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弋陽

(潢川古稱之一)

鎖定
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分汝南、江夏2郡地置弋陽郡,郡治弋陽縣(今河南潢川縣),轄弋陽、期思、軑和西陽4縣,隸豫州。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弋陽郡轄弋陽、期思、安豐3縣,隸南豫州。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弋陽郡領弋陽、期思、南新息、上蔡、平輿5縣;武帝永明十三年(495年)弋陽郡屬北魏,只領弋陽1縣。陳宣帝十一年(579年)北周改弋陽郡為淮南郡。 [1] 
中文名
弋陽
外文名
Yiyang
時    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606年
潢川古稱光國,西周初為黃國,是中華黃姓發源地,戰國春申君黃歇故里。 [1] 
西漢初黃地置弋陽縣(潢川建縣之始),東漢初弋陽為弋陽候國。三國時期,魏文帝黃初元年置弋陽郡,轄弋陽、期思、軑和西陽4縣,隸豫州,始系郡、縣同治。
南北朝時期,更名定城。宋、齊、北魏、北齊、北周,曾改為南郢州、淮南郡,仍隸豫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光州為弋陽郡,復定城縣,轄光山、樂安、定城、殷城、固始、期思6縣。
唐高祖武德三年改弋陽郡為光州(治光山),以定城名為弦州(隸光州),睿宗太極元年徙光州治定城(潢川名光州之始),轄定城、光山、固始、仙居、殷城5縣,隸淮南道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