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人和

(東北師範大學教授)

鎖定
姓名 張人和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5年
職 稱 博士生導師 學 院 文學院
專 業 中文
中文名
張人和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東北師範大學
主要成就
優秀畢業生

張人和學習工作簡歷

195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被授予"優秀畢業生"稱號,獲金質獎章
1980年參加教育部委託中山大學舉辦的中國戲曲史師資培訓班,師從著名的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戲曲史研究專家王季思教授,並參與《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的編寫
現為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人和主要科研方向

元明清文學、中國戲曲史

張人和主要科研成果

在《文史》、《文獻》、《文學遺產》、《光明日報》、《社會科學戰線》、《戲曲研究》等海內外報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其中《論<西廂記>的版本與體制》(獲吉林省第一屆優秀論文一等獎)。
主要著作有《〈西廂記〉論證》(獲1995年度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一等獎)、《集評校注西廂記》(與王季思合作)、《中國古典文學》(主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講析》(主編)。其治學特點是嚴謹縝密、求真求實,重材料重證據,長於考辨,尤其是在《西廂記》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編撰建國以來唯一的《西廂記》眉批本和集評本,發現並證明了《點鬼簿》即《錄鬼簿》,《西廂會真傳》非湯顯祖沈璟合評,徐士範本《西廂記》並非孤本,今傳" 仇文合璧西廂記"亦非仇英文徵明手筆,明清以來各種典籍所載署名秦貫纂《唐故滎陽鄭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墓誌銘》乃是贗品,指明並正了明清以來許多學者在《西廂記》評論考證中的疏誤,對《西廂記》的體制、論爭、續書、版本及作者各種説法的演變做了全面系統的論述,發前人所未發。其論著被《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文學研究年鑑》、《南京大學學報》、《中山大學學報》、《戲曲研究》、《中國人大複印資料》等數十種報刊雜誌,或全文轉載,或刊載提要,或加以引用,或予評價,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一定影響。
中國教育報》1999年8月17日曾對其學術成就予以報道,1985年被評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人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