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武嘆

鎖定
阮籍登上廣武城,看到楚漢之爭的故地,感嘆當時無有人才,竟使劉邦這小子坐了天下。後遂用“廣武嘆、廣武登臨、豎子成名”等表示懷才不遇,或慨嘆世無英雄,小人得志。 [1] 
中文名
廣武嘆
典    源
《三國志·魏志·阮籍傳》
示    例
《甘露寺》
體    裁
文言文

廣武嘆典源

《三國志·魏志·阮籍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乃嘆曰:‘時無英才,使豎子成名乎?’”“時無英才”。
《後漢書·郡國志·河南尹》:時無英雄。

廣武嘆地名

廣武在今河南省滎陽縣境。秦末,楚漢兩軍隔廣武而陣,項羽、劉邦曾在廣武談判。

廣武嘆詩歌

廣武嘆古詩記載

蘇軾《甘露寺》詩:古今共一軌,後世徒辛酸,聊興廣武嘆,不待雍門彈。
元好問《光武台》詩:空餘廣武嘆,無復雲台功。
吳偉業《週五子俶讀書愛客》詩:莫臨廣武頻長嘆,醉後疏狂病未除。

廣武嘆廣武登臨

吳偉業《寄房師周芮公先生》詩之四:廣武登臨狂阮籍,承明寂寞老揚雄。

廣武嘆豎子成名

陳人傑《沁園春·送高君紹遊霅川》詞:但使豫州,堪容玄德,何必區區依景升。需時耳,算不應長是,豎子成名。
柳亞子《浙遊雜詩》:句東霸氣今銷歇,豎子成名亦偶然。
柳亞子《絕命詞》:長嘯一聲歸去也,世間豎子竟成名。

廣武嘆爭議

對於阮籍的廣武嘆,後人一般認為指的是楚漢之際沒有英雄人物,才使“豎子”劉邦成就千古功名。蘇軾認為阮籍所謂“豎子”指的是當時魏晉之際成名的人物,而“英雄”則指“劉項”,他認為阮籍的意思是當時沒有“劉項”這樣的千古英雄,才讓司馬炎、鍾會之流成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