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和祺

鎖定
張和祺(1935年5月-2022年12月26日),男,出生於浙江鎮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名天文學家、空間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原台長。 [3] 
2022年12月26日7時,張和祺在南京家中病逝,享年87歲。 [3] 
中文名
張和祺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5年5月
逝世日期
2022年12月26日 [3]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主要成就
1979年中科院科技成果三等獎和江蘇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出生地
浙江鎮海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職    稱
研究員

張和祺人物生平

1954年寧波一中畢業,195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1984年2月-1991年4月任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長,1991年4月―1996年9月任台長。曾數次作為客座教授訪問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
曾任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副主任,中國天文學會秘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天文學報》主編、《空間科學學報》副主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名天文學家、空間科學家。 [1] 

張和祺主要貢獻

曾數次作為客座教授訪問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主要從事太陽物理、高能天體物理和空間天文學研究,發表論文40多篇。有"超高能宇宙線在星際介質中的傳播","X射線類星的研究","具有不完備補償因子的極大體積法及其對類星體分佈的應用。"對銀河系宇宙線電子的傳播有較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極端高能區的宇宙線電子存在流強漲落的可能性。主持中國《大百科全書》空間天文部分的編寫,主編中國第一部空間天文學專著《空間天文學》。
張和祺研究員是中國空間天文事業的先行者之一。主要從事太陽物理、高能天體物理和空間天文學研究,對銀河系宇宙線電子的傳播有較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極端高能區的宇宙線電子存在流強漲落的可能性。曾數次作為客座教授訪問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 [3] 

張和祺獲獎記錄

被譽為我國空間天文學的主要奠基者。 [2]  關於X射線脈衝星,太陽耀斑脈衝相動力學過程,以及宇宙伽瑪射線暴的研究曾分別獲1985年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1979年中科院科技成果三等獎和江蘇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