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和獸屬

鎖定
張和獸屬(Zhangheotherium)原始哺乳動物的一屬。
中文學名
張和獸屬
動物界
哺乳綱
對齒獸目
張和獸科

目錄

張和獸屬由來

張和獸化石本屬私人收藏,收藏者為遼寧奇石收藏家張和。1994年張和向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捐獻該化石,經研究後確認屬於哺乳綱,完獸次亞綱,對齒目,張和獸科,張和獸屬,以捐獻者姓名命名。

張和獸屬特徵

晚侏羅世或早白堊世時期,對齒獸類是早期哺乳動物的一個重要分支,其主要特點是頰齒的齒尖排列成前後對稱的三角形,且上下牙的三角形輪廓呈倒轉排列。張和獸吻部至臀部長為14釐米,估計生活時包括尾部在內的身體全長將超過25釐米。齒式3·1·2·5/3·1·2·6,前部齒列有明顯的齒隙。下臼齒均為雙根,三角座上三個呈錐形的主尖構成一個近於對稱的鋭角三角形,牙齒唇側光滑無齒帶,舌側亦無明顯齒帶且在舌側端各有一小的錐形尖。上臼齒亦為雙根,齒冠為長大於寬的三角形,舌側為高大的呈鈍錐形的主尖A,附尖B和D較小,A B之間的錐形尖B′比B尖大,A D之間的C尖略小。牙齒結構特點表明該動物主要以昆蟲為食。頭骨及下頜特徵顯示該動物中耳部分已存在3塊聽小骨,但其容納內耳巖骨岬的形態表明其耳蝸管是直的或僅有微弱的彎曲,由此推知張和獸的聽力在哺乳動物中仍然處在一個相對初級的水平。頸椎7枚、胸椎13枚,薦椎及前部尾椎具寬大的橫突。間鎖骨退化為小的等腰三角形,胸骨呈薄而寬的片狀,不分節,鎖骨為微彎曲的棒狀,與進步的肩胛骨構成可滑動關節,烏喙骨退化成肩臼前緣的突起。至少有9塊腕骨,前肢姿態處於外展趴卧與內收直立之間,兼有樹上和地面活動的能力,是原始獸類中趨於以地面活動為主的成員。腰帶細長。毛獸(Maotherium)是發現於北票尖山溝義縣組下部張和獸科的另一屬,正型標本為一件完整的骨架並保存有許多獸毛的印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