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富國

(“熱美蹉”傳承人)

鎖定
張富國,古城區大東旅麗“熱美蹉”白龍廣場傳承點負責人。 [1] 
中文名
張富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納西族
職    業
熱美蹉”白龍廣場傳承點負責人
出生地
雲南麗江
人物生平
“熱美蹉”又叫“哦熱熱”,主要流行於金沙江沿岸的塔城、石鼓、寶山、鳴音、大具、大東等鄉鎮。它一般在喜慶或喪葬場合邊唱邊舞,參舞者手牽手圍成圓圈。即以唱舞結合的方式,男領唱時斷時續地唱出“哦——熱——熱”震撼靈魂聲音,女應唱出餘音繞樑的“哎— —吼——吼”顫音相附合。每唱完一段,眾舞們在“是、是、是”的合聲中,騰跳四次結束一段。舞步豪邁粗獷、沉重有力。
“哦熱熱”的來歷有“三説”:一、原始舞蹈説。因它舞步模仿野獸走路和獵人追逐野獸的步伐,再現了納西先民聲勢浩大的狩獵場面。二、“驅鬼”説。傳説“熱”人吃人死時流出的淚水及屍體,凡被“熱”吃過的死人,其靈魂永遠回不到祖先居住地。因此,人死後,人們就跳“哦熱熱”來驅趕“熱鬼”。三、“尋羊”説。古時有一個年輕牧人,因丟了一隻小羊,被主人吊打。夥伴們連夜幫他尋找。男的用吆喝聲嚇跑野獸,女的學母羊叫聲呼喚小羊,找回小羊,救了牧人。
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的“熱美蹉”,經過數十代納西兒女們的挖掘、保護、傳承,於三年前因不可取代的永恆藝術魅力,被文化部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目前,在市境內,“熱美蹉”的保護傳承點有30個。但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大東旅麗“熱美蹉”白龍廣場傳承點。這個傳承點是古城區“非遺”中心、大東鄉政府 3年前根據大東熱愛“熱美蹉”的很多人都進古城打工謀生的特點而組建的。該點負責人張富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納西族,他從 7歲起就跟隨父親張天翼學唱、打跳“哦熱熱”。正當他帶着觀眾“名師出高徒”的讚歎聲在民間大展才藝的時候,因“文革”運動的突然降臨,他被扣上了“牛鬼蛇神”的帽子遭批判。直至1980年,在改革開放和文藝復興春風的吹拂下,“熱美蹉”這朵塵封已久的奇葩得以再次開放。於是,張富國父子倆重新組織演藝人員,學習、排練、表演“熱美蹉” 。
隨着“熱美蹉”演藝人員的不斷增多,張氏父子倆的心情自然如同泡在蜜蜂水裏一樣甜蜜。十五年前的一天,張天翼老人在臨終前緊握兒子的手説:“你知道我當初給你起富國這個名字的涵意嗎?其實它含有雙重意思,一是叫你努力生產,物質富國,二是讓你積極傳承納西族民間優秀文化”熱美蹉“,精神富國。實踐證明,你用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艱苦奮鬥精神,把家庭畫上了富裕的句號,而家庭是社會細胞。由此可見,民富國強也為時不遠了。至於精神富國嘛,這是一個艱鉅而光榮的任務。所以,你一定要想方設法,挖掘出與‘熱美蹉’文化藝術有關的聲、樂、舞元素,不斷豐富它的內涵,增強他的生命力。另外,今後你一定要抓緊翻譯整理出版”熱美蹉“的主題敍事詩《五個土土背背》。否則,我在天之靈也不得安寧的!”張富國點着頭説:“爸,您放心上路吧。有朝一日,我一定會完成您的心願。”
從此,他在把所從事的電影放影和電力輸送工作乾得很出色的前提下,利用業餘時間,帶領數十個演藝人員,把“熱美蹉”的挖掘、傳承、保護工作做得有聲有色,連有關權威專家都對他讚不絕口。自擔任白龍廣場大東旅麗“熱美蹉”傳承點點長半年後,他整理出版了《五個土土背背》敍事詩一小部。又過了一年,他被雲南省文化廳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稱號。在接下來的三年時光裏,該點的演員們在他的精心培訓和認真組織下,參加了市、區、縣舉行的6次歌樂舞大賽,並從中嶄獲三銀二銅,取得了優異的佳績。
面來之不易的成績,73歲時的他一點也不驕傲自滿。現在,他正忙碌在麗江城南的榮華閣客棧。因為,那裏每天都有一茬又一茬的遊客等着觀賞他和他的演藝隊員的精彩表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