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文場

鎖定
廣西文場,又名“文場”、“文玩子”、“揚琴小調”、“鶯歌小調”等,主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北官話地區,在桂林柳州宜山平樂荔浦等地尤為盛行。 [1] 
廣西文場音樂風格靈活多變,音樂與語言互相緊扣、相輔相成,和聲構成既有我國傳統五聲調式的特徵又有西洋和聲小調的織體,在曲式發展,作品色彩,音樂氣質,作品韻味等方面凸顯出桂林特色。廣西文場代表性曲目主要有《雙下山》《王婆罵雞》《西廂記》《紅樓夢》等。 [1-2] 
廣西文場曲調優美,具有鮮明的地域特性和深厚的本土文化特色。2008年6月7日,廣西文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87。 [1]  [3] 
中文名
廣西文場
始興年代
清代中葉
流行地區
主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北官話地區
經典劇目
《雙下山》《王婆罵雞》《西廂記》《紅樓夢》等
代表人物
陳秀芬、何紅玉
遺產類別
曲藝
遺產編號
Ⅴ-87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廣西文場歷史淵源

廣西文場 廣西文場
廣西文場產生於清代中葉,迄今已有二百年以上的歷史。 [1] 
廣西文場早期的文化行為主體是民間盲藝人,據文獻記載,從清道光咸豐年間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盲藝人王少昆在桂林收徒傳授文場開始,桂林還有少量文場盲藝人在世。 [4] 
20世紀20—30年代,在桂林、柳州城中掛牌“文武玩子”賣藝的文場盲藝人班社有幾十家,逢年過節或遇婚嫁、治喪、開業、生辰、賀壽、喬遷、升任等紅白事時,常會請他們去表演並按事先談好的價錢給報酬;有時他們也出門“唱排街”,在街上排成一隊邊走、邊唱、邊拉胡琴招攬生意。除了以文場為職業的盲藝人,還有大批被稱作“耍家”的業餘愛好者參與到廣西文場的歷史發展中。這些“耍家”多出身官宦或富貴人家,生活優裕,又有閒暇,自身也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他們以文場為雅趣,常與同好者相聚一起彈唱文場、自娛自樂。廣西文場因為有代表文人雅士的“耍家”羣體的參與而具有了雅文化的社會文化屬性,這也是廣西文場被認為是高雅藝術的主要原因之一。 [4] 
1935年,由“耍家”金紫臣編撰出版的歷史上第一部廣西文場集《新式琴絃曲譜》,改變了文場以往主要靠口耳相傳的傳播方式。 [4] 

廣西文場藝術特色

廣西文場表演方式

廣西文場主要有“立唱” 或是“坐唱”以及“走唱”等幾種具體的表演形式。其中“立唱”意即表演者採用站立着演唱的形式,“坐唱” 意即表演者採用坐着演唱的形式,而“走唱” 意即表演者採用一邊行走一邊演唱的形式。這些具體的表演形式,一般都是以某些樂器伴奏配合着單人或多人的詠唱,中間插入對白。根據曲目內容和表演的需要,一般可以將表演者所扮演的角色劃分為生、旦、淨以及醜等,通常是曲目中不同的角色由不同的表演者來飾演。 [5] 

廣西文場表演唱腔

廣西文場 廣西文場
廣西文場音樂包括大調唱腔、小調唱腔、大小過門、引子、尾子和過場音樂等,大調唱腔包括俗稱“四大調”的“越調”、“灘簧”、“絲絃”和“南詞”,多用來演唱有故事、有人物、有唱、有白韻散結合的成套腳本和單出唱本。小調唱腔現存【寄生草】【倒板槳】【碼頭調】【揚州紅】【水上琵琶】【罵玉郎】等五十多個曲牌。文場音樂風格靈活多變,能夠嫁接、變奏、流變還可以採用多聲部手法進行創作 [1-2] 

廣西文場樂器曲調

廣西文場傳統的伴奏樂器以揚琴為主,加上琵琶、小三絃、胡琴和笛子,稱為“五件頭”,後來又增加了調胡、二胡、中阮等樂器;擊節樂器則有板、鼓、碟子、酒盅等。廣西文場的伴奏與唱腔連為一體,唱腔開始前有一“過板”,又稱“引子”,樂句與樂句之間用小過板,大小調的小過板基本相同。道白時配合的曲調常用【一枝花】【柳春娘】【水龍吟】【八大板】【節節高】【懶梳頭】【夜行船】等。 [1] 

廣西文場經典劇目

廣西文場有一批優秀的傳統曲目,其中包括《琵琶記》《西廂記》《紅樓夢》等十餘種成套唱本,《雙下山》《王婆罵雞》等六十餘種單出唱本和《武二探兄》《貴妃醉酒》等近百個段子。 [1] 

廣西文場流行地區

廣西文場主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北官話地區,在桂林、柳州、宜山、平樂、荔浦等地尤為盛行。 [1] 

廣西文場傳承保護

廣西文場流傳現狀

隨着世界一體化進程的迅猛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快速轉型發展,包括“廣西文場”在內的世界各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受到現代外來文化的強力衝擊。“廣西文場”也無可避免地面臨着由盛而衰甚至逐漸被邊緣化的窘境。廣西文場藝術已走向衰落,後繼乏人,急需保護,以利於傳承。 [1]  [3] 

廣西文場保護措施

20世紀30年代,以王仁和、劉玉瑛、滿謙子為代表的廣西文場第一代傳承人不斷地創作和演唱新的文場作品,如《達瓦除豹》《快把姑娘接進莊》《毛主席像太陽》等文場唱段在羣眾中廣為流傳,並作為音樂教材首次將文場音樂引入大學音樂課堂。 [2] 
20世紀80年代,蘇兆斌先生創作的文場作品《仙境怎比我桂林》被收錄在廣西區內小學六年制義務教育音樂教材中,併發行150餘萬冊。 [2] 
第二代研究者和傳播者何紅玉夫婦歷經了廣西40多個地方,收錄220多首文場曲調,60多首文場經典唱段,分別撰寫了關於文場系列的專著6部,即《戲韻》《詞韻》《曲韻》《心韻》《音韻》以及廣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廣西文場》,為後人研究廣西文場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以桂林本土作曲家蘇俊敏先生(何紅玉老師之子)為第三代文場傳承人,他為了尋求廣西文場生存、發展、求新的解決途徑,將文場音樂與現代音樂元素緊密結合創作的《灕江邊上文場情》《象山水月》《陽朔好》《文場萬古永流芳》《壯家五更郎》《文場好》等40餘首作品以其朗朗上口的曲風在桂林地區廣為流傳。 [2] 

廣西文場傳承人物

陳秀芬,女,1945年11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廣西文場”代表性傳承人。 [6] 
何紅玉,女,1941年2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廣西文場”代表性傳承人。 [7] 

廣西文場入選非遺

2008年6月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申報的“廣西文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87。 [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廣西文場項目保護單位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中心(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評估合格。 [8] 

廣西文場曲藝價值

廣西文場 廣西文場
廣西文場音樂是桂林山水孕育的,其旋律韻味源遠流長,為桂林本土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素材。從人文的角度來講桂林文場音樂是桂林性格與桂林山水的融合,代表桂林特色。廣西文場音樂的發展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音樂人以它為創作的源泉創作了許多經典的作品,並進行傳承和傳播。國家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本土文化保護的政策指引下,廣西文場還有不同類型學術研究成果不斷呈現,挖掘它的學術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是教育工作者一直要重視的問題。 [2] 
參考資料
  • 1.    廣西文場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0-07-02]
  • 2.    齊品 廣西文場藝術中的桂林味道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8年第2期,第8-10頁
  • 3.    餘錦秀 “廣西文場”的美學意藴探析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年第3期,第106-109頁
  • 4.    盧笛 廣西文場雅俗之辨 《民族音樂》 2017年第4期,第15-17頁
  • 5.    餘錦秀.廣西文場的美學意藴探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106-109.
  • 6.    陳秀芬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0-07-02]
  • 7.    何紅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0-07-02]
  • 8.    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公告  .文化和旅遊部.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