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巨鄉

鎖定
花木之鄉——河南省獲嘉縣張巨鄉。張巨鄉位於河南省獲嘉縣,這裏具有300多年的花卉種植歷史,其中以蘭花、月季等花木最具地方特色。
中文名
張巨鄉
外文名
Giant township
地理位置
河南省獲嘉縣
佔地面積
1400 公頃

張巨鄉基本簡介

張巨鄉 張巨鄉
張巨鄉位於河南省獲嘉縣,這裏具有300多年的花卉種植歷史,其中以蘭花月季等花木最具地方特色。目前,已有蘭花17個品系,風梨科26個品系,月季15個品系等多種花木,種植面積達1400公頃,形成了以蘭花、月季等花卉為主導產品,其它花木並舉發展的格局,全鄉花卉產值達1.478億元。 為了發展花卉,該鄉成立了花卉協會,建立了花卉開發中心,組建了花卉培養基地,實現了工廠化專業化生產,提高了花卉的科技含量。
全鄉共有四個村種植花卉,面積達到3000餘畝,花卉温室大棚96座,品種主要有鐵樹、冬青、雪松、月季等1000餘種,從業務人員1300餘人,可提供園林綠化、設計、施工、種植等服務。該鄉花卉銷售收入達0.4434億元,花農人均收入達到2930元。該鄉的花木產品還出口到泰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為地方經濟增加了外匯,提高了知名度。該鄉榮獲全國綠化委員會"造林綠化千佳村"的稱號、被國家林業總局、中國花卉協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

張巨鄉歷史沿革

張巨鄉 張巨鄉
張巨鄉1955年屬中和中心鄉,1958年屬中和公社,1975年建張鉅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21.3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西張巨、中張巨、東張巨、陳莊、範莊、李村、高廟、蔣村、湯窪9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張巨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史莊鎮管轄。 [2]

張巨鄉地理氣候

張巨鄉地理

張巨鄉 張巨鄉
張巨鄉位於獲嘉縣城西南11公里處,北臨新鄉至焦作公路,東臨新鄉至洛陽公路,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交通便利,其東西長6.2公里,南北寬3.3公里,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萬畝,境內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灌溉條件優越。

張巨鄉氣候

張巨鄉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温暖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總的特點是東冷夏熱,四季分明,季節降水差異明顯。最熱月7月平均氣温27.1℃,最冷月元月平均氣温-0.1℃,春季氣温回升明顯,秋季氣温下降迅速。全年無霜期為219.6天,初霜期多在10月底—11月初,終霜期多在翌年的三月下旬。全年日照時數為2206.4小時,平均月日照183.9小時,平均每天日照6.0小時,全年平均日照率為50%,日照時數最多是四、五、六三個月,日照時數最少的是十二月、元月兩個月。張巨鄉的主導風向為東風、東北風。

張巨鄉經濟概況

張巨鄉農田水利設施齊全,境內有武嘉二幹河及其兩條支河。種植業以小麥、玉米為主,花卉業和畜牧養殖業為該鄉兩大支柱產業。鄉鎮企業有糧食加工、建材、建築、鑄造、電訊器村等行業。
具有三百多年曆史的河南省四大花園之一的陳莊花園,位於該鄉東部,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立足“南花北遷、北花南遷”的區位優勢,把發展花卉作為興鄉富民的一項主導產業來抓,並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鄉共有四個村種植花卉,面積達到5000餘畝,花卉温室大棚96座,品種主要有鐵樹、冬青、雪松、月季等1000餘種,從業人員1300餘人,可提供園林綠化、設計、施工、種植等服務,2000年張巨鄉被國家林業總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花卉之鄉”。

張巨鄉交通設施

張巨鄉的交通優勢得天獨厚,鐵路、公路交織成網,四通八達。
鐵路:京廣鐵路、太石鐵路穿境而過,縱橫貫通,全縣有四個火車站通往全國各地。
公路:新鄭、新濟、新洛、獲輝四條省級公路四通八達、縱橫交織成網,構成了全縣公路的大框架,縣鄉公路密佈其間成為工農業生產和商貿的重要通道。

張巨鄉花木發展

張巨鄉花木生產歷史悠久,自明末清初至今,已三百年曆史,陳莊花園被譽為河南“四大花園”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縣、鄉村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花卉業發展,廣大農民由在自家小院、責任田種植花卉到承租集體大面積土地以至外出承租土地大批量種植花木,使古老的花卉業煥發了青春。
獲嘉縣花卉總面積已發展到4000餘畝,從業人員4000餘人,各類綠化苗木、盆景及各種鮮花、草花品種千餘種,大中小型花卉温室100餘座。形成了以張巨鄉、史莊鎮兩大花卉產區為中心,帶動周邊鄉村及全縣生產的發展框架。2000年張巨鄉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授予“中國花木之鄉”榮譽稱號。
為強化市場、拓寬流通領域,疏通流通渠道,一九九九年投資興建了佔地500畝的獲嘉縣花卉大市場,二000年組建了新鄉市綠色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新鄉市碧波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優化程度有很大提高,為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打下了基礎。這些企業多采用“公司+農户”的形成,一個龍頭帶動一大批農户,促進了生產,加快了市場化進程。與此同時,出現了一大批花卉苗木經紀人,他們為大公司和外地客商牽線搭橋,提供信息,很大程度地促進了花卉業的發展。
為使花卉上檔次,提高效益,獲嘉縣高度重視在花卉生產上的科技投入,一九九九年投資興建了“獲嘉縣花卉苗木組織培養中心”並建成了一千平方米的全自動日光温室。多數普通温室安裝了微噴設施。二00一年史莊鎮動工修建了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教學、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多功的,被稱為“無煙工廠 ”的“河南温帶珍稀植物博覽園,獨闢蹊徑進行花卉產業更高品味的有益探索,規模佔地2000畝,預計投資7000餘萬元。同時加強與河南農大園林系,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等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技術聯姻,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向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以質取勝方向邁進。
張巨鄉花卉在豫北、山西、河北、甘肅等地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銷售渠道暢通,目前,張巨鄉的花木產品還出口到泰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為地方經濟增加了外匯,提高了知名度。花卉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獲嘉縣、鄉、村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該產業的發展,已制定了長遠發展規劃與年度發展計劃。獲嘉花卉業將以新的姿態迎接市場經濟的挑戰。

張巨鄉旅遊名勝

張巨鄉齊州故城

齊州故城,時代為北朝,現存城垣東西長458米,南北寬419米,總面積191902平方米,該城位於獲嘉縣縣城西南12.5公里,張巨鄉楊窪村正北0.5公里,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張巨鄉季亹墓

獲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獲嘉縣人民政府二00四年三月立季亹墓,位於獲嘉縣張巨鄉李村村東北一里處,東南距齊州故城遺址(甯邑故城)2.5公里。現存冢墓高約三米,佔地面積約225平方米,保存基本完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元和姓纂》載:“甯,衞康叔後季亹,食採於甯,弟頃叔生跪,跪孫速生武子愈,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 《姓氏考略》載:“甯,衞康叔之後,至武公生季亹,食採於甯,以邑為氏”。 《方輿紀要圖説》載:“獲嘉古甯邑,修武或殷州”。 《一統志》載:今獲嘉古縣治,即古修武,亦即寧也。
據史料記載知:甯,衞康叔之後季亹,食採於甯,弟頃叔生跪,跪孫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甯氏的始祖是季亹,季亹的始封地甯邑在河南省獲嘉縣境內,位於張巨西1公里的“齊州故城”即為早期的甯地所在。獲嘉縣古稱甯邑,是甯氏發源地;季亹乃甯氏始祖。
季亹墓保存現狀基本完好,對研究古甯邑的歷史變遷和寧氏家族演變有着很高的歷史實物價值。同時,也具有文物保護價值。因此,二00四年三月被獲嘉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巨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5840
男 8160
女 7680
家庭户户數 3715
家庭户總人口(總) 15602
家庭户男 7928
家庭户女 7674
0-14歲(總) 4252
0-14歲男 2346
0-14歲女 1906
15-64歲(總) 10385
15-64歲男 5324
15-64歲女 5061
65歲及以上(總) 1203
65歲及以上男 490
65歲及以上女 71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5221

張巨鄉下轄村

西張巨村
中張巨村
東張巨村
高廟村
範莊村
陳莊村
楊窪村
江村
李村

張巨鄉學校

張巨鄉中學
張巨鄉小學
張巨鄉李村學校
張巨鄉楊窪學校
張巨鄉範莊學校
張巨鄉蔣村學校
張巨鄉陳莊學校
張巨鄉高廟學校
張巨鄉西張巨學校
張巨鄉中張巨學校
張巨鄉東張巨中心學校

張巨鄉相關報道

張巨鄉信用爭春遍地花

(2008-6-26)
如今,到河南省獲嘉縣的農村走一走,陣陣誠信之風撲面而來,農村信用社頒發的“信用村、信用户”匾牌到處熠熠生輝,原來平平常常的“信用”二字在農民眼裏價值千金,明禮誠信、遵紀守法已成為農村新的風尚。

張巨鄉信用創建

該縣張巨鄉陳莊村有種植花卉的傳統,為促進該村花卉業的快速發展,信用社在該村選擇了30餘户信譽程度高、有種植經驗的農户重點扶持。朱現有就是其中一户。他在信用社的幫助下,承包10畝地搞花卉種植,當年就賺了錢。今年他又在信用社貸款15萬元,外出搞起了花卉銷售和苗木綠化,年收入有望超過50萬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信用社典型示範作用下,該村花卉業進一步發展,花卉面積今年又增加了500餘畝,從事花卉業的農户達178户,佔全村總户數的40%以上,出現了一批富裕户、信用户。
該縣聯社推出了“個十百”聯繫村户活動,即聯社黨委成員每人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經濟條件差的村作為聯繫村,通過一系列的信貸資金扶持,幫助農民脱貧致富;信用社主任在本鄉鎮選擇10户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三類農户作為聯繫户,在幫扶工作中進一步瞭解農村經濟狀況、農户生活、生產等情況;信貸人員在所負責的業務片內選擇100户不同程度的農户作為聯繫户,加深信貸工作與農民的聯繫。該縣位莊鄉石佛村有養殖、食品加工的歷史,但由於資金、技術等原因,一直髮展不起來。信用聯社將其作為聯繫村後,加大扶持力度,共發放貸款300多萬元,評定信用户184户,佔全村總户數的50.1%,併為該村送科技圖書400餘冊,聘請專家10餘人(次),幫助該村解決技術難題,使該村以養豬業、芝麻糖加工業為主的多種經營活動蓬勃興起。今年該村人均增收5000多元,被縣政府評為“小康村”。
該聯社規定,全部存款存入信用社,信用程度好、無欠貸欠息記錄的,就被評為A級信用户,貸款優先安排;連續兩年被評為信用户的,便是AA級信用户,貸款利率優惠;連續三年被評為信用户的,便是AAA級信用户,信用社適當增加貸款額度,並實行全方位跟蹤服務;村裏無不良貸款,農户貸款本息收回率高的村,就可評為信用村,對村民增加貸款額度。這一政策的出台,極大地激發起農民羣眾參與的熱情。今年對信用户(村)評審中,如果村、户有欠貸欠息等不良信用行為的,嚴禁當選信用户(村)。已當選的被撤銷,並取消一切優惠政策。這一規定不僅懲罰了不講信用的貸户,又促使全村貸户站在信用社一邊,積極幫助信用社做工作,有效化解了金融風險。
該縣聯社在社會信用意識建立上,一方面積極向地方政府彙報,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參與;另一方面,通過大力宣傳,入村到户發放“公開信”等形式,在廣大農村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對於被評為信用村、户的,信用社召開表彰大會,發放牌匾,集中表彰,擴大影響,使農民羣眾把“信用户”當作信用社簽發的一種資信證明,當作自己的“臉面”和社會地位的象徵,紛紛把“信用户”作為一種榮譽來爭取。

張巨鄉實現多贏

信用創建活動中,該聯社始終圍繞着更好服務“三農”這一經營宗旨,採取了多項便民、利民措施。至目前該聯社共發放“信用貸款證”14816本,佔總貸款户的85%,信用户到信用社隨用隨貸,同存取款一樣方便,被廣大農民稱為“致富通行證”。至目前,共評選出信用村26個,累計發放支農貸款1.7億元,為信用户上門送資金10580萬元,送科技圖書46000冊,送信息1萬多條。
信用户收入大幅度提高。對全縣15個信用村、1000餘農户的抽樣調查結果表明,今年農户人均收入達到4363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163元,其中信用户人均收入淨增256元,增幅較其他農户人均高9.17%。
信用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張巨鄉是該聯社評定的第一批信用鄉。今年以來,信用社累計為該鄉發放支農貸款1000餘萬元,涉及面積達9個村、近100個村組,2200户村民,農貸覆蓋面佔全鄉農户的65%以上,有力支持了該鄉“四大業”的規模發展。據統計,該鄉產業結構調整後年產值增長5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