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曉蕾

(德州學院講師)

鎖定
張曉蕾,女,1992年1月出生,籍貫山東德州,博士,德州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講師。 [1] 
中文名
張曉蕾
出生日期
1992年1月 [1] 
畢業院校
吉林大學 [1] 
學位/學歷
博士 [1] 
職    業
教師
通信地址
德州市德城區大學西路566號(253023)德州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 [1] 
籍    貫
山東德州 [1] 
職    稱
講師

張曉蕾研究方向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組裝界面電荷轉移機制研究。 [1] 

張曉蕾主要成就

科研情況:一直從事基於SERS 的半導體/金屬材料及半導體/半導體材料異質結電子轉移機制的研究,在異質結模型構建與光譜理論分析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並以第一作者在J. Phys. Chem. C 雜誌發表相關論文2 篇、Phys. Chem. Chem. Phys. 雜誌發表相關論文1 篇、RSC Adv 雜誌發表相關論文1 篇。
在研和已結項課題:
1. 德州學院科學研究項目:30101906,TiO2@MO@NO三元異質結催化體系界面電荷轉移機制的SERS研究,2019/12-2022/12,負責人
代表性文章:
1. Charge-Transfer Effect on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in an Ordered Ag NPs/4-Mercaptobenzoic Acid/TiO2 System,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5, 119(39): 22439-22444. (首位)
2. Charge transfer process at the Ag/MPH/TiO2 interface by SERS: alignment of the Fermi level,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16, 18(43): 30053-30060. (首位)
3. Probing the Interfacial Charge-Transfer Process of Uniform ALD Semiconductor−Molecule−Metal Models: A SERS Study,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7, 121(48): 26939-26948. (首位)
4. SERS as a probe for the charge-transfer process in a coupled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system TiO2/MBA/PbS, RSC Advance, 2017, 7(67): 42138-42145. (首位)
5. 基於三明治基底檢測免疫球蛋白,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年10月(首位)
6. 金-AFP-金三明治結構的製備及其SERS研究,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年10月(首位)
7. Ag/4-MBA/TiO2有序組裝體中電荷轉移效應的SERS研究; 第十八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摘要文集; 2015年10月(首位)
8. 金屬-分子-半導體界面電荷轉移效應的SERS研究,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2016年10月(首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