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愛華

(2019年8月中國好人榜好人)

鎖定
張愛華,1941年3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新縣郭家河鄉灣店村村民,2019年8月中國好人榜好人。

張愛華人物故事

春寒料峭的早晨,在信陽市新縣郭家河鄉天台山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一位古稀老人正緩慢前行,她的衣衫已被雨水打濕,褲腳也沾滿泥土,但她卻絲毫不在意。她要到山崖上的紅色革命舊址紅軍洞瞧一瞧,她要到山頂上的晏春山烈士跳崖紀念地看一看,去看看這些地方是否被雨水沖壞,是否風化倒塌了,這是她每個月例行要做的事情。這位老人就是信陽市新縣文物局業餘紅色文物保護員張愛華。
一聲囑託,幾段往事,報黨恩,“紅軍洞”是她最大的牽掛
貼着雞公寨脊背的雲煙褪去,露出浩無邊際的綠海。張愛華與愛人潘國章帶着鐮刀和毛巾前往巡山第一站——晏春山烈士紀念碑。張愛華説,帶鐮刀是為英雄烈士“打掃衞生”,帶毛巾是為她“擦擦臉”。
1933年,40歲的女共產黨員晏春山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灌辣椒水、釘竹籤等酷刑,她始終不透露游擊隊的去向,最後將敵人引至遠離游擊隊的大花台,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後跳崖犧牲。
張愛華的父親張賢盛是鐵骨錚錚的紅軍打旗兵,母親黃本英是作戰英勇的游擊隊員,張愛華對革命先烈有着深埋骨子裏的敬仰。
“這裏有寧死不屈的陸漢婷夫婦,雪夜尋糧摔下懸崖的肖先發……”革命烈士的傳奇故事,“紅軍洞”的由來,張愛華如數家珍。1946年解放戰爭時期,中原部隊主力勝利突圍後,留下堅持鬥爭的劉名榜、肖先發、邱進敏等人,組成羅禮經光中心縣委,下轄羅禮、經光兩個縣委。為躲避敵軍,縣委機關就設在山洞裏,這些山洞被百姓們稱為“紅軍洞”,這裏也是中共大別山工委紀念地。
1964年春,有“大別勁松”之譽的老紅軍劉名榜回到故鄉,面對老部下之女他感慨萬千:“這裏有你父輩的足跡,是烈士們安息的地方,也是歷史的見證,你要保護好。”張愛華知道,報恩的機會來了。
時光追溯到1947年。由於父母均參加革命不在身邊,有一次,7歲的張愛華被國民黨反動派抓住扔到河中,被人救起後一直高燒不退,直至昏厥。再次醒來時,她已在部隊醫院,眼前都是戴着“五星帽”的人。
張愛華回憶,那種刻骨銘心的重生感覺,永世難忘。
解放後,她被送到學校。8年學生生涯,黨組織為她解決了衣、食、住等諸多困難。1961年,張愛華被安排到陡山河鄉小宋灣村教書,隨後又調回到灣店村王灣組,期間,她既當教師,又當村計生幹部。1963年,張愛華與同為村幹部、大她4歲的潘國章結了婚。
“是黨救了我的命,是黨教會我做人,是黨給了我一切……”張愛華始終這樣認為。她要守護好“紅軍洞”,完成父親臨終前那句囑託:一定要報答黨的恩情。
自此,幾百畝山川樹木、幾十個山洞遺蹟、幾座烈士紀念碑成了張愛華最大的牽掛。55年來,巡山修路、祭奠英烈、保護文物、宣揚革命史,她憑着一顆丹心和一腔痴情,呵護着這精神火種與紅色血脈代代相傳、源源不絕。
一份殊榮,千斤擔子,守深山,歷經艱險終不悔
沿着往雞公寨的崎嶇山路艱難前行,山下,晏春山烈士紀念碑至“紅軍洞”有1.5公里,到晏春山烈士跳崖紀念地“烈女巖”有2.1公里。走完張愛華夫婦修整的一條數百米平坦小路,通往深處的溪徑若隱若現。
深山有泉傾流而下,即便豔陽高照,山石上薄薄青苔也會讓行人打踉蹌。已近八旬的張愛華依然腳步矯健,當年的紅軍精神分明還在。
待到山腰,刻着“紅軍洞”三個大字的石碑赫然入眼。火紅的鑲字,彷彿浸透了當年那段崢嶸歲月和老人的無限忠誠。
上世紀70年代初,為了給革命遺蹟“正名”,張愛華整天往縣文物局和鄉政府跑。終於,“紅軍洞”於1979年被列為新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幾天,張愛華激動得沒睡好覺。
張愛華當時是村幹部,除了忙村務,一有空就把心思放在了“紅軍洞”。
有次巡山,她遇到一頭百餘斤的野豬,躲在燕子洞許久;有年冬天,她失足跌入深水潭,幸被路過砍柴人搭救……多年來,張愛華遇險無數,可始終不忘先輩遺志。
1981年,新縣文物局為她頒發了一個“紅本本”——義務文物保護員證。雖沒分毫報酬,但張愛華覺得肩上擔子更重了。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位村民想承包集體山,合同上寫着“40年8萬元”,山林範圍包含“紅軍洞”。看到合同,張愛華拒不簽字。承包人慾給“好處費”,張愛華竟然翻臉,對方只好作罷。
還有一次,一温州商人想開礦,將挖土機、鑽探機等設備都開到了山上。張愛華與丈夫潘國章輪換着每天都去一趟,撞見他們想用炸藥開山,她上前就撲在放炸藥的石頭上。見不怕死的她軟硬不吃,温州人只好放棄。
寒來暑往55載,張愛華制止各種損壞革命文物舊址行為20多次。期間,有人怪她“多管閒事”,她卻總是笑臉相迎,因為她深知:不管別人怎麼説,自己無悔於事、無悔於世。
一本日記,諸多文物,播火種,讓紅色基因代代傳
“‘保密洞’是紅軍開會的地方,‘休閒洞’是傷員們養傷的地方,‘小亮洞’是警衞站崗的地方,‘穿洞’的好地勢適合打游擊……”在家門口的紅色文化長廊裏,張愛華已忘記跟多少人介紹過“紅軍洞”。
滄桑不改紅色印記,革命火種永世相傳。為讓更多人瞭解“紅軍洞”,一有時間,張愛華就到郭家河鄉八一希望小學為孩子們講故事。
“紅軍鑽山洞和敵人打游擊”“百姓冒死為紅軍送紅苕”“村民偷偷為游擊隊傷員打井”……老人講得繪聲繪色,孩子們圍坐一起聽得滿臉尊崇。
時光漏進的林蔭釀成了歲月,紅色故事也隨着流傳下來,化作了精神信仰的種子。
2014年8月2日,張愛華的精神信仰得以昇華——“紅軍洞”紀念碑建立。那一天,她激動得流淚,並在日記本里這樣寫道:“青枝綠葉一遍山/無數石洞在裏邊/這是當年革命的重要地/住過英雄無數千/首長面交我看管/我黑髮離去白髮添/我堅守老前輩們在這裏流過的血和汗/今年整整50年/今日政府把碑立/讓英雄事蹟代代傳……”
“今日小雨,為了修通往紅軍洞的山路,男男女女們齊上陣;剛吃完早飯,幾佰(百)名學生來到烈士紀念碑前敬獻花圈;拉水泥的車子來回跑,路上人兒哈哈笑,今天鄉村公路開工了……”
數十年來,張愛華堅持寫日記,她説她喜歡記錄自己的人生和山鄉的變遷。在另一篇日記裏,張愛華寫道:“這輩子幾乎沒有走出這個村莊和這座山,捨不得離開一天,在我的眼裏這裏最美……”
斑駁的日記本夾層,一直存放着幾份“徵集文物收據”,上面記載着她和村民們向文物部門交獻的文物。吳煥先的懷錶,劉名榜的碗,何耀榜的酒壺,紅軍戰士們用過的馬蹬子……多年來,她數不清向文物部門交獻多少文物,只知道有些陳列在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紀念館,有些珍藏在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展館。
新縣境內現存有360餘處革命遺址遺蹟,正因為有了眾多像張愛華這樣的人,革命火種才得以留存,大別山精神才能源遠流長。2012年,張愛華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文物保護員”,2017年被評為“第三屆信陽市道德模範”,2018年被中共信陽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 

張愛華個人榮譽

2019年8月,獲得2019年8月“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