以“推廣品種”代替了過去常用的“農藝親本”是有針對性的,因為當時育種目標已日益全面,矮化、優質也提到日程,需要綜合考慮參配親本的利害得失合理進行復合雜交。同時,提出幾個親本間對病菌不同生理小種的抗性互補問題以及對不同生態特點的抗病親本如何使用的經驗。此外,還列舉幾個成功組合的育種羣體狀況,表明親本組合的好壞是能否出好品種的關鍵所在,羣體大小是第二位的,好的組合即使羣體很小也有可能育成好品種;而不好的組合,羣體再大也無濟於事。她在1987年發表的《冬小麥矮稈優質新品種農大142、農大146 的育成》一文中指出,按早、繁/矮∥早、農/抗方式配置組合,並使參與雙交的4個親本都具備兩個以上優點且能互補;外來親本的晚熟等缺點被克服後,其潛在優越性可以得到發揮,成功的可能性較大;根據分離羣體中是否出現期望型,而不只是根據綜合評價選拔淘汰雜種組合,都是值得注意的育種策略。以上這些結論對小麥育種都有實際指導意義。

張樹榛簡歷

1926年1月7日 生於陝西省西安市。
1943年-1947年 在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
1947年-1949年 任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助教。
1949年-1952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助教。
1953年-1959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講師。
1960年-1979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副教授。
1980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教授。
1986年10月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博士生導師。

張樹榛主要論著

1 蔡旭,劉中宣,張樹榛等.小麥抗鏽選種工作總結報告.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55,1(1):7~30
2 蔡旭,張樹榛,楊作民等.適合華北地區幾個抗鏽小麥新品種的育成.北京農業大學報,1957,3(2):124~152(主要執筆人)
3 蔡旭,劉中宣,張樹榛.小麥雜交育種工作中品種特性遺傳傳遞規律和親本選配問題.作物學報,1962,1(2):85~96
4 張樹榛.小麥雜交後代性狀選擇與培育的研究.作物學報,1962,1(3):198~206
5 張樹榛.不同生產條件對小麥純度影響的調查報告.作物學報,1956,4(2):171~176
6 張樹榛等.植物遺傳育種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76
7 小麥育種組.T型小麥恢復系的選育.遺傳與育種,1978(5):17~19 (執筆人)
8 張樹榛,劉廣田.小麥抗鏽育種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探討.作物學報,1980,6(2):75~84
9 張樹榛,米景九.自然科學年鑑,1984.遺傳育種(2):236~255,上海翻譯出版公司
10 張忠軍,張樹榛.對小麥形態性狀間多元關係的分析.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6,12(4):379~384
11 張樹榛,郎韻芳等.冬小麥矮稈優質新品種農大142和農大146的育成.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7,13(4):1~8
12 植物遺傳育種學.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
13 何中虎,張樹榛等.距離分析方法在T型雜種小麥親本選配中的應用研究.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9,15(1):15~22
14 孫其信,張樹榛.雜交小麥產量育種的系統方法Ⅰ.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9,15(3):253~258
15 張樹榛.植物育種學.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89
16 張樹榛,葛亞新.小麥理想株型研究Ⅰ:小麥株高梯度系列的株型,產量及品質性狀變化的研究.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0,16(2):125~132
17 張愛民,張樹榛,黃鐵城.小麥育種中雜交親本選配的組合表現指數法.中國農業科學,1992,25(3):33~36
18 張樹榛等.作物育種學總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9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