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

鎖定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是西部大開發2010年開工的23個重點項目之一,由中國廣核集團與廣西投資集團共同投資。中國廣核集團為主負責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是中國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工建設的首個核電項目。
該工程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其中一期工程規劃建設兩台單機容量為108萬千瓦的CPR1000壓水堆核電機組,二期工程採用具有中國 [28]  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的華龍一號
1號機組於2010年7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2015年10月25日併網發電,2016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於2016年10月1日投入商運;3號機組已於2023年3月25日投入商運 [28]  ;4號機組於2016年12月23日正式開工建設。2024年5月25日投入商業運行 [32]  [1] 
中文名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
外文名
Guangxi Fangchenggang Nuclear Power Plant
開工日期
2010年7月30日
投資方
中國廣核集團與廣西投資集團
建設管理方
中國廣核集團
發電時間
2015年10月25日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建設背景

隨着中國中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越來越大,現有的火電、水電等發電能力,已經無法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電力供需矛盾凸顯。在廣西,水電資源已經基本開發完畢,又缺乏煤炭、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核電成為不二之選。 [2]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建設過程

建設前的海岸 建設前的海岸
2005年10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委託深圳中廣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為設計總院,並聯合廣西電力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共同開展廣西境內核電項目新廠址的選址查勘工作。
2005年11月,設計公司與廣西院共同組成核電項目組,經過現場踏勘和綜合分析,推薦紅沙、犀牛腳、九龍寨三個可能廠址作為進一步深入開展查勘工作的候選廠址。
核島建設
核島建設(3張)
2008年8月,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南寧主持召開了廣西紅沙核電項目廠址選擇報告暨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會議從環境等角度綜合分析與評價,最終確定了紅沙廠址。8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就廣西防城港核電項目開發建設達成合作框架協議。9月3日,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防城港市註冊成立。10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廣西防城港核電項目開展前期工作。 [3]  10月20日,核電站進場專用公路正式開工建設。 [4]  10月23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在廣西南寧舉行了揭牌儀式。12月20日,廣西防城港核電項期工程啓動儀式在防城港港口區企沙鎮紅沙村舉行。
1號機組發電機定子吊裝 1號機組發電機定子吊裝
2009年9月,進場道路完工。 [3] 
2010年7月30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1號機組開工建設。 [5-6]  12月28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2號機組主體工程正式動工建設。 [6] 
建設過程 建設過程
2011年,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的2號核島FCD、2號常規島FCD、PX泵房FCD、BOP廊道安裝完成。 [7] 
2012年4月13日,1號機組穹頂吊裝成功。 [8]  12月26日,2號機組穹頂吊裝成功。 [8] 
2013年1月2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常規島一期建築安裝工程1MX廠房3台廠用變壓器和2台高壓加熱器相繼吊裝就位。 [9]  3月1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1號機組發電機定子成功吊裝就位。 [10] 
建設過程 建設過程
2014年1月2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常規島2號發電機定子順利吊裝就位。 [11]  4月,1號機組核島廠房重型設備全部完成就位。 [12]  12月,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已實現500千伏主電源可用,1號機組核島主迴路冷試完成、核島主迴路熱態功能試驗開始,2號機組也進入了主設備安裝高峯期。此外,國家能源局同意廣西防城港核電項目後續擴建工程3、4號機組採用“華龍一號”技術方案。 [13] 
2015年10月25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1號機組實現併網發電。 [14]  12月24日,華龍一號示範機組防城港核電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15] 
2016年1月1日,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運。 [16]  10月1日,2號機組正式投入商運。 [17]  12月23日,華龍一號示範工程4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 [18] 
2018年5月23日,防城港核電二期工程3號機組穹頂吊裝順利完成。 [19] 
2022年12月9日,防城港核電廠3號機組首次裝料。 [23] 
2023年1月10日,中國西部地區首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3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標誌該機組具備發電能力,向着商業運行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22]  3月21日,中國廣核公告,防城港3、4號機組臨時上網電價獲核准。 [24]  3月24日,中國廣核公告,控股子公司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3號機組預計將於2023年3月25日完成所有調試工作,具備商業運營條件。 [25]  3月25日,廣西防城港核電3號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26]  4月28日,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啓動冷態功能試驗,標誌着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由安裝階段全面轉入調試階段。 [27]  5月6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冷態功能試驗順利完成,機組將全面轉入熱試準備階段。 [29] 
2024年4月9日,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 [30-31]  5月25日,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具備商業運行條件並正式投產發電。 [32-33]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項目規模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總投資約700億元人民幣,項目按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採用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建設兩台單機容量為108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機組,設備國產化比例高達80%以上,投資約280億元。 [7]  [13] 
二期工程機組採用“華龍一號”技術,單台機組年發電量近100億千瓦時。 [28]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結構設計

核電站在設計時,根據歷史上出現的最大地震記錄和海嘯記錄,並考慮一定的裕量進行設計,結構剛度大、強度高,可以抵擋飛機撞擊、外部爆炸、龍捲風等。 [20] 
同時,設計充分考慮了天文潮、海平面異常、最大風暴潮、波浪等因素的疊加影響,採用了足夠的廠址標高和防波設施,能夠有效防禦核電站被海水淹沒,可確保多重自然災害迭加的極端情況下核電站的安全。 [2]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安全保障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廠址選定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的選址經過嚴密考慮,東臨欽州灣,西為老虎港,地處欽州灣盆地西北邊緣,核電站附近地殼安全穩定,所在的北部灣海域屬於邊緣海,颱風頻率和出現海嘯的可能性極低。同時勘探查明,防城港核電廠核島地基不存在地基土液化及地基的滑動、傾覆、塌陷問題。 [2]  [13]  [20]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內部屏障

核電站設計還運用了縱深防禦理念,設計了三道屏障,只要確保任何一道屏障完好,就可以避免放射性物質泄漏。
第一道屏障為燃料芯塊和燃料包殼。核裂變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基本滯留在二氧化鈾陶瓷芯塊中,不會釋放出來。燃料包殼是完全密閉的,即使產生氣體也密閉在這裏,最大數量的氣體釋放也不足以使它開裂。
第二道屏障為壓力容器和一回路壓力邊界。由核燃料構成的堆芯封閉在鋼質壓力容器內,壓力容器和整個一回路都是耐高壓的,放射性物質不會泄漏到反應堆廠房中。
第三道屏障是安全殼,也就是反應堆廠房。廣西防城港核電站機組的核島建有壁厚約1米的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體積約49000m³,能夠承受普通飛機的撞擊,在安全殼內側還安裝有6毫米的碳鋼內襯以確保氣密性,堅固的安全殼將反應堆一回路全部容納在其中。進出安全殼的所有管道均設置了安全殼隔離系統,在失電情況下能夠非能動隔離,即使反應堆一回路卸壓甚至破口,其產生的放射性物質也被控制在安全殼內。
此外,安全殼可以有效降低並稀釋氫氣濃度及延緩安全殼升壓時間,安全殼內還安裝了氫氣消除系統,應對氫氣風險的非能動氫氣複合器,可以消除嚴重事故下安全殼中氫氣積聚引發氫爆的風險。 [2]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設備採用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的相關發電、安全設備在製造、安裝、調試過程中都被證明是可靠的。核電站的堆型屬於壓水堆,壓水堆產生的熱量通過一回路系統帶出,通過蒸汽發生器將熱量轉移到二回路,在沒有放射性的二回路產生蒸汽驅動汽輪機,具有安全性高、技術先進可靠成熟等特點。 [2]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科學管理

在人員準備方面,首批反應堆操縱員、反應堆高級操縱員通過嚴格培訓,並獲得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執照。此外,核電站還建立了完備的應急計劃、應急設備和應急體系,並進行定期的應急演習,確保核電站在可能發生嚴重事故時周邊羣眾能及時安全地得到轉移。 [13]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建設意義

核電站全景 核電站全景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投運後,每年可提供150億千瓦時安全、清潔、經濟的電力,拉動全社會總產出增長約142億元,創造總就業崗位逾12萬個,有力促進廣西社會經濟發展。 [7] 
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48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482萬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9萬噸,對實現中國控制温室氣體排放目標、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北部灣經濟區電力供應發揮積極作用。 [21] 
防城港核電站三台在運機組累計上網電量已超1200億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等效減少標煤消耗超36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9888萬噸,相當於種植了27萬公頃森林,對踐行國家“雙碳”戰略、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優化廣西能源結構、助力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