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仲魯

(原河南省政協副主席)

鎖定
張仲魯(1895年11月9日-1968年10月13日),又名張廣輿,河南鞏義市乾溝人。1918年清華大學畢業,赴美國密蘇里大學礦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留學。1923年回國,曾任焦作福中礦務大學、河南大學校長,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教授,河南省建設廳廳長,中央經濟部參事,中國農業機械公司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國家燃料工業部計劃司副司長、煤炭管理局代局長,河南省交通廳廳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焦作勞動。“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不公正對待。1968年10月去世。1979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河南省政協為其平反並舉行了追悼大會。 [3] 
中文名
張仲魯
別    名
張廣輿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5年11月9日
逝世日期
1968年10月13日
畢業院校
哥倫比亞大學
出生地
河南鞏義回郭鎮乾溝村

張仲魯人物生平

張仲魯,又名廣輿,生於1895年11月9日,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乾溝寨村人。他的祖輩曾是地主兼營商業,到了父輩,家道衰落。1877年河南遭受旱荒後,父親遠赴陝西教書,他自幼跟隨母親和兄長在家過着半耕半紡的生活,從事各種農業勞動。由於家境貧困,9歲才入私墊讀書。三年後,家中送他到縣城高等小學堂讀書。1908年,考入開封中州公學中學班。1910年考入清華學堂。1917年,參加河南省招考公費留學生,名列榜首。同年與張瑞筍結婚。1918年赴美留學,1921年畢業於密蘇里礦物大學,獲採礦工程學學士學位。1922年春,考取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研究生,同年夏,赴美國北部銅礦工作。1923年,轉赴安爾渥奇城的衞得機器製造廠工作。1923年7月回國。
1923年秋,擔任中英合辦的福中礦物大學校長。1926年5月中旬,張仲魯辭職回鄉。1926年冬,妻子去世。 [5]  1927年3月至1928年8月擔任河南中山大學(今河南大學)教務長;1928年9月至1930年5月擔任清華大學秘書長。
1930年6月,張仲魯擔任河南中山大學校長。8月,河南中山大學改稱河南大學。次年,任焦作工學院院長,1932年出任國立南京中央大學總務長。
1933年8月,張仲魯再次擔任河南大學校長,一年後辭職。1934年8月改任河南省政府委員,次年出任國立廣州中山大學總務長。1939年至1943年任河南省建設廳廳長,1943年6月任中原煤礦公司董事長。
1944年10月,張仲魯第三次擔任國立河南大學校長。 [1]  1945年7月至1947年底,應翁文灝邀請,張仲魯擔任經濟部參事。1948年初,應王雲五邀請,他一度擔任善後事業委員會參事,旋任中國農業機械公司顧問。1948年春,張仲魯在南京與中國共產黨中原局城工組方敬之商議後,轉赴武漢成立工作站。1948年秋,中國農業機械公司派張仲魯赴武漢、長沙兩地成立公司,他欣然接受。即至漢口,與中國共產黨中原局聯繫,團結工程技術人員,保護廠礦,策動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主席、國民黨軍十九兵團司令張軫起義。
1949年5月,武漢解放。6月,張仲魯被推參加各界人士上海訪問團。194948年9月,赴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參加了開國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仲魯在北京參加了華北煤炭工作會議,旋又籌備第一次全國煤炭會議。11月,正式參加燃料工業部工作,任計劃司副司長。1950年初,調任全國煤礦管理總局副局長。1953年4月,張仲魯經汪世銘、楊青海介紹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同年,調任河南省交通廳廳長、河南省科學普及協會副主席。後又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政協河南省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政協河南省第二屆、第三屆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等。
“文化大革命”中,張仲魯遭到不公正對待。1968年10月13日,張仲魯去世,終年73歲。文革結束後,中共河南省委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河南省領導機關於1979年7月5日為張仲魯召開了平反昭雪追悼會,為其恢復了名譽。 [5] 

張仲魯人物事蹟

張仲魯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

張仲魯任福中礦務大學校長期間,1925年全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卅”反帝愛國運動。他在積極支持師生參加“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的同時,還配合聞名中外英國福公司焦作煤礦大罷工,親身投入反對英帝國主義鬥爭的洪流中去,受到了鍛鍊。
“五卅”運動掀起後,在焦作,首先響應的是福中礦務大學的學生。1925年6月4日,福中礦務大學學生從報紙上看到上海發生“五卅”慘案的消息,怒不可遏,激起了強烈的民族義憤,當晚即召開全體學生大會,選舉成立了“組織委員會”,決定6月5日罷課,聲援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表示“非滬案辦有頭緒,不得離校”,得到了張仲魯校長的支持。
1926年初,正當焦作煤礦工人和英國福公司進入罷工談判的關鍵時刻,張仲魯以福中礦務大學校長的身份,上書河南省長公署,控告英國福公司攫奪礦權、欺騙人民、破壞合同等六大罪狀,要求增撥辦學經費,並全文登在開封的《新中州報》上。當時,住在北京的英國福公司總經理堪鋭克看到報紙後,惱羞成怒,立即把《新中州報》登出來的呈文譯成英文,專程從北京乘車到焦作,向張仲魯大發雷霆,興師問罪,堪鋭克怒氣衝衝地質問張仲魯説:你這個校長是我們拿工資僱用的,你怎麼能控告我們,反對我們?而且焦作礦權是我們以合同取得的,又怎麼能算欺騙的攫奪呢?張仲魯理直氣壯地回答説:如果説我是你們僱用的,不能反對你們,那麼我還有國民一分子的立場,站在這個立場,對於你們破壞合同,欺騙人民的罪行,我還是可以反對的。而且按照1914年議結的四十三條合同在英文文本上礦務學校是Mining College,意即大學級的礦務學校。試問你們福公司每年拿五千兩銀子就能在你們英國辦一所礦務學院嗎?恐怕連一所小學也辦不了。這不是欺騙是什麼?他的這一段話只駁得堪鋭克面紅耳赤,啞口無語。在焦作煤礦工人及社會各界羣眾的支持下,經過八個月的鬥爭,於1926年3月2日英國福公司被迫與煤礦工人代表簽訂了《-九二六年工人罷工條款合同》,取得了完全勝利。福中礦務大學師生在張仲魯的領導和支持下,對焦作煤礦罷工的勝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焦作煤礦罷工勝利後,修武、沁陽兩縣各界人士代表向英國福公司提出了《沁修地方條件》,其中第五條即係指責英國福公司沒有履行1914年議結合同中關於擔負福中礦務大學經費,要求“嗣後經費應由該公司(即英國福公司)獨自擔任”。而英國福公司對增加辦學經費遲遲不予答覆,又沒有得到中原煤礦公司的有力支持,張仲魯於1926年5月中旬憤然辭職,從武陟黃河岸僱船溯流而上,攜眷離校返鄉。 [5] 

張仲魯三任河南大學校長

1930年6月,在張嘉謀馮友蘭、李子和等河南名流學者的竭力推薦下,他第一次擔任河南中山大學校長。上任後他積極籌措經費增添設備,制定規劃,力圖發展。同年8月,經當時國家教育部備案批覆,他親自主持校務會議,宣佈將河南中山大學改稱河南大學,並改文、理、法、農、醫五科為五大學院,自此河南大學正式命名。
1933年8月,張仲魯第二次擔任河南大學校長,他向全校公佈《河南大學組織規程》,精簡行政機構,緊縮行政開支,不惜重金聘請許逢熙、傅銅郭紹虞饒孟侃高亨、劉節、塗治李先聞嵇文甫姜亮夫蒙文通楊鴻烈李俊甫、聞惕、張靜吾等著名專家學者到河大任教,立下雄心壯志要切實完成他1930年制定的河大發展計劃。但卻意外地遭到國民黨軍統分子的抵制和反對,他苦撐一年即被迫辭職。
1944年10月,張仲魯第三次擔任國立河南大學校長。這時,河大處於極其困難的流亡時期。1944年5月,河大所在地嵩縣、潭頭相繼淪陷,河大師生十幾人死難,40多人受傷,圖書儀器毀之一炬,遭受建校以來的最慘重損失。師生再次流亡,攀援於崇山峻嶺之中,穿行於密林草叢之間,飢寒交迫,倍嘗艱辛。張仲魯主校後隨即親自到重慶各處募款400萬元及大批醫藥用品解決教職工的燃眉之急,使學校教學、科研在短期內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狀況。特別可貴的是:他對校內中共地下黨的進步活動儘量給予掩護,對蔣介石的反共賣國行徑強烈不滿。後來,張仲魯毅然投奔中原解放區參加革命,受中共中央中原局委派赴武漢城市工作站,促成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主席張軫將軍率部起義。 [1] 

張仲魯親屬關係

妻子張瑞筍,兩人1917年結婚。1926年冬,張瑞筍逝世。 [5] 
他的六個子女中,有四個畢業於清華大學。長子張昕若,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務;次子張昭若,曾任天津市副市長等職務;三子張皓若,曾任國家經貿部副部長、四川省省長等職務。 [2] 

張仲魯社會紀念

張仲魯銅像和紀念碑
1998年11月,在張仲魯逝世30週年的時候,他的家鄉人民在鞏義市第三高級中學和乾溝村小學為他塑立了銅像和紀念碑,表示對他的永遠懷念。 [5] 
“張仲魯獎學金”
2002年8月,“張仲魯獎學金”在鞏義三中設立,每年對鞏義三中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獎勵。2012年,該獎學金擴展為對鞏義市高考優秀學生進行獎勵;2014年再次新增了對鞏義優秀教師的獎勵。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