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

鎖定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位於中國的南大門羊城廣州,廣東廣州解放北路63號廣東迎賓館1231房,院長為王屏山,主要經營科研、計算機軟、硬件開發、技術培訓,於1993年5月7日在廣州工商局登記註冊掛牌成立,單位註冊資本10(萬元),在職員工3名。
中文名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
成立時間
1991年
首任組長
武書連
貢    獻
中國大學評價-1991研究與發展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簡介

個早期機構
首先要聲明一點:
在20年前的時候,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分院;
現在這兩個機構都不再存在了,多是沿用了這兩個名字。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與武書連的貢獻

武書連是我國大學評價和排名領域的專家,之前任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現任《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系民間研究)組長。
1991年該課題組剛成立時,國內大學評價剛剛起步,民間的排名以論文數量為主,官方的排名研究方向並不明確,而在國外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固定的方法,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各國學者都以建立符合本國實際的大學排名作為學術方向。在這種情況下,武書連根據中國高等教育的實際狀況,提出了獨立自主創建中國大學評價體系的學術目標,以及目標評價、綜合評價、定量評價的研究方向。
1993年6月,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以目標評價、定量評價為核心的大學排名發表。武書連將其命名為《中國大學評價—1991研究與發展》。該評價是國內首次包括理、工、農、醫、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活動在內的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綜合評價。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自1993年6月開始至2000年7月,以《中國大學評價》為標題,共發佈了5個民間大學排行榜。
1、1993年6月30日,武書連、楊林、張凡、王樹進,在《廣東科技報》整版發表《中國大學評價-1991研究與發展》。排出以成果為主、投入產出比為輔的中國大學1991年研究與發展前100名。該評價以國家教委科技司編的《1991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和社科司編的《1991年全國高等學校社科統計資料彙編》為數據源,共涉及25項指標。指標權重由全國203名專家確定,評價對象是全國614所本科大學。《中國大學評價-1991 研究與發展》是國內首次使用較大規模專家羣體給定的權重作為各項評價指標的權係數,首次對包括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活動在內的中國大學排名評價。在此之前的中國大學排名僅涉及自然科學(含技術科學)領域。
2、1997年7月,武書連、呂嘉、郭石林,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誌1997年第7期發表了五萬六千字的《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成果評價(節錄)》,公佈了1995年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前100名。該評價涉及42項指標,評價對象是全國610所本科大學。有1927名專家為該評價提供了指標權重數據,其最終指標權重由1083名專家確定,專家資格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或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的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成果評價(節錄)》是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進行了高教評估領域本世紀國內最大規模的專家諮詢後的產物。這一成果評價以"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為基礎,有效地解決了長期困擾國內高教評估學者的不同類型大學的相互比較問題,實現了中國大學排名質的突破。國家教委所屬專業期刊《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雜誌1997年第4期以《中國大學評價1995 研究與發展(摘要)》為標題轉發了這一評價。新華社和多家報刊報道了這一成果,一些單位在互聯網上轉發了《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成果評價(節錄)》。
3、1998年4月,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呂嘉、郭石林,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誌1998年第4期發表《中國大學評價-1996研究與發展》,公佈了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前200名。文章分析了1991-1996連續6年中國1075所大學科研成果和科研經費的實際情況,詳細論述了"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和"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的獲取科研經費能力"的事實依據,使排名結果更具公信力。《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雜誌1998年第2期以《中國大學評價-1996 研究與發展(摘要)》為標題轉發了這一排名。
4、1999年9月,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呂嘉、郭石林,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誌1999年第9期發表《中國大學評價-1997研究與發展》。這是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發佈的第4個大學排名。《中國大學評價-1997研究與發展》在統計了三所世界一流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東京大學)和三所中國一流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在科學前沿的差距後,指出中國要在21世紀初創造出世界一流大學,需要創造奇蹟。《中國大學評價-1997研究與發展》標誌着中國大學排名評價逐漸走向成熟。《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雜誌1999年第3期以《中國大學評價-1997 研究與發展(摘要)》為標題轉發了這一排名。
5、2000年7月,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呂嘉、郭石林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誌2000年第7期發表《中國大學評價-1998》。這是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完成的第5個大學排名,也是國內第一個概括了中國高校基本功能的大學綜合排行榜。隨着採用《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數據和2000年6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的問世,該排行榜的國內論文全部使用了檢索數據,此舉有效的提高了排名的準確性和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中國大學評價-1998》是建立在《中國大學評價-研究與發展》基礎上的大學綜合排行榜。這一排行榜中,還包括另外3項各自獨立的重要排名,即《中國大學評價-1998研究生院》、《中國大學評價-1998人才培養》、《中國大學評價-1998科學研究》。《中國大學評價-1998》從大學對社會貢獻的角度評價大學,但其中的《中國大學評價-1998研究生院》則是從學生接受最好教育的角度評價大學,兩項排名各有側重,相輔相成。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深入瞭解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與武書連

記者詢問: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的性質和原來的掛靠單位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的情況?
武書連回答: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就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分院,是民間科研機構。後按照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總院關於各省分院與總院脱鈎的精神與總院脱鈎後,不再活動。“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現隸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既然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分院,那它應該屬於政府機構,緣何會發布備受爭議的大學排名?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到如今仍然沒有官方的籠統的大學排名,大家可以參考的是教育部關於一級學科的排名)。
事實上,武書連先生的大學排名是在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分院)與總院脱鈎之後進行的,此時它的出版機構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是他自己註冊的民間機構)只是一個空殼,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沒有關係,也即武書連的大學排名不代表權威數據。
武書連這樣説答非所問,無非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我的數據“很官方”。
再談“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現在“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掛靠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大家可能會想現在應該權威了,因為科學學研究所應該隸屬於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其實不然,可以鄭重地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並不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的下屬機構,二者沒有任何關係,參見人民日報的報告:
當記者就此向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核實時,院辦一位工作人員在查閲資料後告訴記者,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下轄的各研究所中沒有科學學研究所,所有研究所的負責人名單中也沒有武書連其人。隨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張乃劍秘書長在電話中肯定地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是事業單位,沒有科學學研究所。 [1] 
武書連給它的機構起了這樣一個掩人耳目的名字無非又是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我的數據“很官方”。
再談“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大家又會想到教育部某某課題組等,其實不然,武書連給它的機構起了這樣一個掩人耳目的名字無非再次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我的數據“很官方”。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與武書連的評價標準

武書連的大學排行榜的評價指標都與規模和總量掛鈎,只要大學一合併,規模一大,排名就上升。只要看看每所大學合併前後名次的變化,就可以證實。可以通過擴大規模來彌補水平和質量的不足,也就是可以“用數量來彌補質量”,這就是武書連排行榜的最大特點。
一流大學的職責是培養精英和學術大師,既然是精英,必然是少而精的,怎麼可能大批量生產呢?不可能是大而全的。規模肯定不能太大,學科也不能太多,誰都沒有能力把所有學科都搞成世界一流啊?所以規模大、學科全的大學不可能成為一流大學,尤其是頂尖一流大學。
而一般普通的二流、三流大學,甚至不入流的大學,職責是培養大量的普通應用型實用人員,必然要求是數量多,專業多,以滿足社會的大量各種需求。所以就要求規模大,學科全,招生多,適合建巨無霸大學。
用評價一般大學的標準來評價一流大學,只會起副作用。所以,我國目前的大學發展已經走入了誤區,與世界大學發展的普遍規律背道而馳,不相符合。
武術連的排行榜呼應某些高官提倡的大學合併潮,為大學合併搖旗吶喊,推波助瀾;反過來,武書連的排行榜也得到了這些高官的幕後支持和扶持,所以才無所顧忌地大肆招搖撞騙,國內新聞媒體也迫於官方的壓力,也只好轉載,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和誤導。

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的啓示

“武書連收取成都理工大學贊助費”事件好像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不過這個事件以及其他不為人知的類似案例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啓示。
作為民間機構,製作大學排行榜需要自謀資金維持生存和發展。不過,也正因為此,對於大學排行榜的規範和監管,更顯得迫切。因為,一旦有了利益關係,無論這種利益關係是以什麼名義出現,都會影響公正性和公信力,誤導公眾。
對大學排行榜,社會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大學排行榜的製作過程和運作模式,瞭解大學排行榜只是商業產品,存在不公正的可能性,清楚排行榜製作機構本身的商業性與逐利性,破除對大學排行榜的盲目迷信和追逐。
同時,雖然這一領域不適合由政府部門主導,但也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缺位。准入機制的建立、機構利潤率的限制和商業運作行為的規範等,都離不開政府部門的作為。
我們追蹤這一事件,並不是為了討論大學評價指標的科學性,因為這屬於學術範疇,存在不同意見是正常的。我們只是擺出更多的事實,讓身為這些排行榜“局外人”和“消費者”的普通公眾,更好地認識大學排行榜;同時,也為了呼喚一個更為規範、更加客觀公正的高校評價體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