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媛媛

(首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女兵)

鎖定
1992年出生的張媛媛是樂清淡溪人。2011年,張媛媛從樂清虹橋中學畢業,考上大學,後來她投筆從戎。2011年12月,在學校報名參軍入伍,後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某部。我首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女兵。 [1] 
中文名
張媛媛
籍    貫
樂清淡溪
出生日期
1992年
性    別
我首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女兵張媛媛,近日收到一張從第二批維和步兵營轉發來的照片。照片中4名非洲男孩的笑臉,讓她的思緒不禁回到萬里之外的那片紅土地。
2015年10月,正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的張媛媛,隨分遣隊深入武裝衝突頻發的蒙德里地區,執行長途巡邏暨建立臨時行動基地任務。10月2日凌晨,基地附近突然響起密集槍聲——兩支武裝力量爆發了大規模衝突。
張媛媛和戰友們立即展開防衞行動,並積極救助從附近村莊慌亂逃竄的平民。她注意到,人羣中,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拉扯着3個更小的孩子,在密集的槍炮聲中躲躲閃閃,驚恐萬分。危急時刻,張媛媛伸出援手,招呼他們跑進分隊剛剛建立的武裝保護區。
張媛媛瞭解到,小男孩名叫詹姆斯,剛滿13歲,母親死於一場戰亂,父親也被抓去打仗了,他一個人帶着家中的3個弟弟。其中,最小的弟弟患上了瘧疾,連續幾日高燒不退,幾乎不能獨立行走。張媛媛立即找來軍醫緊急搶救,終於保住了詹姆斯弟弟的生命。
隨後的幾天,張媛媛經常到詹姆斯家裏,給他們兄弟送吃的、講故事。應詹姆斯請求,張媛媛還教他們説中國話,沒多久,兄弟四人就學會了用中文説“你好”“中國”“媛媛姐”。
不僅如此,張媛媛還教他們唱中文歌,跟他們一起做遊戲。詹姆斯經常帶着一羣人聚到基地門口,要麼唱中文歌,要麼主動要求為這裏的中國維和軍人幹些零活。
在張媛媛的記憶裏,詹姆斯雖然生活困苦,但人很真誠。有一次,一名維和戰士請詹姆斯的弟弟捎帶東西,等了一天都沒見蹤影。傍晚時分,詹姆斯跑到基地門口,詢問哨兵是不是有人託他弟弟買東西,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便離開了。不一會兒,詹姆斯回到基地門口,將錢交給哨兵,並抱歉説:“我弟弟沒有把東西買來,這個錢還給你們。”
分遣隊離開基地的前夜,詹姆斯聽到中國維和部隊即將撤離的消息,特地到基地跟“媛媛姐”道別。第二天天還沒亮,他又牽着弟弟們,早早等候在基地門口,為“媛媛姐”和中國維和部隊的哥哥姐姐送行。透過車窗,張媛媛看到,詹姆斯和弟弟們站在路邊,不停地朝着車隊揮動雙手。
輪換回國後,張媛媛專程託第二批維和步兵營的戰友給詹姆斯捎去新的T恤衫和文具。收到禮物後,詹姆斯請維和官兵為他拍了一張“全家福”,並通過維和部隊轉發給萬里之外的“媛媛姐”。 [2] 
(《解放軍報》2016年04月20日 08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