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公祠

鎖定
張公祠分別位於湖北宜城市新街鄉羅屋村長山和南漳縣武安鎮北。1940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率七十四師在宜城南瓜店與一萬多日軍激戰九晝夜,16日於此處殉國。翌年5月16日,國民黨五十九軍在其殉難地立碑紀念。碑四方柱體攢尖頂,通高4.4米,正面陰刻碑文。同時在杏仁山北麓修建同難官兵公墓,墓底徑5米,高1.5米。墓前立碑,通高1.7米,陰刻“張上將同難官兵公墓”。1944年,國民黨三十三集團軍修建張公祠,祠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
中文名
襄陽張公祠
建造原因
為紀念唐朝宰相張柬之而建
始建時間
明朝
位    置
湖北宜城市新街鄉羅屋村長山和南漳縣武安鎮北

張公祠襄陽張公祠

張公祠建立時間

襄陽峴山有座為紀念唐朝宰相、襄陽人張柬之而建的張公祠。
張柬之,武周後期任宰相。神龍元年武則天病,他與桓彥、敬暉等乘機發動政變,恢復中宗帝位。晚年歸鄉,曾率眾人修襄陽城西老龍堤,造福一方。
張公祠始建於明朝,起初為寺廟,清雍正年間改寺為祠,以紀念張柬之,後人稱之為張公祠。現已闢為張公祠森林公園。

張公祠歷史年考

張公祠,是明朝時為紀念唐朝宰相,襄陽人張柬之而建的,在今氣象學校內. 乾隆版<<襄陽府志>>記載,"唐宰相張公祠,在城南三里.今為衍恩寺.考<<舊志>>:城南有張文貞公柬之故園.後人以為金鼠寺,又改為衍恩寺.雍正間知府尹會一以前賢故跡所存,即於寺內建祠以祀之."
據<<襄陽縣誌>>記載:"舊有公故園,後人以為金鼠寺,又改為衍恩寺.雍正年間(公元1723--1735)知府尹會一,以前賢故跡所存,即改寺為祠,以祀之. 乾隆壬寅年(公元1782年),道守陳大文重修.道光五年(公元1824年),太守周凱又重修".
<<襄樊市地名志>>(襄樊市地名領導小組內部資料)記載:"張公祠位於襄陽城南峴山東麓,是為紀念唐朝宰相張柬之而建.祠宇始建於明代,1940年前為四合院,有房屋十二間,.解放後為市林場,農業局,省氣象學校佔用.經多次拆改,遺址石刻蕩然無存."

張公祠綏陽縣張公祠

張公祠,又稱石房子,建於清道光三十四年(公元1884年),原位於綏陽縣洋川鎮團山辦事處小關村,現已按原貌搬至縣城。該房子全部為石頭結構,石柱、穿坊、柱礎、拜台等位置上刻有40幅圖案,6塊穿坊兩面均刻有花草、鳥獸、蟲魚等,十分精美。在10根石柱上刻有對聯等文字1000多副,最大的字有40公分。該石房子氣勢雄偉,結構獨特,石刻精湛,是國內發現的唯一如此規模的全石結構房屋,堪稱"全國一絕"。

張公祠張飛廟

張飛廟景觀圖集(1)
張飛廟景觀圖集(1)(20張)
張飛廟,位於許昌東南18公里張潘鄉古城西北隅。祠建於8米的高阜上,面積10000平方米。廟中奉祀張飛,還有劉備和關羽。據傳此處曾是東漢許都官驛,他們兄弟三人來見獻帝時曾駐此。廟內有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重修漢司馬張公祠》碑一通,碑文盛讚張飛的智勇節義。清代又塑包公像於殿內,故又稱包公寨。原有殿、堂、樓、閣、亭、台、庵20餘座,鱗次櫛比,巍峨壯觀。雖一些建築被毀,但遺留奇觀依舊,一是廟前“三姓樹”,俗稱劉、關、張拴馬柏,無不望而稱奇。二是山門洞內兩側之風雨石,可測陰晴風雨。三是廟門建築奇巧,是寨,又是洞門,還是山門,上是門樓又是戲樓。四是張公殿前立有明、清兩通地震碑。

張公祠張巡祠

張巡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門外,是為紀念“安史之亂”中為保衞雎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等人所建。
古城名將 古城名將
安史之亂時,叛將尹子奇率兵13萬圍攻睢陽,鎮守寧陵的張巡率兵增援。張巡受命於危難之時,與士兵同仇敵愾,與敵人進行了殊死拼殺。他用兵如神,屢戰屢勝,破了敵軍的鵝車攻城,又施巧計與敵軍搶糧,後火燒敵軍柴道,再用草人借箭十萬,使敵軍遭受重創。可惜最終因沒有後援,城破殉難,但是他為平息叛亂,保護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勳。
為滿足海內外人士懷念、祭祀張巡的心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990年重建了張巡祠。新祠佔地4.07萬平米,包括廣場區、建築區和墓葬園林區三部分。整個祠堂宏偉壯觀,莊嚴肅穆。10餘年來,台灣同胞已多次組團來商丘張巡祠瞻仰祭拜,緬懷英烈。
張公祠
張公祠(5張)
張巡(709——757年),河南人,玄宗開元末年中進士第三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史叛軍13萬由尹子奇率領攻打睢陽城,當時的睢陽城是南北交通要塞,軍事咽喉之地,叛軍企圖踏平睢陽,奪取江淮富庶之地,在這危急存亡關鍵時刻,張巡挺力而出,率領僅有的6800名將士抵抗13萬叛軍,展開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睢陽保衞城。最後雖然由於眾寡懸殊,糧盡援絕而失敗,但它卻有力地遏止了叛軍南下,保住了大唐半壁江山和江淮豐厚的財源,為大唐王朝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物質保障。

張公祠秋收起義舊址

1907年,萍鄉煤礦為紀念第一任總辦(礦長)張贊宸,建築了這棟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稱之為“張公祠”。
1927年9月初,毛澤東來到安源,在張家灣召開了部署秋收起義的軍事會議,決定將駐安源、修水、銅鼓的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下轄三個團,其中第二團主要由安源工人糾察隊、礦警隊和萍鄉、醴陵、安福、蓮花、衡山等地的農民自衞軍組成,人數約2000人。9月9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9月11日凌晨,工農革命軍第二團從這裏出發,進攻萍鄉縣城。安源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工農羣眾踴躍參加起義。

張公祠江蘇省張公祠

常樂鎮張公祠 (攝影 晏金洲) 常樂鎮張公祠 (攝影 晏金洲)
江蘇省海門市常樂鎮張公祠是為紀念清末狀元張謇所建,“張公祠”三字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手書。
張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號嗇庵,1853年5月25日出生在江蘇省海門市常樂鎮,清末狀元,實業家、教育家,是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開拓者之一,他的"父實業、母教育"的主張和實踐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他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毛澤東曾説過:"中國的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2009年4月10日,張謇珍貴史料陳列室在常樂鎮張公祠隆重奠基,張謇嫡孫———全國政協原常委張緒武攜夫人,市領導曹斌、姜龍、王蘭平、施彥敏出席奠基儀式。張謇珍貴史料陳列室建築面積近500平方米,採用保温防潮的高科技材料,竣工後,張謇先生的部分遺物和一批珍貴史料將在此供人瞻仰。奠基儀式上,張緒武夫婦將一幅原國家主席江澤民為張謇誕辰150週年的題詞:“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祖國”以及手書的“張謇”二字捐獻給史料陳列室。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