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根福

(浙江師範大學原副校長)

鎖定
張根福,1964年11月出生,歷史學博士,浙江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08月01日入職浙江師範大學 [2]  曾任浙江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法政學院副院長、馬列部主任、法政學院院長等職,現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馬克思主義學會常務理事。 [1]  [3] 
中文名
張根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4年11月
學位/學歷
研究生
職    稱
教授

張根福人物簡介

張根福,1964年11月出生,歷史學博士,浙江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浙江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法政學院副院長、馬列部主任、法政學院院長等職,現任浙江師範大學副校長、黨委委員。兼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馬克思主義學會常務理事。 [1] 

張根福職務任免

2024年1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免去張根福的浙江師範大學副校長職務。 [3] 

張根福研究領域

中國近現代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張根福開設課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發展》《中國近現代史專題》《中國近現代檔案資料導讀》等。 [1] 

張根福學術研究

張根福代表性課題

1.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南水域環境改造與社會影響研究》(1840—1978)(2017),在研。
2.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太湖流域人口與生態環境的變遷及社會影響研究(1851—2005)》(2008)已結項。
3.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抗戰時期的人口遷移與西部開發》(2001),已結項。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革命媒體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基於延安時期解放日報的考察》(2015),已結項。
5.主持教育部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項任務:《習近平新時代海洋強國戰略研究》(2017),已結項。
6.主持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項目攻關計劃重點項目:《一百多年來太湖流域水域環境改造及社會生態影響》(2015),已結項。
7.主持浙江省文化工程項目:《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與社會影響》(2005),已結項。
8.主持浙江省文化工程項目:《抗戰時期浙江省社會變遷研究》(2006),已結項。
9.主持浙江省精品課程建設項目:《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2005),已結項。
10.主持浙江省新世紀教改項目:《基於高校教學評價改革的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與實踐》(2007),已結項。
11.主持浙江省教師教育科研重點項目:《新課程背景下師範類學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2006),已結項。

張根福著作、教材

1.《抗戰時期的人口遷移——兼論對西部開發的影響》,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1/1。
2.《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與社會影響》,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12月出版, 1/1。
3.《抗戰時期浙江省社會變遷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2。
4.《太湖流域人口與生態環境的變遷及社會影響研究1851-2005》,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版,1/3。
5.《人口與中國的現代化》(合著),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3/3
6.主編《社會轉型與政教專業的發展》,人民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
7.主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學生學習用書),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張根福代表性論文

1.《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與地域分佈》,《歷史研究》,2000年第4期,1/1
2.《堅持人民在改革開放中的主體地位》,《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年第3期,1/1
3.《習近平海洋強國戰略思想探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年第5期,1/2
4.《親和力和針對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與水平的重要途徑》,《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年第3期,1/2
5.《抗戰時期人口流遷狀況研究》,《中國人口科學》,2006年第6期,1/1
6.《抗戰時期遷移人口的結構分析》,《史學月刊》,2003年第2期,1/1
7.《試論近代移民對鞏固中國邊疆的作用》,《史學月刊》,1997年第5期,1/1
8.《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的特徵與影響》,《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第3期,1/1
9.《1950年代以來太湖流域水環境變遷與驅動因素》,《經濟地理》2014年11期;2/2
10.《抗戰時期銀行界的遷移與影響》,《抗日戰爭研究》,2001年第3期,1/1
11.《八路軍軍政雜誌介紹》,《抗日戰爭研究》,1995年第1期,1/1
12.《孤島時期的文匯報》,《抗日戰爭研究》,1994年第3期,2/2
13.《對中國革命與建設史課程框架設計的一點看法》,《中共黨史研究》,(筆名賡夫),1990年第5期,1/1
14.《圩區建設與生態社會效應---20世紀50-70年代聯圩並圩的考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10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11期轉載。1/1
15.《抗戰時期西部地區銀行地域分佈的變化與西部開發》,《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1/1
16.《延安解放日報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推進》,《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第3期轉載。1/1。
17.《延安時期解放日報的民眾動員探究》,《浙江社會科學》2019年第2期,1/2
18.《1927—1937年上海華界地區衞生改良活動探析——以上海市衞生局為中心》,《浙江社會科學》2018年第3期,1/2
19.《蘇浙邊界的水利糾紛與政府運作——以20世紀50-60年代吳江縣聯圩引起的省際糾紛為例》,《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9期;1/2
20.《困頓與消沉:戰爭環境下普通民眾社會意識的另一面——以抗戰初期浙江省為個案》,《浙江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1/2
21.《男女性別收入差距中的結構性因素、市場與性別歧視 ——基於1988、1995和2002年居民收入調查數據的分析》,《浙江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2/2
22.《論汪偽戰時經濟統制》,《江海學刊》,1996年第3期,1/1
23.《論毛澤東的新人觀》,《毛澤東思想研究》(筆名賡夫),1991年第1期,1/1
24.《抗戰時期浙江省行政改革述論》,《民國檔案》2010年第4期;1/1
25.《戰禍、自然災害與難民遷移—安徽省個案分析》,《民國檔案》,2004年第4期,1/1
26.《汪偽戰時體制下的金融統制》,《山東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1/1
27.《1942年底日本實施“對華新政策”的原因》,《歷史教學》,1998年第8期,1/1
28.《汪偽全國商業統制總會述論》,《檔案與史學》,1997年第3期,1/1
29.《近代移民促進了上海文化心態的開放》,《探索與爭鳴》,1997年第4期。1/1
30.《抗戰時期人口西遷對西部地區社會生活的影響》,《深圳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1/1
31.《延安解放日報促進學習型政黨建設的考察》《天津師大學報》,2019年第4期,2/2,
32.《試論汪偽戰時經濟體制的形成》,《天津師大學報》,1998年第5期,1/1
33.《對辛亥革命時期會黨二重作用的歷史考察》,《西北師大學報》,1994年第3期,2/2
34.《試論孫中山現代化計劃的地理基礎》,《孫中山與現代文明》,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35.《抗戰時期浙江省中等學校遷移的特徵與影響》,《教育史研究》,2001年第1期,1/1
36.《試析習近平陸海統籌思想》,《觀察與思考》2018年第6期,1/2
37.《抽調、分配與融合:八千山東南下幹部入浙履職探析》, 《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19年第6期,1/2
38.《合作與衝突:民國時期地方水利建設中的國家與社會——以浙江省黃岩縣為例》,《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18年第3期,1/2
39.《飲鴆止渴:民國以來嘉興禾(民)豐造紙廠“廢水灌田”研究》,《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2/2
40.《交往方式與擇偶標準》,《浙江師大學報》2014年第6期,1/2
41.《五四時期張東蓀基爾特社會主義思想評析》,《浙江師大學報》2013年第6期,2/2
4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志願服務探析》,《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1/2
43.《“大法政”人才通用核心能力培養路徑的探索和實踐》,《大學》(學術版),2012年第11期,1/2
44.《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四重使命》,《浙江師大學報,》2010年第5期,1/2;
45.《試述抗戰時期日偽在浙江的政治統治》,《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1/2
46.《再析抗戰時期難民的人口結構》,《重慶大轟炸暨日軍侵華暴行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重慶出版社2008年版;
47.《抗戰時期〈東南日報〉的南遷及其出版活動》,《浙江師大學報》,2005年第5期,1/1
48.《八路軍軍政雜誌的出版與宣傳活動》,《出版與史料》,2004年第3期,1/2
49.《試論解放戰爭時期任弼時的土地改革思想》,《浙江師大學報》,2004年第5期,1/2;
50.《論城市基層政權與居民自治的有機銜接》,《浙江師大學報》,2003年第3期,2/2;
51. 《延安解放日報推進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內在因素探析》,《寧波大學學報》,2020年第3期,1/2
52.《抗戰時期浙江省高校遷移及影響》,《寧波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1/1
53.《米統會與汪偽糧食統制》,《浙江師大學報》,2002年第6期,1/1
54.《抗戰時期世界紅十字會在浙江的難民救濟活動述略》,《浙江師大學報》,2000年第5期,1/1
55.《抗戰時期浙江省政府南遷對國統區農業生產的影響》,《浙江師大學報》,2001年第5期,1/1
56.《抗戰時期浙江各地遷設麗水地區的工廠及其影響》,《浙江師大學報》,1999年第5期,1/1

張根福獲得榮譽

1.《抗戰時期的人口遷移——兼論對西部開發的影響》,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獲教育部第五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2009年,獨立;
2.《抗戰時期的人口遷移——兼論對西部開發的影響》,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獲浙江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8年。
3. 《抗戰時期浙江省社會變遷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2013年;
4.《抗戰時期浙江省社會變遷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獲浙江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2年;獲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10年。
5.《抗戰時期浙江省人口遷移與社會影響》,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獲2003年浙江省社聯第三屆青年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獨立。
6.《抗戰時期浙江省的人口遷移與地域分佈》(《歷史研究》2000年第4期),獲2001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二等獎,獨立。
7.《抗戰時期浙江省的人口遷移研究(系列論文)》,獲2003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二等獎,獨立。
8.《社團學分制:大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獲2009年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9. 2003年入選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10.2008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
11.2008年獲浙江省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12.2011年獲浙江省第二屆師德標兵。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