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弁山

鎖定
弁山,又名卞山,在浙江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於太湖南岸,主峯名雲峯頂,海拔521.5米。弁山以分水線為界,西北屬長興縣。弁山發脈於東天目,由莫干山綿亙而北,經三山(位於湖、長、安三市縣交界處),過西苕溪即弁山。
東起湖州小梅口,西至長興呂山,長18公里;北起長興趙家橋,南至湖州西苕溪,任12公里,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為湖州的主山,素稱“吳興富山水,弁為眾峯尊”。唐田園詩人陸龜蒙詩稱:“更感弁峯顏色好,曉雲才散已當門。”宋嘉泰《吳興志》:“弁山峻極,非清秋爽月不見其頂。”弁山之名,以“二山勢如冠弁,故名”。宋葉夢得有詩:“山勢如冠弁,相看四面同。”
弁山的名勝古蹟頗多,其中著名的是關於項羽的遺聞。《史記·項羽本記》載:“項梁殺人,與籍避仇吳中。”秦時的吳中,轄地甚廣,包括今浙北湖州一帶。項羽起兵江東時,弁山是駐兵之所。唐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所作《石柱記》中,就有“項王廟”的記載,遺蹟尚存。據舊志記載,項羽歿後,在湖、長一帶被尊為“蒼弁山神”、“卞山王”。
弁山景色最佳處,是晴日登雲峯頂。在雲峯頂眺望三萬六千頃太湖,雄渾蒼茫,長風浩蕩,風帆遠山,如 在膝前;東西七十二港,迤邐遠去,隱約可見。宋蘇軾有詩稱:“具區(太湖別名)吞滅三州界,浩浩蕩蕩納千派。今朝偶上法華巔,縱觀如覺人寰隘。” [1] 
中文名
弁山
地理位置
湖州市吳興區城西北9公里 [3]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3] 
佔地面積
80 km²
著名景點
碧巖
別    名
卞山
海    拔
521.5 m

弁山歷史記載

弁山 弁山
據舊志記載,弁山山北多奇石,又產諸藥品,每土中掘得前代殘碑斷石《烏程府志》。弁山奇石,即點綴園林的太湖石。北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7)在京都作土山,廣收天下奇花異石移其中,以供享樂。湖州弁山的太湖石,以其皺、瘦、透、漏的獨特造型,被作為“特供”選送朝廷。北宋滅亡後,這些奇石流落四方,其中北京頤和園樂壽堂前院中的青芝岫,蘇州獅子林大假山上的獅子峯,上海豫園的玉玲瓏,蘇州拙政園的綴雲峯、留園的冠雲峯,湖州的蓮花峯,都是太湖石中的佼佼者,堪稱稀世珍品。
弁山景色甚多,有法華寺、金井、玉澗、乳竇、石膏温泉、項王走馬埒、飲馬池、繫馬石、沈家避洞、黃龍洞、碧巖、秀巖、龍巖,相傳弁山有三巖六洞九寺十三院,歷代文人詩作甚多,自宋至清,蘇軾、葉夢得、趙孟頫。
如今,弁山也是浙江省湖州中學新校區的所在地,新校區於2004年開始啓用。

弁山弁山旅遊景點

湖州碧巖介紹
弁山
弁山(5張)
位於長興縣城東南15公里,在弁山主峯(雲峯頂)北麓,海拔300多米。因岩石壘峭于山腰,望之若苔蘚繡錯,故稱碧巖。自宋代以來,碧巖為長興著名風景區之一。
清同治《長興縣誌》載:“碧巖在弁山,弁有三巖,曰秀巖,曰云巖,曰碧巖,惟碧巖最勝,上有碧巖庵,俯視太湖,洪濤萬頃,瀰漫無際,巖旁有瀑布泉二道。”據明張睿記有12景:龍門、七星台、石壁、瀑布泉、珠簾水、金蓮池、硯池、香爐峯、酌泉亭、望湖亭、不朽木、舍射崖。除不朽木、酌泉亭等人工建築被毀壞外,其餘勝景尚存。從北坡登碧巖,自半里涼亭始,沿石路拾級而上,每50步一折,凡26折,梯830級,凡32盤旋至碧巖底。其中穿竹徑,經天蟹譚、七星台,兩側危峯峭立,怪石峨響,有香爐峯、鶴鵝石、拜經台等景觀。登上碧巖,有“珠簾水、“瀑布泉、龍頭”,堪稱二絕。珠簾水,來自十多米高的石壁,從巖崖檐間滲出滴滴銀泉,飛灑而下,濺落在石徑上,發出噼啪之聲,經年不絕。站在酌泉亭遺址上,寒氣逼人,始覺石壁上“寒泉”二字的深意。登至山上,還可以望見對面巨石,相傳為蘇東坡所書的“清空世界”四字。
瀑布泉,集珠簾之水,匯流於石徑。形成一股清流,即瀑布泉的源頭。泉水順谷門傾瀉而下,直瀉幽谷,倏忽消失在萬竿翠竹之中。
龍頭,是碧巖景區的最高處,視野開闊。站在龍頭上,太湖風光盡收眼底。但見茫茫湖水,漁帆點點,洞庭七十二峯,隱約可見。湖濱田疇、河塘港汊,歷歷在目。明代著名文人、刑部尚書顧應祥《登碧巖詩》的最後一句:“吾鄉勝概無過此。”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