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怡微

鎖定
張怡微,1987年生於上海 [1] 復旦大學哲學學士文學碩士 [2] 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教於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入圍上海文學藝術獎之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2021年,榮獲“未來文學家”大獎。 [24] 
中文名
張怡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87年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職    業
作家
主要成就
2013年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説組首獎、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説組評審獎
榮獲“未來文學家”大獎,第四屆茅盾文學新人獎提名獎 [24] 
代表作品
《櫻桃青衣》
《情關西遊》等
性    別

張怡微個人簡介

張怡微 張怡微
張怡微,1987年生,本科就讀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
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文學寫作專業碩士
現就讀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2004年獲得全國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2005年獲全國第七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
2008年,獲得《上海文學》“中環盃”中篇小説大賽新人獎。
2010年,獲得第33屆台灣《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
2011年,獲得第38屆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説高級組冠軍
2012年,獲得第二屆“兩岸交流紀實文學獎”佳作獎。
2013年,獲得第十五屆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
2013年,獲得第十一屆華語傳媒文學大獎年度潛力新人提名。
2013年,獲第三十五屆台灣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説組評審獎。
2013年,獲第三十六屆台灣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説組首獎。
曾出版個人散文集《悵然年華》(汕頭大學出版社2005),《都是遺風在醉人》(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 [3]  ,短篇小説集《青春禁忌遊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長篇小説集《夢醒》(接力出版社2009)《下一站西單》(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2011年出版中篇集《時光,請等一等》(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出版長篇小説《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出版中篇小説集《舊時迷宮》(文匯出版社 [4] 
2004年起在《萌芽》雜誌發表影評小説,之後陸續在《人民文學》、《萌芽》、《上海文學》、《小説界》、《鯉》、《上海壹周》、《中國時報》等報刊雜誌發表小説散文幾十萬字。

張怡微獲獎情況

2021年12月8日,榮獲第四屆茅盾新人獎提名獎 [25] 
2013年,獲第三十六屆台灣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説組首獎。
2013年,獲第三十五屆台灣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説組評審獎。
時報文學獎 時報文學獎
2013年,獲得第十五屆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
2013年,獲得第十一屆華語傳媒文學大獎年度潛力新人提名。
2012年,獲得第二屆“兩岸交流紀實文學獎”佳作獎。
2011年,獲第38屆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説高級組冠軍
2008年,獲《上海文學》“中環盃”中篇小説大賽新人獎
2010年,獲第33屆時報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
2004年,獲全國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2005年,獲全國第七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
2021年,獲第四屆茅盾新人獎。 [26] 

張怡微個人文集

《櫻桃青衣》書影 《櫻桃青衣》書影
個人散文集《悵然年華》(汕頭大學出版社2005)
短篇小説集《青春禁忌遊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長篇小説《夢·醒》(接力出版社2008)
長篇小説《下一站西單》(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中篇小説集《時光,請等一等》(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4) [5-6] 
長篇小説《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個人散文集《都是遺風在醉人》(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 [3] 
短篇小説集《舊時迷宮》(文匯出版社2013)
中篇小説《試驗》(海豚出版社2014-11) [7] 
短篇小説集《哀眠》(出版社:INK印刻文學 出版年:2015) [8] 
短篇小説集《因為夢見你離開》(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
文學隨筆集《情關西遊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9] 
隨筆集《雲物如故鄉》 (山東畫報出版社2016) [10] 
長篇小説《細民盛宴》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
小説集《櫻桃青衣》(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7)
隨筆評論集《新腔》(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8-8)
部分收錄:
《第六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 B卷》(2004-04,作家出版社
收入《我和吉瑞》 [11] 
收入《漸落的一個我的一年》等 [12] 
收入《釋放和行為藝術》、《上海感覺》 [13] 
《第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 A卷》(2005-11,作家出版社
收入《鐵匠和他的女人》 [14] 
《一釐米微藍:萌芽美文精選(2000-2006)》(2007-1,人民文學出版社
收入《宋宋》 [15] 
《温暖》(2008,九州出版社
收入《宋宋》
《指甲花開-中篇小説精粹》(2008,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趙麗宏主編)
收入《我真的不想來》
《10年新概念:“80後”的文字力量》(2008,作家出版社
收入《我和吉瑞》、《鐵匠和他的女人》
《征途(小説新勢力)/旗80後精品文叢》(2008,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收入《下一站西單》 [16] 
21世紀青春文學排行榜》(2010張新穎編)
收入《我真的不想來》 [17-18] 
其中《三個朋友》的譯者 [19-21] 
《收穫 長篇專號2015春夏卷》(《收穫》文學雜誌社) [22] 
收入《細民盛宴》

張怡微發表作品

自怡微言 自怡微言
《尖鋭與抒情——桃姐》
都是遺風在醉人》 《流動的香港》《自己打掃》 《清明》 《新井一二三。好日,起程!》
《賞星》《心肝阿母》 《余光中。四月天。逍遙遊》 《椰林大道》 《護井人》《夢想》
《台北書展,島嶼內外,他們在寫作》《駱以軍,因為有暖爐,所以“兔子”成了工作室》
《少年精神》《過年》 《大樹下主人》 《愛情的槍》《九把刀的神話》
《老年人健康法》《兔子咖啡廳》 《到金馬六百里》 《金馬六百里》《鬼心與人心》
《失語的九份》 《我的閲讀課》 《旅行筆記三則》 《玻璃心》《百城堂主》
《時光請等一等》 《我想遇見的》 《無字天書》《原來是你》 《城市的靈魂》
《全台灣最愛寫夢的人:《遣悲懷》穿越陰陽的生死互文》《EllE》
《説不破的愛》《行走本身就是一種詮釋》
《遠山竦峙 淡影巍峨》《一生一世的告別》 《小步的舞曲》《我們為什麼不睡覺》
《蟄居華麗島》《瘠薄與驕傲》《華麗島流水》《我 文藝青年》
《逆行精靈》 《感想華麗島》《Xx流水 》《識趣上海本幫年》
《萌芽 紀實風》:《糾結的初衷不為了飄揚嗎 ?》《萌芽·小説家族》:《我們的隱私》
《萌芽·小説家族》:《我愛你》《萌芽 驚奇亂講》:《如果我聽歌可眼紅》
《萌芽·紀實風》:《依舊不會是他們的時代》
《芳草·青春版》:《安,妮》《萌芽》:《見鬼》
《萌芽·紀實風》:《師生戀:界定一個時代的歌》
《萌芽·咖啡吧》:《有時我想回到輕盈的嬰兒時代》《上海文學》:《婚債》
中文自修》:《他們是許多人的青春期》
《萌芽·紀實》:《到餐廳去減肥才是正經事》
《萌芽·小説家族》:《熊笨還是豬笨》
《萌芽·驚奇》:《沒有比聽“蘇打綠”更重要的事》
《萌芽·非常道》:《這女孩的眼睛為我看路》
《布老虎青春文學·影享》:《最後一次忘記你
《布老虎青春文學·輕文藝》:《後海之後,江南以南》
小説界》:《江南西夏》《萌芽·小説家族》:《妮妮》
上海文學》:《我真的不想來》《萌芽驚奇》:《四個四重奏
《萌芽驚奇》:《別碰我的圓》《萌芽小磨咖啡》:《煙花瀲灩 時光轉身》
《萌芽小説家族》:《1987不再是2007》
《萌芽刊中刊“Amazing驚奇驚奇書坊”》:《見證青澀蜕變,見證不一樣的張怡微》
《萌芽增刊2》:《夢醒了(節選)》《萌芽小磨咖啡》:《暗戀櫻花源》
《萌芽小説家族》:《下一站西單》
《HIT輕音樂聽者有心》:《清輝水木 演漾窗欞——Sophie Zelmani和她的音樂潛行》
《萌芽刊中刊“Amazing驚奇大牌檔”》:《天人不寂寞》
《萌芽小磨咖啡》:《那件關於愛情的小事》
《萌芽新影客》:《殘酷的留白》《宋宋》
《萌芽新影客》:《帶傷的豆蔻 悵然的年華》《青春禁忌遊戲》
《新民晚報夜光杯》《感受滄桑》

張怡微人物專訪

最具影響力青春文學電子雜誌晴空》雜誌第三期專訪80後知名作家張怡微 [23] 
以下為晴空主編林歆雨(以下稱雨)對張怡微(以下稱微)採訪的內容。
雨:怡微姐是怎麼樣開始自己的寫作旅程的呢?又是否想過,到底是為什麼要寫作?
微:2004年參加新概念比賽,後來在萌芽發小説。
因為喜歡吧
雨:那麼語言和文字在你心中又是怎樣的一種概念呢,是否能夠認識到或者預見到後者在你生活中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微:沒有怎麼想過。作為小説語言來説,我早期作品比較華麗唯美一些,樸素了點。這也是為了檢驗故事本身藴含的能量。好的故事可以用樸素的語言來説。
我覺得沒有説我準備當一個作家這回事,這是比較自然而然的過程。我對語言本身沒有什麼研究,我只是喜歡聽故事和編故事。
雨:有很多讀者喜愛怡微姐的文字,他們大多是被其中細瑣的情感所匯聚的力量與年少心性所感動。姐姐是否覺得這就是所謂的共鳴?
微:我的讀者許多都來自萌芽。我自己很珍惜那段時間的作品,雖然不是很成熟,但再也寫不出來了。生活容量在大學畢業以後會突然變大,從而校園生活成為整個人生的一小部分。
還是很感謝他們。如果他們感覺到共鳴,那就是共鳴。寫作者其實很封閉的。
…………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