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奇華

(兩彈先鋒)

鎖定
張奇華(1921年~1988年)河北威縣張家營人,原名張玉英,於1938年3月加入中共黨員。曾任威縣三區區委書記、冀南三分區青救會主任、地委青委副書記、北京炮兵科學研究室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校軍銜,1963年晉升為上校 [1]  。1955年9月,獲頒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 [1] 
1964年4月投身國防核工業建設,參加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轉戰青海、新疆、四川三個核武基地,曾任二機部第九研究院黨委常委、政治部主任,在我國核武事業政工戰線從事領導工作,為我國的“兩彈”事業奉獻了後半生,於1988年患肺癌去世 [2]  。從開國上校到“兩彈”先鋒 [3]  ,張奇華革命生涯五十年,大部分歲月是在黨的秘密戰場戰鬥 [2] 
本    名
張奇華
出生地
河北威縣
出生日期
1921年7月
逝世日期
1988年1月

張奇華人物事蹟

投筆從戎,加入地下黨組織
張奇華同志生於1921年7月1日,早年曾在威縣前小辛高等小學就讀,後考入河北省立冀縣師範學校,受地下黨組織進步思想薰陶,少年時即胸懷報國之志 [2]  。“七七事變”後,放棄學業,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於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  他積極組織青年抗日團體,為發展抗日武裝力量做出了積極貢獻。1942年春,日軍對華北抗日根據地進行“蠶食”“囚籠政策”,威縣由抗日根據地淪為敵佔區,再加上嚴重自然災害,鬥爭形勢極其惡劣,有的同志離開威縣繼續從事革命,有的則脱離了革命隊伍。張奇華因吃樹皮、草根患有慢性腸胃炎,渾身長滿疥瘡,仍堅持敵後抗戰,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參加游擊戰爭。曾任威縣三區區委宣傳委員、區委書記、縣抗日民族先鋒隊組織部長,冀南三分區青救會主任、地委青委副書記,臨清縣抗聯組宣部長、武委會主任等職。 [1]  [2] 
解放戰爭時期,張奇華先後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四縱隊四十二旅、華北軍區獨立第210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7軍第201師任政治部秘書,隨軍轉戰各地。在解放安陽戰鬥中,主動請纓協同戰士們打通民房,把火炮秘密推至最佳射擊位置,抵近直瞄,用僅有的4發炮彈摧毀敵人核心碉堡,受到部隊嘉獎 [1]  。建國後,先後擔任華北軍區炮兵政治部副科長、北京第六炮兵學校副政委、北京炮兵科學研究室主任、炮兵工程學院(南炮工)辦公室主任、炮兵33師政治部副主任等職。 [1]  [2] 
1955年被授予中校軍銜,1963年晉升為上校。1955年9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 [2] 
脱去戎裝,奔赴西部戈壁灘
1964年4月,張奇華踏上西去青海“金銀灘”的列車,投身國防核工業建設,擔任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究基地221廠基建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 [1]  。自此,他把後半生獻給了祖國的核武事業,開始了“不能公開身份,不能説自己在什麼地方,不能説自己在幹什麼”隱姓埋名的革命生涯 [2] 
“221廠”是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於1958年7月由中央批准選址方案。同年10月28日,二機部黨組決定成立“北京第九研究所” [4]  ,專門負責核武器研製工作,後與負責核武器基地建設的“二機部九局”合併,定名為“二機部第九研究設計院”(簡稱九院) [5]  。1963年秋至1964年春,九院完成整體搬遷,大批科學家奔赴221廠。張奇華服從組織安排,放棄了堅持10餘年的炮兵生涯,投身到這個艱苦卓絕的陌生領域。 [2] 
221基地位於青海省海晏縣金銀灘,海拔3200米,高寒缺氧,空氣乾燥,年平均氣温零下4度,一年有九個月時間穿棉衣。基地風沙很大,營地帳篷常被大風颳走,第二天醒來被埋在沙土裏。1958年,著名導演凌子風拍攝了一部反映農奴翻身得解放的電影《金銀灘》,只公映了幾次就突然從電影院消失了,同時“金銀灘”的名字也從地圖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軍事絕密之地“221廠”,對外稱“國營綜合機械廠”。在221基地,“原子彈”“氫彈”是最禁忌的名詞,統稱“產品”“老邱”,原子彈裝配叫“穿衣”,插接雷管叫“梳辮子”。每個分廠、車間、樓房都有自己的代號和不同的通行證,保密制度極其嚴格。當時有“一問三不知” “上不傳老,下不傳少”的通俗解讀——問你幹什麼的,不知道;問你在哪裏幹活,不知道;問你的通信地址是什麼,不知道。經組織批准才可與家人通信,通訊地址只能寫“XX市XX號信箱”。 [2]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舉國歡騰。《人民日報》發“號外”慶祝,這份“新中國第一份彩色號外”一報難求。而在221基地,沒有慶功會,沒有獎章,沒有獎金,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彪炳史冊的歷史時刻與自己有關,全體九院人又投入了下一個戰鬥。1967年6月17日,330萬噸當量的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距離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只用了2年零8個月。 [2] 
二十年後,核工業部於1984年10月16日向參加首次核試驗的九院人補發榮譽證書。隨後,“兩彈元勳王淦昌鄧稼先陳能寬于敏等科學家的事蹟陸續解密,為世人矚目。張奇華曾與王淦昌同志共同擔任某攻關測試小組負責人。 [2] 
轉戰西南,籌建我國第二個核武基地
“金銀灘”基地是前蘇聯專家參與選定的,蘇聯專家於1959年6月撤走。為自主研發“爭氣彈”,將原子彈研製項目定名“596工程”。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中央出於保密考慮,決定建設第二個核武器研製基地,代號“902工程”。1965年4月,張奇華同志服從組織安排由西部轉戰西南,開始了我國第二個核武基地建設的秘密征程,擔任“902”基建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第11分指揮部黨委書記等。1969年10月,九院完成由青海向四川的搬遷,張奇華擔任九院政治部副主任兼機關黨委書記。 [2] 
“文革”開始後,大批專家、幹部遭受迫害,張奇華被隔離審查,被下放到劍閣農場看豬舍、往山上挑大糞。張奇華重返領導崗位後,任院黨委常委、政治部主任、平反辦公室主任等職。 [2] 
1972年,張奇華回到闊別10餘年的家鄉威縣探親,面對老戰友和家鄉親人,他隻字不提自己的真實工作單位和工作性質,只説自己還是一名老兵,在國防院校從事研究工作。 [2] 
張奇華同志長期在祖國核武戰線從事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嘔心瀝血,衝鋒在前,以頑強的毅力,帶病在荒漠高原、深山峽谷的艱苦環境中堅持工作。曾多次與王淦昌、鄧稼先等老專家奔赴新疆羅布泊核實驗現場,其專列幾次途徑大兒子所在部隊營房附近,也未與兒子和剛出世的孫子見上一面。當時,大兒子在柳樹泉空軍某航校任飛行教官,柳樹泉車站距離軍營不到500米,專列要在該車站停靠加水,張奇華可清晰的看到飛行員大樓的窗户,他指着不遠處的營房和剛啓航的飛機自豪的跟身邊同志説,“這是我兒子當兵的地方”。“三過家門而不入”,在九院傳為佳話。 [2] 
組織紀律和保密制度高於一切,任何私情都不再重要。張奇華大兒子回憶,“我1963年入伍,之後五年時間沒有見到父親”。曾幾次看到專列在柳樹泉站停靠,曾想碰碰運氣去車站見父親一面,都未能如願。1968年去都江堰療養,想借機探望父親,父親轉來一個紙條,“綿陽下車別出站,右轉順鐵路前行400米,遇公路右行300米,遇陡坡路走到頭,有個自稱付同志的人會與你接頭。看後燒掉,切記!”,這就是張奇華給五年未謀面的兒子的見面禮。 [2] 
張奇華於1982年離職休養,仍積極組織核工業戰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關心我國核事業發展和九院建設,為籌建我國第三個核基地(代號“839工程”,位於綿陽,1990年2月九院整體搬遷至此)出謀劃策。
1985年7月,張奇華同志因積勞成疾,身患肺癌,與老戰友鄧稼先先後住進北京301醫院。1987年4月,張奇華因癌細胞擴散再次入院,面對前來看望他的老領導、老戰友,他總是説:“不要為我擔心,我還要回綿陽看看我們的科學城,還要發揮餘熱”。1988年1月12日,張奇華同志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6] 

張奇華人物評價

“鑄國防基石,做民族脊樑”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鑄國防基石,做民族脊樑”,一代九院人為祖國的核事業奉獻了青春和熱血。核試驗危險性大,核輻射對人體的致癌幾率很高。從221基地到902基地的二十餘年裏,歷經32次核試驗,大多在新疆羅布泊馬蘭基地進行,只要組織需要,張奇華都毫不猶豫的奔赴核試驗第一線。 [2] 
從炮兵上校到“兩彈”先鋒
撥開歷史煙雲,中國“596”221”“902”“839”“九所”“九院”“金銀灘”“馬蘭”等神秘代號被搬上熒屏。張奇華同志從事革命工作五十年,從敵後抗日到打通民房的爆破老兵,從炮兵上校到“兩彈”先鋒 [3]  ,秘密戰場三十年,與許許多多無名英雄一起走過了那個激情的歲月。張奇華作為一名政工幹部,為我國的“兩彈”事業發揮了一名老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見證了我國核武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全過程,抵制了美國的核訛詐,讓中華民族揚眉吐氣。 [2] 
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之際,又逢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五十五週年,謹以此文向默默奮戰在我國核武戰線的九院人致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