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增增

(中國安徽籍藝術家)

鎖定
張增增,男,1987年生於安徽省亳州市,201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學士學位,2013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2014-2016年四川美術學院青年駐留藝術家,2018年意大利佛羅倫薩國際青年藝術家駐留項目,中國雕塑學會會員,重慶雕塑學會理事,現任教於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跨媒介工作室。
中文名
張增增 [1]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省亳州市
出生日期
1987年
畢業院校
四川美術學院
職    業
大學教師、藝術家
代表作品
《無形之形》《瞬間的永恆》《造物》《長江長江》《無題》《未來》《此時此刻》《測量風景》

張增增藝術風格

多年致力於科技手段與城市三維空間之結合,試圖將不可見的哲學和社會邏輯可視化、三維化。努力使得作品尺寸超越小物體,造境取代消極造物,從圖像而至現象,由場所到城市,從小範圍的有限個人感知抵達無邊無盡的空間。在過去十餘年中進行了一系列美術館內外的研究,有關新的材料學,空間技術和城市現象。從城市、景觀、室內、公共關係各角度展開的跨學科研究。

張增增藝術履歷

張增增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19
《長江·長江》張增增個展 [2] 武漢美術館
武漢,中國
2017
張增增多媒體作品《聲之形》個展
成都,中國
2014
張增增多媒體作品《天堂》個展,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A畫廊
重慶,中國
2011
《測量視平線》張增增個展,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A畫廊

張增增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
“華燈璀璨”光影雕塑展 [3] 
天津,中國
新媒體藝術展覽“異境之間”
深圳,中國
超驗植入——技術理性、數字密碼與經驗本能 [4]  ,時代美術館
重慶,中國
安仁雙年展
成都,中國
時光 · 穿行——長江美術館公共藝術展
山西,中國
成都第二屆天府大地藝術季
成都,中國
2020
共振——第七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
上海,中國
“機器·人·藝術·時代” 華美術館
深圳,中國
首屆襄陽華僑城公共藝術節
襄陽,中國
中國山西雲竹湖國際裝置雕塑藝術創作季
山西,中國
2019
深圳坪山國際雕塑雙年展
深圳,中國
藝術合肥·當代藝術季
合肥,中國
第十屆新星星藝術獎頒獎典禮
南京,中國
2018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 [5]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北京,中國
中國青年藝術家赴意大利佛羅薩展
佛羅倫薩,意大利
“山·水·江·湖”——新媒體藝術展,羅中立美術館
重慶,中國
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
深圳,中國
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
大同,中國
界面效應Becoming
北京,中國
2017
時代質感——四川美術學院作品展
重慶,中國
移動靶——新算法下的實體、敍事與秩序生產
上海,中國
第三屆iSTART兒童藝術節
成都,中國
中國·西安數字雕塑作品展
西安,中國
“社會劇場”重慶第五屆美術雙年展公共藝術項目
重慶,中國
中國雕塑四十年
深圳,中國
2016
在路上2016中國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名展
無界——第二屆德中青年藝術家發展基金聯展
德國,中國
“虛擬車間”互動媒體藝術展
重慶,中國
2015
太原國際雕塑雙年展
太原,中國
教學的力量——當代藝術教學的十一個個案
上海,中國
集美X阿爾勒國際攝影季
廈門,中國
感官對沖——視觸覺的形式轉換
重慶,中國
第二屆CAFAM未來展香港巡展
香港,中國
四川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駐留計劃“公轉自轉” 2014-2015彙報展
重慶,中國
2014
第二屆CAFAM未來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客寓觀景四川美術學院青年駐留藝術家作品展,上海證大當代藝術空間
上海,中國
“後生”四川美院駐留藝術家年度展,重慶美術館
重慶,中國
常青藤計劃2014·首屆中國青年藝術家推介展,北京中間美術館
北京,中國
無界代碼—2014國際青年新媒體藝術展,郎園Vintage創意園

張增增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21
獲第二屆重慶雕塑與公共藝術大展優秀作品獎
重慶,中國
2018
重慶兩江新區首屆城市空間藝術設計大賽一等獎
2017
獲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
武漢,中國
2016
獲臨空新城新鋭雕塑藝術獎
2015
第三屆“當代雕塑獎”入圍暨獲獎作品展
重慶,中國
集美X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提名獎
廈門,中國
2014
第三屆中國姿態雕塑大展佳作獎,山東美術館
濟南,中國
新星正在升起展,銅獎,文博宮
深圳,中國
SAYA2014菁英國際藝術家扶持計劃
成都,中國
2013
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創作學院獎,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A畫廊
重慶,中國
“第四屆新星星藝術節”年度新人獎 ,保利國際會展中心
廣州,中國
2012
獲第三屆柯羅默中國當代藝術優秀者獎學金
重慶,中國

張增增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此時此刻》
材料:煤 煙霧 計時器
尺寸:可變
年代:2021
《測量風景》
材料:不鏽鋼
尺寸:7米
年代:2021
《未來》
材料:軟電路板、燈點、語音程序
年代:2020
《該來的躲不掉》
材料:玻璃鋼、電機、飛鏢、互動程序
年代:2020
《長江長江》
材料:長江水、舊飯盆、電磁加熱器
尺寸:可變
年代:2019年
《無題轉運》
材質:舊老闆椅、舊地板、電機
尺寸:1760cm*760cm*140cm
年代:2019年
《滿滿的幸福》
材料:條紋布,燈泡、多肉、鋼架
尺寸:360cm*544cm*120cm
年代:2018年
《回信》
材料:父親的信,微生物發酵
年代:2017年
《造物》
材料:腦電波意念控制器,屏幕,攝像頭,牆體,窗户
尺寸:200cm*40cm*40cm
年代:2015年
《新房》
材料:肥皂泡,建築垃圾
尺寸:可變
年代:2016年
《愛的代價》
材料:越南斗笠,馬克筆
尺寸:50cm*50cm*30cm
年代:2015年
《無形之形——東方明珠》
《無形之形——東方明珠》 《無形之形——東方明珠》
材料:AR增強現實
尺寸:可變
年代:2014 年
《無形之形——東方明珠》
材料:AR 手機,656米
年代:2014年
《夢想成真》
材質:肥皂泡,涼蓆,磚頭
尺寸:可變
年代:2013年
《瞬間的永恆》
尺寸:300cm*96cm*180cm
材質:肥皂泡,鐵鏟,磚頭
年代:2012年
《幹》
尺寸:200cm*35cm*25cm
材質:木,樹皮
年代:2012年

張增增他人評價

焦興濤(當代雕塑家,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
當代雕塑最令人興奮的部分發生在它不斷被拓展和被改變的的領域,張增增的作品正是具有這樣的特質。關於雕塑的最基本的概念“形體”“空間”,被他以多媒體技術的方式予以重新的闡釋和理解,在他的代表作品《無形之形》中,利用和 藉助“增強現實”技術,呈現了形體空間的外延和作為參與者的人和場域的關係, 通過二維碼掃描和手機拍攝,讓作品藉助互聯網和報紙媒介傳播和展示,極高的參與度成為作品令人驚訝的部分。在他新的多媒體互動裝置作品中,通過對腦電波變 化的捕捉,來作為虛擬3d形體成型的依據,試圖賦予無形的意識以具體的形狀。張增增作品中所具有的“新媒體”氣質,並沒有簡單地藉此‘撇清’與雕塑的關係, 恰恰相反,這些作品具有的對空間感和材料性的思考,很好地註解了“當代雕塑” 作為一個動詞的意義。
唐克揚(建築師,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
張增增多年致力於科技手段與城市三維空間之結合,試圖將不可見的哲學和社會邏輯可視化、三維化。努力使得作品尺寸超越小物體,造境取代消極造物,從圖像而至現象,由場所到城市,從小範圍的有限個人感知抵達無邊無盡的空間。在過去十餘年中進行了一系列美術館內外的研究,有關新的材料學,空間技術和城市現象。從城市、景觀、室內、公共關係各角度展開的跨學科研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