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家咀村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九資河鎮下轄村)

鎖定
羅田縣九資河鎮,地處鄂皖兩省三縣(英山、羅田、金寨)交界處的大別山主峯天堂寨腳下,全鎮35個自然村、32500人,人均耕地0.8畝,是一個集“老區、山區、庫區”於一體的貧困鄉鎮
中文名
張家咀村
行政區類別
人口數量
32500人
人均耕地
0.8畝

目錄

張家咀村村莊簡介

地理位置:
[1]  省 分:湖北省
城 市:黃岡市
區/ 縣:羅田縣
地 名:九資河鎮張家咀村
郵 編:438636
區 號:0713
九資河鎮人口數據: [2]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7372
14722
12650
家庭户户數
7050
家庭户總人口(總)
23101
家庭户男
11995
家庭户女
11106
0-14歲(總)
7210
0-14歲男
4039
0-14歲女
3171
15-64歲(總)
18545
15-64歲男
9864
15-64歲女
8681
65歲及以上(總)
1617
65歲及以上男
819
65歲及以上女
79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7214
村內企業:制繩廠、塑麻製品廠、肉聯廠、汽車修理廠、軸承儀、
主要農產品:綠豆芽、酸莓、大芋頭、蘋果、檸檬、角瓜、蘆筍、
村內資源:鋁、銅、
村裏單位:張家咀村民兵連、

張家咀村發展

近年來,該鎮走旅遊扶貧開發的路子,使昔日窮山僻壤變成了鄂東旅遊經濟重鎮。全鎮共接待遊客10萬人次,實現旅遊及相關產業收入2000多萬元。全鎮人均從旅遊扶貧中獲得收入已超過7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3%,有65%的貧困户靠旅遊扶貧開始走上致富之路,旅遊業已成為該鎮脱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大改善。為了加快旅遊扶貧的步伐,各地把改善硬環境作為先導工程來抓,加強了當地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夯實了羣眾自我發展、自我脱貧的基礎。近幾年來,秭歸縣先後投入600多萬元財政扶貧資金新修旅遊公路180公里,鋪設油路85公里,架設橋樑5座,改善了景區交通條件,提高了通達能力;投資1800多萬元加強了景區通訊設施建設,提高了通訊覆蓋面;投入1200多萬元資金對九畹溪、四溪等重點景區實施了水土流失治理、天然林封禁和坡耕地退耕還林,從而使景區的山更青、水更綠;投入73萬元對影響景區生態環境和景區開發的112户農户實施了搬遷,投入28萬元扶持280户實施“五改三建”開展生態家園建設,不僅有效地解決了景區農户髒亂差問題,提升了景區整體形象,而且為農户依託景區開展旅遊服務創造了良好環境。 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大發展。旅遊扶貧關聯度高,產業鏈條延伸長,貧困地區圍繞市場需求的變化,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帶動了貧困山區第三產業的興旺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拓展了羣眾就業渠道,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京山縣綠林鎮是省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鎮,近幾年來該鎮充分發揮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挖掘“綠林起義”英雄好漢文化,先後引進廣東、武漢、澳門等地客商投資4100多萬元,開發綠林景區,興建旅遊賓館,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全鎮先後有1300多人蔘與旅遊開發,增收230多萬元;有300多人直接在旅遊企業就業,人平年收入過8000元;有120人蔘與經營旅遊產品,42户辦起了旅遊“農家樂”。全鎮農民每年可從配套旅遊產業中增收350萬元,人平增加純收入150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