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慶龍

(南京大學教授)

鎖定
張慶龍(1949.3-)男,江蘇省南京市人。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找礦專業,南京大學教授. [1] 
中文名
張慶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
1949年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構造地質、石油地質、地體構造、構造應力場
職    務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副主任
性    別

張慶龍人物經歷

197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找礦專業,後留校任教;1984-1985,日本名古屋大學留學;1987、1988、1991、1993、1995年分別在日本名古屋大學、岐阜大學、福井大學高知大學等進行訪問和合作研究;1990年12月被聘為南京大學副教授;1995年3月獲日本名古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3月被聘為南京大學教授;1991年7月-2001年1月任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副主任;現為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地質學會、石油學會、日本地質學會會員、江蘇省地震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基礎地質專業委員會主任等。

張慶龍主講課程

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區域地質測、構造地質專題、板塊構造專題。

張慶龍研究方向

構造地質、石油地質、地體構造、構造應力場

張慶龍主要貢獻

張慶龍科研成果

1、1991-1995,主持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大巴山前緣含油氣區域構造條件研究”
2、1994-1997,福建東南沿海構造演化及運動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准號:49472153;
3、1995-1997,亞洲東部地體構造研究,留學回國博士基金;
4、1996-1997,鄂爾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板塊構造成因、演化特徵及其與下古生界天然氣聚集的關係,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項目號:96-110-04-04-01;
5、1996-1998,鄂爾多斯盆地及其外緣構造發育對大中型氣田形成的作用,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項目號:96-110-01-05-09;
6、1996-2000, 江蘇徐州房村、雙溝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國土資源部項目;
7、2000-2002,賀蘭—六盤造山帶與鄂爾多斯盆地盆山耦合關係研究,博士點基金;
8、2001-2002,句容—海安區塊及鄰區伸展構造層特徵及動力學機制研究,江蘇石油局;
9、2002,蘇北盆地地質概況研究,美國杜邦工程部;
10、2004-2005,山東勝利油田東營拗陷形成機理及其與油氣的關係,山東勝利油田;
11、2004—2006,郯廬斷裂帶北段中、新生代構造體制轉換與相關油氣盆地形成演化,中國石化東北勘探新區項目管理部。

張慶龍文章論著

1、南京地區衞星影象特徵及地質分析,1983,地震學刊,第1期;
2、試論郯廬斷裂中段新構造期構造應力場的演化,1984,構造地質論叢,第3期,107-114;
3、Mesozoic Radiolarians from the Nadanhada Area, Northeast China,1986,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Academy Vol.62,No.9,P337-340;
4、福建東南沿海中、新生代構造應力場的演化及其與板塊運動的關係,1987,南京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473-484;
5、黑龍江省那丹哈達地體構造初探,1989,地質論評,第35卷,第1期,67-71;
6、那丹哈達地體與東亞大陸邊緣中生代構造的關係,地質學報,第63卷,第3期,204-216
7、地體解析和拼貼構造——我所看到的地球科學的一個側面,1989,地質科學譯叢,第6卷,第3期,24-32;
8、The Nadanhada terrane in relation to Mesozoic tectonics on continental margins of East Asia.,1990,Acta..Geol..sinica,vo1.3no.1,15-29;
9、從日本長野和江蘇溧陽地震看西太平洋地區新構造活動特徵,1990,地震學刊,第1期,71-75;
10、郯廬斷裂中段新構造特徵及其與地震的關係,1990,南京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第2期,69-75;
11、南京地區新構造特徵及其與地震的關係,1990,南京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第4期,76-84;
12、地體概念與研究現狀,1990,山西地質,第5卷,第1期,61-66;
13、地體研究基本方法及研究實例,1991,山西地質,第6卷,第3期,275-281;
14、Dongshan teeeane,Comunicaciones,Una revesta di Geologea Andena;Universited de chile,Santiago,no.42,1991
15、日本四萬十帶白堊系的岩石物性和混雜巖的形成(譯),1991,南京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第2期,111-121;
16、Mesozoic radiolarians from the Khabarovsk complex, eastern USSR, their significance in relation to the Mino terrane, central Japan,1991,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Vol.97, No.7 P549-551;
17、論地體構造理論的形成、發展和研究最新進展,1992,南京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第4卷,第1期,1-8;
18、西秦嶺鳳徽地體構造初探,1994,南京大學學報(地球科學),6卷,4期357-360;
19、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ongshan terrane, FuJian Province, China,1994,Journal of South Amenican Earth Sciences, Vol.7, No.3, P349—365;
20、大巴山前緣含油氣構造條件,1995,天然氣工業,第15卷,第4期,5-9;
21、地層對比研究在地體解析中的意義,1996,地層學雜誌,第20卷,第1期,70-75;
22、南大巴山沖斷構造及其剪切擠壓動力學機制,1997,高校地質學報,第3卷,第4期;419-428;
23、韌性剪切帶中的Rb-Sr和Sm-Nd同位素體系,1997,地質地球化學,第3期;70-75;
24、放射蟲化石及地體對比研究,1997,古生物學報,第36卷,第2期,245-252;
25、震撼日本的兵庫縣南部地震,1997,水利水電科技進展,第16卷,第4期;
26、斷層相關褶皺—鄂爾多斯盆地中的新構造樣式,1999,石油實驗地質,第21卷,第1期,61-65;
27、鄂爾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板塊構造成因初探,1999,大地構造與成礦學,第23卷,第2期,191-196;
28、徐州吳橋—張圩地區新元古界地層特徵與平衡地質剖面研究,2000,地層學雜誌,第24卷,第2期,132-135;
29、鄂爾多斯盆地中斷層相關褶皺及其分佈,2000,江蘇地質,第24卷,第1期,18-22;
30、徐宿地區新元古代輝綠岩牀的地球化學特徵,2000,高校地質學報,第6卷,第1期,53-63;
31、徐宿地區震旦紀地質事件及其成因討論,2000,高校地質學報,第6卷,第4期,566-575;
32、徐宿地區上前寒武系地層單元界面的穿時特徵與意義,2001,地層學雜誌,第25卷,第1期,75-79;
33、鄂爾多斯盆地西南緣斷層相關褶皺與油氣圈閉構造,2001,高校地質學報,第7卷,第3期,272-277;
34、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南北向斷裂的發育及其地質意義,2002,石油實驗地質,第24卷,第2期,119-125;
35、蘇魯造山帶南緣岩石—地層格架,2002,地質通報,21卷12期,848-854;
36,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和南緣古生代前陸盆地及中央古隆起成因與油氣分佈,2003,石油學報,24卷2期,18-23;
37、山東招遠玲瓏金礦田控礦構造及其形成機制,2003,高校地質學報,9卷3期,461-467;
38、The Discovery of Diamond from the Zhimafang Pyrope Peridotite of the Sulu UHP Metamorpgic Zone,East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2003,ACTA GEOLOGICA SINICA;
39、蘇北錦屏地區構造變形及片麻岩舌狀體成因研究,2003,中國地質,第30卷,第4期,
40、從板塊構造到地體,2004,江蘇地質,第28卷,第1期,1-6;
41、內蒙古大青山地區構造特徵與成礦關係,2004,地質與勘探,第40卷,第2期,46-50;
42、蘇魯造山帶南緣虎山多期次韌性剪切變形特徵研究,2004,高校地質學報,第10卷,第1期,62-69;
43、淺覆蓋區第四系三維立體透視方法研究——以太湖西北地區為例,2004,高校地質學報,第10卷,第1期,134-143;
44、徐州西南部班井侵入雜巖體與圍巖關係及其地質意義,2004,蘭州大學學報,第40卷,第2期,101-103;
45、內蒙古大青山地區構造新樣式初探,2004,江蘇地質,第28卷,第2期,65-68;
46、賀蘭山中段元古代層狀花崗岩成因探討,2004,地層學雜誌,第28卷,第3期,276-280;
47、鄂爾多斯盆地兩種不同成因的古隆起及其在油氣勘探中的指導意義,2005,地質通報,第24卷,第4期,373-377;
48、郯廬斷裂北段中、新生代構造體制轉換研究,2005,地球科學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3-7;
49、內蒙古中部大青山地區推覆構造系統及斷層相關褶皺,2005,地質通報,第24卷,第7期,660-664。
50、福建省永定縣樟坑-張巖下銅多金屬礦化異常區的地質與礦化特徵,2005,地質與勘探,第41卷,第5期,38-42。

張慶龍獲獎記錄

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共17人,排名12)。
1993年“地體構造研究”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共7人,排名5)。
1997年川東高陡構造帶天然氣富集規律研究,獲四川石油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1年“斷層相關褶皺研究”獲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共8人,排名3);
2003年獲南京大學優秀教學質量二等獎;
2004年獲江蘇省地質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