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弁,漢語二級 [3]  ,讀作biàn,本意是指古代一種尊貴的冠,也指掌管帝王的冕服及等制,又比喻首領、魁首。該文字在《儀禮·士冠禮》和《廣韻》等文獻均有記載。
中文名
拼    音
biàn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CAJ
性    質
古代一種尊貴的冠
主要涉及
為男子穿禮服時所戴
主    要
爵弁、皮弁
參考資料
《詩.衞風.淇奧
詞條主要涉及
衣冠,服飾,歷史,民俗,生活
地    位
法服主要內容之一
統一碼
U+5F01
總筆畫
5
注    音
ㄅㄧㄢˋ

基本字義

ㄅㄧㄢˋ, biàn
1. 古代男子所戴之冠冕。
如:《説文解字.皃部》:“,冕也。周曰,殷曰籲,夏曰收。……弁,或字。”
2. 古時之低階軍官或軍官侍從,亦泛指武官。
如:「馬弁」。《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傳下將令,叫各弁在轅門聽候。”
3. 驚懼。
如:唐.顏師古.注:“一曰弁,撫手也,言驚懼也。”
4. 以手搏擊。
如:《漢書.卷七○.傅常鄭甘陳段傳.甘延壽》:“試弁,為期鬥,以材力愛幸。”
5. 置放於前或上。
如: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因率書數行,弁於首,以多得諸傳聞也。”
6姓。
如:春秋魯有弁嚴子,明代有弁志中。
ㄆㄢˊ,pán
.1歡樂。《集韻.平聲.桓韻》:「弁,《爾雅》:“樂也。”
[1] 

古籍解釋

【寅集下】【廾字部】弁 ·康熙筆畫:5 ·部外筆畫:2
唐韻》《集韻》《韻會》皮變切《正韻》毗面切,𠀤音汴。《説文》本作㝸。冕也。象形。或作弁。《玉篇》㝸,弁也,攀也,所以攀持發也。《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注》弁,名出於槃。槃,大也,言所以自光大也。《疏》弁是古冠之大號。《釋名》弁如兩手相合抃。時也以爵韋為之,謂之爵弁。以鹿皮為之,謂之皮弁。以𩎟韋為之也。《詩·衞風》會弁如星
又急也。《禮·玉藻》弁行剡剡起屨。《疏》弁,急也。剡剡,身起貌。急行欲速,而身屨恆起也。
又戰懼狀。《前漢·嚴延年傳》吏皆股弁。《注》股戰若弁。弁謂撫手也。
又《王莽傳》予甚弁焉。《注》弁,疾也。一曰撫手也,言驚懼也。
手搏也。《前漢·甘延壽傳》試弁為期門。《注》弁,手搏。
又星名。《星經》天弁九星,在建近河,為市官之長。
又地名。《禮·檀弓》弁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
又姓,與卞通。《前漢·東方朔傳》弁嚴子為衞尉。
又山名。《廣輿記》卞山,一名弁山。山石瑩然如玉。在今湖州府城北。
又《集韻》薄官切,音盤。與般同。樂也。《詩·小雅》弁彼鸒斯。《傳》弁,樂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