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新寶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張新寶,男,法學博士,1962年3月生,湖北公安人,著名民法學家和數字法學專家,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信息法中心主任。華中師範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新寶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民法學家和數字法學專家,是參與《民法典》編纂和《個人信息保護法》起草的主要學者。尤其是在侵權責任法、人格權法、民法總則等領域享有盛譽,同時也是我國互聯網與信息法學理論的開拓研究者。曾長期擔任《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法學家》雜誌編輯和領導職務、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是法學期刊界的重要領軍人才。
張新寶教授先後獲得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四個一批”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並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科研成果先後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團中央第三屆全國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中國人民大學第八屆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中國法學會優秀科研成果(民法類)一等獎,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等獎項。 [3]  [5-6] 
中文名
張新寶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2年3月
畢業院校
西南政法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數字法學、民商法學
籍    貫
湖北公安
職    稱
教授
性    別

張新寶人物經歷

張新寶教授1962年3月出生於湖北省公安縣,1984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法律系獲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民法學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德國、日本和丹麥等多國進行訪學和講學。1986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所,歷任《法學研究》編輯、副編審和編審、社長,擔任《中國法學》雜誌總編輯、兼任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會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 [6-7] 
張新寶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司法部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在人民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二十餘部, [3]  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百餘篇;其科研成果先後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團中央第三屆全國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中國人民大學第八屆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中國法學會優秀科研成果(民法類)一等獎,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等獎項。
張新寶教授於2002年獲得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稱號,2009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錢端升法學研究獎一等獎獲得者(2010), [7]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1] 

張新寶教育背景

法學學士(西南政法大學 1984年)
法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1987年)
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1997年)
美國錫拉秋茲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1991-1993年)
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私法與國際法比較研究所訪問教授(2000-2001年)
日本東京大學、丹麥人權研究所短期訪問教授(1994年、2000年) [3] 

張新寶研究方向

數字法學、民商法學, [3]  侵權法、人格權法、合同法、民法總論和信息法。

張新寶代表性成果

主要著作
1.《侵權責任法講義》,人民法院出版社2024年版;
2.《個人信息保護法教程》(第一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3.《〈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釋義》(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釋義》(主編),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5.《個人信息保護法(專家建議稿)及立法理由書》(第一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6.《互聯網上的侵權問題研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7.《侵權責任法》(第5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8.《中國民法典釋評·侵權責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釋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10.《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主編),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11.《大規模侵權法律對策研究》(第一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2.《走過侵權責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3.《法路心語:不惑集》,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4.《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5.《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理解與適用》(第一作者),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7.《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研究報告》(第一作者),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侵權責任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9.《隱私權的法律保護》(第2版),羣眾出版社2004年版;
20.《歐洲比較侵權行為法》(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1.《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法律適用——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3)20號解讀》(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2.《買賣合同 贈與合同》(第一作者),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3.《中國侵權行為法》(第2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24.《名譽權的法律保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主要論文
1. 《從隱私到個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論與制度安排》,《中國法學》2015年第3期(中國知網被引數3042,下載數57546,統計時間2024年4月12日);
2.《論作為新型財產權的數據財產權》,《中國社會科學》2023年第4期;
3.《網絡空間主權的治理模式及其制度構建》,《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8期;
4.《擴張與強化:環境侵權責任的綜合適用》,《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3期;
5.《中國民法百年變遷》,《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6. 《單位的反性騷擾義務與相關侵權責任研究》,《中國法學》2022年第3期;
7.《侵權責任編:在承繼中完善和創新》,《中國法學》2020年第4期;
8.《民法分則侵權責任編立法研究》,《中國法學》2017年第3期;
9. 《網絡反腐中的隱私權保護》(第一作者),《法學研究》2013年第6期;
10.《人身損害鑑定制度的重構》,《中國法學》2011年第4期;
11.《〈侵權責任法〉死亡賠償制度解讀》,《中國法學》2010年第3期;
12.《侵權責任法立法的利益衡量》,《中國法學》2009年第4期;
13.《“新聞(媒體)侵權”否認説》,《中國法學》2008年第6期;
14. 《侵權死亡賠償研究》,《法學研究》2008年第4期;
15.《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與普通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關係》,《中國法學》2007年第2期;
16.《侵權責任法的法典化程度研究》,《中國法學》2006年第2期;
17.《侵權法上的原因力理論研究》(第一作者),《中國法學》2005年第2期;
18.《空難概括死亡賠償金性質及相關問題》(第一作者),《法學研究》2005年第1期;
19.《經營者對服務場所的安全保障義務》(第一作者),《法學研究》2003年第3期;
20.《侵權行為法的一般條款》,《法學研究》2001年第4期;
21.《言論表述和新聞出版自由與隱私權保護》,《法學研究》1996年第6期;
22.《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學研究》1994年第2期;
23.《我國侵權行為法若干基本理論研討》,《法學研究》1993年第3期;
24.《隱私權研究》,《法學研究》1990年第3期;
25.《定式合同基本問題研討》,《法學研究》1989年第6期;
26.《代理權若干問題研討》,《法學研究》1987年第6期;
27.《經濟行政法與綜合法律調整體制——〈經濟法的理論問題〉簡評》(第二作者),《法學研究》1987年第1期。 [3] 
代表性項目
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司法部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代表性項目:互聯網上侵權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2000年)、精神損害賠償研究(司法部重大研究項目200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民法在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中的作用研究”(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互聯網安全主要問題立法研究”(2014年)。 [3] 

張新寶獲獎記錄

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2002)
中國社會科學院、團中央第三屆全國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1998)
中國人民大學第八屆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2003年)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小組“重要貢獻”榮譽證書(2004年)
中國法學會優秀科研成果(民法類)一等獎(2005年)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接受支持者(2007年)

張新寶社會任職

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法學會網絡信息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侵權責任編總召集人
全國政協諮詢專家 [3] 
曾任《中國法學》總編。 [4]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聘任新一屆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的決定》聘任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聘期為五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