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懷民

(宋朝元豐年間官員)

鎖定
張懷民(生卒年不詳),字夢得,一字偓佺,北宋官員。宋神宗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今湖北黃岡縣南方)。
夢得、偓佺
所處時代
宋朝
出生地
河北清河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主要成就
未知
主要作品
未知
本    名
張懷民

張懷民人物介紹

張懷民(生卒年不詳),字夢得,一字偓佺。
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元豐六年(1083年)3月,張懷民也被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黃岡縣南方)。 [1] 
元豐六年(1083年)10月12日(農曆)夜,張懷民和蘇軾夜遊承天寺,蘇軾寫下了《記承天寺夜遊》:“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2] 
元豐六年(1083年)11月,為覽觀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蘇軾替它取名為“快哉亭”,並寫下了《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户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峯。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軾的弟弟蘇轍也寫下了《黃州快哉亭記》:“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餘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3-6] 

張懷民人物評價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户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雲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7] 
參考資料
  • 1.    古詩文網:這篇文章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元豐三年(1080)二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卻“本州安置,不得籤書公事”,也就是説做着有職無權的閒官,到寫這篇文章時已經快滿四年。蘇軾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張懷民此時也謫居黃州,暫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 2.    蘇軾《東坡志林·卷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 3.    古詩文網: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年)貶官黃州(今湖北黃岡)。元豐六年三月張懷民也貶官在黃州,他們結識後,因氣味相投而成為好友,交往密切。是年十一月,張懷民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觀覽長江勝景。蘇軾為其所建的亭起名為“快哉亭”,並贈其這首《水調歌頭》。
  • 4.    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户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峯。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 5.    古詩文網: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蘇轍上書營救蘇軾,因而獲罪被貶為監筠州(今江西高安)鹽酒税。元豐六年,與蘇軾同謫居黃州的張夢得,為覽觀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蘇軾替它取名為“快哉亭”,蘇轍則為它作記以志紀念。
  • 6.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餘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湧,風雲開闔。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蹟,亦足以稱快世俗。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台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户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雲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 7.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餘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湧,風雲開闔。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蹟,亦足以稱快世俗。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台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户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雲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