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潢川縣

鎖定
潢川縣,古稱光州,是黃氏和浮光陳氏發源地,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中東部。 [1]  總面積1666.1平方公里。 [39]  民國二年(1913年)3月1日,國務院批准改光州為潢川縣。 [3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潢川縣常住人口為63.67萬人。 [38] 
歷史上,潢川(光州)長期為豫東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河洛重鎮,吳楚上游”之稱,是春申君黃歇和開漳聖王陳元光的故鄉。 [4]  潢川歷史悠久,英雄輩出,更是“莫道楚鄉風物陋,文章屈宋到如今”的人文薈萃之地。 [1] 
潢川集公路、鐵路(京九鐵路寧西鐵路京九高鐵、合康高鐵)、水路、航空為一體,被譽為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金三角”,為重點建設的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潢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中國優質糯米之鄉”、“中國花木之鄉”、“甲魚王國”之稱。盛產水稻油菜小麥水產等,特產有光州茶光州貢面中華鱉潢川金桂光州姜淮南麻鴨等。 [5] 
潢川是全國食品工業強縣 [7]  、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 [8]  、全國花木生產基地縣、全國肉類產量百強縣、全省漁業重點縣、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2020年全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06.95億元。 [37] 
中文名
潢川
外文名
Huangchuan,Kwangchow
別    名
光州浮光定城弋陽黃國
行政區劃代碼
411526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南省信陽市
地理位置
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中東部
面    積
1666.1 km² [5] 
下轄地區
4個街道、9個鎮、8個鄉、1農場
政府駐地
定城街道
電話區號
0376
郵政編碼
46515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7.85 萬(2017年)
著名景點
黃國故城
黃湖農場
弋陽古鎮
光州古城
機    場
潢川機場
火車站
潢川站
車牌代碼
豫S
地區生產總值
306.95 億元(2020年) [37] 
人    口
63.67萬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潢川縣歷史沿革

光州歷史
光州歷史(50張)
潢川是豫東南地區早期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潢川縣境內的霸王台遺址為今信陽境內發現的最早期的大型文化遺址,遠到裴李崗文化時期。 [36]  境內的盤龍崗遺址也遠到仰韶文化時期。
潢川在黃帝時期為光國,《禹貢》載為揚州之域。
西周春秋時為黃國戰國時屬楚。 [6]  楚封黃國後裔叔單(shan)為黃國君。黃國雖亡,國名尚存,但其幅員已析出過半。所剩基本為今潢川境域。 [10] 
,置弋陽縣,初屬九江郡,後屬衡山郡 [35] 
西漢,屬汝南郡,東漢為弋陽候國。
三國、魏、西晉,置弋陽郡,轄弋陽縣。 [6] 
南北朝時,北齊,在今潢川南城新置弋陽郡,與原弋陽郡南北相望,出現南北弋陽。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陽入南弋陽,更名定城縣,即弋陽郡治定此城。後改弋陽郡為南郢州。陳宜帝太建十一年(579年),北周靜帝攻佔定城,改弋陽郡為淮南郡,定城為郡治。 [10]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淮南郡,復弋陽郡,置定城縣 [10] 
初改稱光州,屬淮南道
兩宋時期,光州領屬如故,屬淮南西路
置光州招討司,十二年屬蘄黃宜慰司,二十三年歸淮西宣慰司,三十年隸汝寧府。 [35] 
朝,光州為散州,先屬鳳陽府,後改屬汝寧府
清承襲明制,至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為直隸州,歸河南布政使司轄,領光山、固始、息縣、商城4縣。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立縣,改光州為潢川縣,屬豫南道(次年改稱汝南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河南省第九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於此。
1949年3月,潢川縣人民政府成立,同年置潢川專署。
1952年12月,撤銷潢川專署併入信陽專屬。
1998年,信陽撤地設市,潢川縣隸屬信陽市。 [6] 

潢川縣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潢川縣轄4個街道、9個鎮、8個鄉,以及兩個鄉級單位:春申街道定城街道弋陽街道老城街道黃湖農場雙柳樹鎮傘陂鎮卜塔集鎮仁和鎮傅店鎮踅孜鎮桃林鋪鎮黃寺崗鎮江家集鎮傳流店鄉魏崗鄉張集鄉來龍鄉隆古鄉談店鄉上油崗鄉白店鄉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 [11]  縣政府駐定城街道。 [3] 
潢川縣2014年行政區劃面積、總人口數
鄉鎮名稱
行政區劃面積(平方公里)
年末總人口(萬人)
定城街道
22
4.2
春申街道
24
7.2
老城街道
13
2.2
弋陽街道
42.3
3.5
傅店鎮
83
3.7
卜塔集鎮
40
2.9
傘陂鎮
98
4.1
隆古鄉
74.2
2.9
白店鄉
122
5
魏崗鄉
116
5.5
談店鄉
125.3
5.3
雙柳樹鎮
84.5
5.4
仁和鎮
91.4
4
江家集鎮
96
4.1
傳流店鄉
82.2
3.8
桃林鋪鎮
114
4.1
黃寺崗鎮
116
4.3
張集鄉
96.1
3.8
黃湖農場
12
0.2
踅孜鎮
44
3.1
來龍鄉
83
5.1
上油崗鄉
99.6
3.5
(參考資料來源: [12] 

潢川縣地理環境

潢川縣位置境域

潢川縣位於河南省的東南部,信陽市中部,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地處豫、三省的連接地帶,地處東經114°53′~115°21′,北緯31°52′~32°22′之間。總面積1666.1平方公里。 [39]  縣境東連固始縣,西靠光山縣,南接商城縣,北與息縣淮濱縣淮河相望,為豫東南的中心。 [13] 

潢川縣地形地貌

水田交織 水田交織
潢川縣屬大別山北側洪流沖積扇向淮北平原過渡地帶。全縣地形起伏,坑塘棋佈,南高北低,略向東北傾斜,境內壟崗與河流相間分佈,南北平行延伸,最高海拔330米,最低海拔29米。南部、東南部為淺山丘陵區;中部呈南北向排列有淮風崗、七里崗、黃寺崗3列壟崗;壟崗之間從西向東由河流沖積成狹長河谷平原。全縣山區面積為189.9平方公里,丘陵為1094.6平方公里,平原為381.6平方公里,分別佔總面積的11.4%、65.7%、22.9%。 [6] 

潢川縣氣候

魚米之鄉 魚米之鄉
潢川縣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温和濕潤。年平均氣温15.3℃,極端最高氣温41℃,極端最低氣温-19.1℃,年均積温4914℃,年均降水量為1039毫米,最多年份1754毫米,最少年516.4毫米。年均日照2092小時,無霜期226天。主要有自然災害有旱澇、暴雨、大風、乾熱風,對農作物危害很大。 [6] 

潢川縣水文

潢川境內河流屬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淮河、潢河、白露河等。季節性河流有春河、寨河。淮河為潢川、息縣、淮濱3縣界河,境內長48公里,流域面積100.2平方公里;潢河境內長52公里,流域面積830平方公里;白露河境內長68公里,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 [6] 

潢川縣自然資源

潢川縣土地資源

潢川秋景 潢川秋景
潢川縣總面積為16.35萬公頃,其中崗地5.94萬公頃,佔36.26%;平原10.37萬公頃,佔63.3%;丘陵0.07萬公頃,佔0.43%。全縣人均佔有土地0.21公頃,其中耕地0.11公頃。土地利用情況:農用地11.58萬公頃,佔總面積的70.68%,其中耕地9.98萬公頃、園地0.06萬公頃、林地0.91萬公頃、牧草地0.26萬公頃、其他農用地2.1萬公頃;建設用地2.67萬公頃,佔總面積的16.28%,其中縣城用地0?14萬公頃、建制鎮用地0.08萬公頃、村莊用地1.54萬公頃、獨立工礦用地0.11萬公頃、交通用地0.35萬公頃、水利設施用地2.15萬公頃、特殊用地0.1萬公頃;未利用土地2.14萬公頃,佔總面積的13.04%,其中荒草地0.37萬公頃,河灣、沼澤、沙灘、裸石巖地0.91萬公頃,崗坡及其他邊角廢地0.85萬公頃。 [14] 

潢川縣生物資源

清晨景色 清晨景色
潢川縣有脊椎動物4類30目295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3種,分別是紅腹錦雞、鵜鶘、天鵝、紅腳隼、黃爪隼、紅隼、燕隼、水獺、黃嘴白鷺、鴛鴦、白冠長尾雉、鴉鵑、虎紋蛙;省重點保護動物18種,分別是黑斑蛙、黃緣閉殼龜、大白鸞、蒼鸞、草鴦、黑枕黃鸝、小麂、豪豬、鴻雁、灰雁、丘鷸、紅腳鷸、八聲杜鵑、三寶鳥姬啄木鳥、畫眉、鳳頭鷉鷉、壽帶鳥。另有非脊椎動物多種,其中適於藥用的有3類6綱47科65種;主要農作物害蟲天敵2綱8目18科103種。
潢川縣有高等植物284科1959種。另有低級植物多種,其中適於藥用的有4類17科27種。在高等植物資源中,栽培植物265科1369種(含變種品種),野生植物19科590種。

潢川縣水資源

潢川縣水資源年平均總量為73.47億立方米,由當地徑流、引過(入)境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組成,均屬弱碳酸鈣鎂型軟性優質水,適於民用和工農業用水。縣境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集中作物生長期,徑流係數較大,地表年徑流量5.76億立方米,佔水資源總量的7.9%。引過(入)境水豐富,除流經該縣的淮河潢河白露河外,還有鮎魚山、潑河兩大灌渠供水。引客水2.14億立方米,佔2.9%,過境水64.61億立方米,佔87.9%。地下水貯量0.96億立方米,佔1.3%。 [14] 

潢川縣人口

截至2017年末,潢川縣總人口87.85萬人,常住人口66.1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7727人,出生率1.68‰;死亡人口3811人,死亡率5.76‰;全年自然增長人口391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92‰。城鎮化率50.13%,比上年提高1.58個百分點。 [2] 
截至2017年末,潢川縣有21個少數民族,其中回族3940人,蒙古族157人,彝族70人,苗族47人,藏族40人,維吾爾族23人,壯族57人,布依族19人,朝鮮族40人,滿族20人,土家族14人,佤族5人,拉祜族3人,瑤族2人,仫佬族2人,哈尼族2人,土族2人,撒拉族1人,傣族1人,畲族1人,布朗族1人。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48%,其他民族佔0.52%。 [1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潢川縣常住人口為63.67萬人。 [38] 

潢川縣經濟

潢川縣綜述

2019年,潢川縣地區生產總值301.5億元,增長6.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68%,居信陽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3%,居信陽市第三;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9億元,增長9.5%,其中税收收入5.54億元,增長12.5%,税收佔比達7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60.56億元,增長39.8%,創歷史最高;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28.2億元,比上年翻了三番多;
城鎮居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37元、15223元,分別增長7.8%、9.9%,增速均居信陽市第二;縣域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71.7億元,貸款餘額273.1億元,存貸比達100.5%;全年供電量突破10億千瓦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8.8:37.4:43.8 [9] 
2019年,潢川縣固定資產投資218.77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1.72,下降40.8%;第二產業投資34.71億元,下降30.8%;第三產業投資172.34億元,增長44.2%。不含開發區,全縣固定資產投資193.94億元,增長17.5%。其中,第一產業投資5.27億元,下降54.4%;第二產業投資31.75億元,下降16%;第三產業投資156.92億元,增長35.6%。全縣新開工項目13個。 [2] 
據初步核算,2020年全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06.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0.43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3.41億元,增長1.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3.11億元,增長0.8%。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9.7:36.9:43.4,二、三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0.3%。 [37] 

潢川縣第一產業

田園美景 田園美景
潢川是全國優質糯稻產區之一,截至2015年9月,潢川縣糯稻種植面積穩定在32萬畝以上,年產量近20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河南省縣級前三位。年加工工業用糯米粉40萬噸,佔全國產量的40%。潢川《湯圓用水磨白糯米粉全國行業標準》成為全國統一適用的標準。 [16] 
截至2016年1月,潢川縣食品工業企業發展到近6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8家,佔全縣規模工業的57%,成為潢川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輻射帶動農户8.3萬多户,從業人員達24.9萬人。初步形成了畜禽、水產、糧油、糯米粉、飲品五大食品產業集羣競相發展的格局,擁有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級研究所,2個產品研發中心,企業創新能力居河南省前列,華英和黃國產品成功創建中國馳名商標。 [17] 
2017年,潢川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7%。其中,種植業總產值55.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4%;林業總產值1.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7%;畜牧業總產值32.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2%;漁業總產值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8%。
2017年,潢川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47.06萬畝,比上年下降1.5%。其中,夏糧種植面積54.61萬畝,下降1.6%;秋糧種植面積92.45萬畝,下降1.5%。油料種植面積30.36萬畝,下降114冬;蔬菜種植面積1L85萬畝,增長7.4%;茶葉種植面積8.69萬畝,增長16.8%。
2017年,潢川縣糧食總產量達到67.94萬噸,比上年下降1.3%。其中,夏糧產量15.83萬噸,下降0.3%;秋糧產量52.11萬噸,下降1.6%。油料總產量5.83萬噸,下降1.3%;蔬菜產量23.3萬噸,增長0.2%;茶葉總產量2423噸,下降3%。
2017年,潢川縣造林綠化面積0.95萬畝,比上年下降24.5%。
截至2017年末,潢川縣生豬飼養量達到131.58萬頭。其中,出欄77.94萬頭。三禽養殖量6729萬隻。肉類總產量達到14.99萬噸,比上年增長4.9%。全年養殖水面利用面積14.26萬畝。水產品產量4.8萬噸,比上年增長5.3%。
2017年,潢川縣農業機械總動力52.8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5%。大中型拖拉機2972台,小型拖拉機8522台、農用運輸車1747輛。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6.24萬噸,下降5.9%。農村用電量27946萬千瓦小時,增長5.6%。 [2] 
2019年,潢川縣實施5萬畝高標準糧田建設,糧食產量達13.7億斤。 [9] 

潢川縣第二產業

2017年,潢川縣全部工業增加值69.65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國有企業增長3.3%,股份制企業增長5.8%,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9.1%;高技術產業增長10.9%。規模以上工業11個行業大類保持增長,規模居前6位的行業增速分別為: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35.84億元,增長5.7%;非金屬礦物製造業增加值3.95億元,下降2.6%;皮革、毛皮、羽毛及製品和製鞋業增加值2.04億元,增長18.5%;醫藥製造增加值1.84億元,增長11%;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增加值1.51億元,下降9.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造業增加值1.24億元,增長6.2%。
2017年,潢川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23.83億元,比上年增長1.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税總額11.01億元,比上年下降7.6%。其中,利潤9.02億元,下降9%。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大米下降3.4%,飼料增長10.1%,鮮冷藏肉增長10.3%,人造板增長7.9%,商品混凝土增長16.9%,瀝青和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增長8.8%
2017年,潢川縣建築業增加值16.0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建築房屋施工面積40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93%,竣工面積23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 [2] 

潢川縣第三產業

房地產
2017年,潢川縣房地產開發投資30.72億元,比上年增長2.2%。不含開發區,縣屬房地產開發投資28.06億元,增長20.9%。其中,住宅投資17.85億元,增長13.9%。商品房施工面積228.4萬平方米,增長7.7%。其中,住宅165.3萬平方米,增長2.9%。銷售面積60.37萬平方米,增長7.2%。其中,住宅47.99萬平方米,下降6%。銷售額21.83億元,增長12.6%。其中,住宅16.74億元,下降0.1%。 [2] 
國內貿易
2017年,潢川縣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1.4億元,比上年增長6.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7.67億元,比上年增長7%。
2017年,潢川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4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43.2億元,增長16.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40.6%。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75.2億元,增長11.4%;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31.2億元,增長8.8%。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28.9億元,增長10.1%;住宿業零售額3.2億元,增長11%;零售業零售額48億元,增長10.3%;餐飲業零售額26.2億元,增長11.6%。 [2] 
對外經濟
2017年,潢川縣進出口總額52943萬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出口總額19533萬元,下降22.8%;進口總額33410萬元,增長19.5%。全縣進出口自營權企業達35家。全年實際到位省外資金23.44億元,比上年增長8.8%。 [2] 
郵電、旅遊
2017年,潢川縣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7.88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全年郵政業務總量4981萬元,比上年增長58.5%。全年來潢旅遊人數14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5%,旅遊總收入7.8億元,比上年增長14.9%。 [2] 
金融
截至2017年末,潢川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43.73億元,比年初增加36.62億元,增長18.5%。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6.98億元,比年初增加16.51億元,增長10.3%。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40.22億元,比年初增加25.09億元,增長11.7%。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69.53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70.68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比98.6%,新增存貸比68.5%。 [2] 

潢川縣交通運輸

京九、寧西鐵路,京深和滬陝高速,國道312和106幹線,京九、烏滬兩條光纜和西氣東輸兩條支線均經過潢川。 [13] 
2017年,潢川縣公路運輸貨運量669萬噸,比上年增長8%,客運量962萬人,比上年下降2.8%;貨物週轉量54972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旅客週轉量89327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8%。 [2] 

潢川縣社會事業

潢川縣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潢川縣普通高中7所,招生4742人,在校學生16412人,畢業學生5999人;職業高中1所,招生1590人,在校學生2945人,畢業學生609人;普通初中28所,招生9286人,在校學生27626人,畢業學生8910人;普通小學241所,招生11480人,在校學生59706人,畢業學生9659人。全年幼九園在園幼兒22799人(不含小學附設幼兒班)。 [2] 

潢川縣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潢川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綜合檔案館1個。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教育台1座。 [2] 

潢川縣醫療衞生

截至2017年末,潢川縣共有衞生機構311個(含村衞生室273個),病牀牀位1839張;衞生技術人員2745人(含鄉村醫生1257人)。其中,執業醫師513人,執業助理醫師321人。縣直醫療機構8個,牀位1419張,衞生技術人員963人。其中,中醫院2個,衞生技術人員108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技術人員68人;婦幼保健院1個,衞生技術人員63人。農村鄉(鎮)共有衞生院21個,牀位420張,衞生技術人員525人。 [2] 

潢川縣科學技術

2017年,潢川縣科技經費支出4073萬元,比上年下降3.4%。年末擁有省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技術工程中心6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全年申請專利121項,授權專利86項。年末全縣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1個。年末環境監測站1個,地震台站1個。 [2] 

潢川縣風景名勝

潢川縣黃國故城文化旅遊區

黃國故城 黃國故城
黃國故城文化旅遊區位於潢川縣的西大門,緊臨312國道,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園區主要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國故城遺址為依託,進行高起點、大手筆規劃,規劃總面積2.07平方公里,結構佈局總體上形成“一軸三帶八區”的景觀格局。“一軸”:南北聯繫龍湖至古黃國曆史文化陳列館的中心祭祀主軸線。“三帶”:濱水景觀帶、環湖生態景觀帶、濱水度假休閒帶。“八區”:核心祭祀區、慶典區、濕地公園區、黃姓名人會館區、生態隔離區、濱水農田景觀區、度假酒店區、臨湖度假住宅區等。 [18] 

潢川縣黃湖農場

黃湖農場始建於1958年,位於信陽市潢川、淮濱、固始三縣交界,春河與白露河匯流處,隸屬於潢川縣人民政府,是一個集觀光、休閒、娛樂、度假於一體的新型農場。農場土地面積1.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08萬畝,水產養殖面積2000畝,總人口2000餘人,其中幹部職工86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23人,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農藝師2人,中級職稱21人,下轄11個農業分場和6家生產經營單位。以農林業種植、優質農作物良種繁育、高中產漁業養殖、特種水產養殖、名優水產品苗種繁育、商品豬飼養為主業。系國家級農業高新科技示範園區,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河南省水產良種基地,信陽市農業產業化重點經營龍頭企業,信陽市生態示範區。 [19] 

潢川縣弋陽古鎮

弋陽古鎮主要街道建築,多類似江南帶角樓的兩層木樓房。宅院多為縱向的二進或三進院落,沿街道兩側分佈,宅門面街。街區中民居基本上為前店後居、下店上居的格局。街區北臨小潢河,岸邊原有青灰色磚瓦居民建築,形成了特有的河巷空間和傳統商業集居區。現仍有不少保存較好的臨街房屋,門面仍用來經營各種手工製品或生活用品。
據史料記載,清代潢川城池己有19條街巷,其中南城10條,民國時期增加到14條。南城從西漢建弋陽縣到盛唐設光州,經過了千年的歷程,有些建築已蕩然無存了,但是現有大量明清建築遺風存在。 [20] 

潢川縣歷史文化

潢川縣綜述

潢川記憶
潢川記憶(10張)
201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獲得項目線索3871條,整理印刷資料20冊30萬字,錄像20盤,錄音50個小時,其中《火綾子》、《十八番》被公佈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全縣有16人被評為中級民間藝術師,46人被評為初級民間藝術師。 [21] 

潢川縣戲曲

潢川皮影戲 潢川皮影戲
潢川縣境內的劇種有京劇、豫劇、曲劇、嗨子戲、皮影戲扁擔戲、話劇、歌舞等。京劇清光緒年間流入,先後組建7個劇團,1985年停辦。豫劇曾組建3個團體,在潢川繁衍只15年。曲劇都是民間自辦團體,有業餘劇團5個。嗨子戲清末民初有專業斑社,民國中葉直至現只有民間業餘團體,常年在農村活動。清代、民國時期皮影戲盛行城鄉。建國後只在農村演出,截止到1987年,還有10個隊。扁擔戲在七十年代已絕跡。話劇盛行於四十年代,建國後沒有專業團體;文工團、宣傳隊有話劇節目。歌舞盛行於民間,文工團、宣傳隊也有歌劇、舞蹈節目。 [22] 

潢川縣方言

潢川地處豫鄂皖之交,為中原文化與楚文化融合交匯地域,潢川話屬北方方言的一種。由於地理歷史的原因和受其它方言的影響,境內方言也有差異:城關鎮及北部、東部各鄉方言説中原官話;南部與光山、商城毗鄰的幾個鄉,語音又略受楚語影響。明清之際江西人陸續遷,潢川話又融合贛語的某些特色,如韻母中主要元音舌位都偏央,唇形較展。 [23] 

潢川縣宗教

小南海 小南海
截至2017年末,潢川縣基督教信教羣眾有5萬餘人,經常參加活動人員3萬餘人,其中受洗教徒2萬餘人,有宗教活動場所59處。
天主教信教羣眾3000餘人,神甫2人,活動場所5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多種原因佛教未能開放,信佛的為數不多,無公開活動場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善男信女逐漸增多,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傳為觀音的三個生日)自發到南城小南海觀音禪寺前燒香拜佛,最高時逾萬人。全縣信佛者甚眾,多為中老年婦女,真正吃齋唸佛的僅數百人。
伊斯蘭教有信教羣眾約3000人,開放活動場所1處,位於城關南城小南海南岸的清真寺。有阿匐1人,實行聘任制,海里凡1人,由阿匐指定。每星期五為伊斯蘭教聚禮日,由阿匐主持宗教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潢川分衍為兩派,多數為正一派,道士飲酒食肉,娶妻育子,俗稱“道先”,平時不出家住廟,專為民間齋蘸祈禱;少數為全真派,戒絕酒葷,獨身出家,居廟住觀,稱為“道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廟觀拆毀,道教失傳,但一些迷信活動仍在城鄉延續,主要是喪葬,多為零散的道士“主辦”。 [24] 

潢川縣特產美食

潢川甲魚
潢川甲魚,河南潢川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甲魚在潢川又稱中華鱉、馬蹄鱉、老鱉、元魚,屬兩棲動物。與外地甲魚相比,潢川甲魚具有背低、裙邊寬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等特點。
2012年08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潢川甲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5] 
潢川金桂
潢川金桂,潢川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潢川金桂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冬不凋。花生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
2010年12月15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潢川金桂”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6] 
潢川空心貢面
潢川空心貢面光州貢面),河南省潢川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潢川空心貢面選用優質小麥粉,芝麻油、精鹽等,經傳統手工工藝百遍揉和製成,富含人體所需多種營養,具有條細如絲,心似管狀,筋通爽口,耐煮不粘,久不粘湯等特性。其絕妙之處是每根貢面雖細,但皆有微孔,心似管狀,工藝精巧,素有“長素面、長親面、龍鳳面”等美稱。
2013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潢川空心貢面”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7] 
黃崗魚湯
黃崗魚湯由黃崗鎮個體飲食經營户張德富獨創,以無污染深井地下水和自然生長的野生“胖頭魚”為主要食材,配以秘製底料、葱、姜沫、適量辣椒烹製而成,因其魚肉脆而不碎,湯肥而不膩,鮮嫩辣香,健腦提神,風味絕佳而聲名遠揚,享譽豫南,與信陽“南灣魚”齊名,成為代表潢川飲食文化的一個金字招牌。 [28] 
胡辣湯
潢川胡辣湯是用骨頭湯加胡椒、辣椒做底料,主料為特製肉丸和粉條,食用時再依據個人口味加入香菜、蒜末等。湯清肉爛,香辣可口,成為潢川特色小吃之一。 [28] 
碗兒糕
碗兒糕是兒童喜食的味美價廉的小吃。原料就是家家都有的大米,把米加水打成漿再發酵。把發好的米漿一勺一勺舀進鋪了白紗布的碗狀格格里蒸,熟了端出來,軟軟地塌在蒸籠裏,變得小巧玲瓏,圓潤豐滿。 [28] 
三股油果
三股油果發源於潢川傳統小吃荷葉酥,荷葉酥是潢川著名的麪食點心,它以麪粉為主料,摻合豬油、小磨油、明礬、食鹽等多種佐料油炸而成,其形狀如一片精巧的荷葉,長形三股,炸制而成,色澤嫩黃,酥脆鹹香,入口即化,湯泡即融,始於宋代,一直是人們喜愛的早點。 [28] 

潢川縣著名人物

黃歇:戰國時期楚國人,原籍楚國屬國黃國,著名政治家。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曾任楚相。黃歇遊學博聞,善辯。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12縣。
陳元光:唐代光州弋陽人,乾隆《光州志·忠義列傳·陳元光》載:“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生於顯慶二年二月十六日”。此載符合《唐書·地理志》。陳元光,初唐弋陽人,弋陽(郡)即光州。曾率5000弟子開發閩南,把中原文明傳播到福建、台灣等地,被歷代皇帝追封為“豹韜鎮國大將軍”、“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昭烈候”,後被乾隆皇帝封為“開漳聖王”。 [29] 
陳燁:明萬曆任光州知州,陳元光36世孫。作為地方長官,他欣然應邀給萬曆四年新版《光州志》寫序道:“燁之先世元光,光人也,唐時隨父政領兵戍閩,因家焉。今(燁)來守是邦,則視邦之士夫子弟,皆其鄉人也,敢敬與在位執事及鄉先生子弟共勖諸。”陳燁在光州知府任上,勤政惠民,政績卓著,深受士民愛戴,所以州人張襲賢作《陳公條鞭德政記》一文,盛讚陳元光36世孫陳燁為光州人民請命,善政愛民。陳燁治州政聲卓著,以致於州人緬懷起其先祖廣濟王陳元光,便籌資鳩工在文廟之東側興建廣濟王祠,祭祀陳元光。陳燁去世後,州人把他奉入該祠配祀,之後又奉祀於名宦祠中。 [30] 
劉伶:光州醪酒醉劉伶。羨君好飲變常經,誰向墳頭奠醁醽。天地有情長許醉,山川改面莫須醒。竹林夜月鳥啼遍,淮上秋煙暮雨零。荷鍤苦心人未識,臨風憑弔看雲停。這首詩的題目是《伯倫古冢》,出自清朝光州訓導何兆渤(字扶鯨,洛陽人)手筆,是何兆渤在清雍正年間任光州訓導時寫下的《光州十景》10首組詩之一。詩中所詠之人即“竹林七賢”之一劉伶,而劉伶墓就在今潢川縣牛崗胡圍子村。 [29] 
嵇紹:唐杜佑撰《通典》卷一八一“州郡十一”載:“光州今理定城縣……魏分置弋陽郡,晉、齊皆因之……定城,春秋黃國也。漢有弋陽縣,故城在今縣西。”由此可見,嵇紹被封弋陽子,這裏的弋陽就是如今的潢川。説起嵇紹,就不能不提到他的父親嵇康。嵇康是曹操的孫女婿,“竹林七賢”之一,曾讓無數後人為之傾倒,著有《養生論》、《幽憤詩》、《琴賦》、《聲無哀樂論》等。 [29] 
馬祖常:元代人。字伯庸,光州人,元·色目人雍古族著名詩人,自元英宗碩德八剌朝至順帝朝,歷任翰林直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樞密副使等職。
劉繪:明代人。字子素,(一作汝素)一字少質,光州人。生於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卒於神宗萬曆元年,年六十九歲。好擊劍,能挽六石弓。舉鄉試第一,登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進士,授行人,改户科給事中,雨劾夏言。言銜之,出為重慶知府。土官爭地相仇,檄諭即定。上官交薦,言再入政府,囑言者論罷之。居家二十年,卒。繪工詩文,所著有《嵩陽集》,(《四庫總目》)行於世。
劉黃裳:明代人。字玄子,光州人。七歲能摹逸少(王羲之)書。十歲寓長安,賦京都諸篇。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
懶悟法師:懶悟(1903年-1969年),俗名張績成(一説姓李),法名曉悟,後易名懶悟,號照思、奚如,晚年又號莽張僧,河南潢川人。幼秉異慧,因卜者説其壽短,故被父母送入附近遠峯庵出家為僧。能詩詞,然不求工,而意境超俗,更擅長於丹青,且終生潛心研究。
蘇井觀:曾任中共中央軍委總衞生部部長,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衞生部副部長。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全國政協第二屆、第三屆委員。
王實味:原名詩微,筆名實味、叔翰、實微。翻譯家。曾在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藝研究室任特別研究員。

潢川縣榮譽稱號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31]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32] 
2019年5月9日,經省級專項評估檢查,達到脱貧摘帽標準,正式退出貧困縣。 [33] 
2015年9月17日,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潢川“中國優質糯米之鄉”稱號。 [16] 
2016年1月,潢川縣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稱號。 [17]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34] 
2021年11月1日,入選擬命名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區)公示名單。 [40] 
2022年4月,共青團潢川縣委榮獲2021年度“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團工委)”稱號。 [4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