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

鎖定
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前身是省科技廳 2004年 12 月批准立項建設的廣東省環境科學與技術公共實驗室二部(廣東省環境科學與技術公共實驗室以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和廣州地理研究所為依託單位,前者為一部,後者為二部。2008 年 5月,該公共實驗室通過驗收)。
中文名
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
研究方向
國土資源動態監測與管理
研究內容
自然災害監測與防災減災技術
批准時間
2004年 12 月

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公司簡介

2009年4月,為進一步促進公共實驗室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省科技廳組織專家通過論證,將原環境科學與技術公共實驗室分設成兩個實驗室,依託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建設“廣東省環境科學與技術公共實驗室”,依託廣州地理研究所新建“廣東省空間地理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 [1] 

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研究方向

1、地理空間信息集成與共享技術平台。 [1] 
2、國土資源動態監測與管理。 [1] 
3、自然災害監測與防災減災技術。 [1] 
4、區域發展與空間規劃輔助決策。 [1] 

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研究內容

1、地理空間信息集成與共享技術平台。主要研究地理空間信息數據庫建庫與更新技術、地理空間信息共享平台技術、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處理軟件平台研發、地理空間信息系統集成技術。 [1] 
2、國土資源動態監測與管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技術、地表空間格局及其變化的信息機理與模型研究、土地和水資源利用與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精準農業信息技術 [1] 
3、自然災害監測與防災減災技術。主要研究災害監測與評估技術、地質災害預警關鍵技術、區域災害風險評估與應急管理技術。 [1] 
4、區域發展與空間規劃輔助決策。主要包括城市發展動態監測與模擬預測技術、城市與區域多目標規劃輔助決策系統、城市人居環境分析與模擬。 [1] 

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近期目標

1.通過3 年的建設,打造一支高水平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研發隊伍,成為省內重要的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技術創新與公共服務平台。 [1] 
2.面向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在地理空間信息集成與共享技術、國土資源動態監測與管理、自然災害監測與防災減災技術、區域發展與空間規劃輔助決策技術等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1] 
3.建設期內爭取承擔 30-50 項國家、省部級和橫向科技項目,總科研經費達到 3000 萬元;發表論文總數 80篇;申報與獲得軟件版權6-8 項、專利 3-5 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1-2 項。 [1] 

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中長期目標

將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科研平台,形成廣泛的交流與合作機制,承擔國家級和省級重大項目的能力不斷增強,成為廣東省信息產業發展的推進器與各級政府決策的重要智囊團,力爭發展成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1] 

廣東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公共實驗室實驗室主任

黃光慶,男,1964 年 8 月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廣州地理研究所副所長,學術總監,廣東省地質災害應急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重點實驗室環境與災害監測應用研究團隊學科帶頭人,《熱帶地理》主編,特邀廣東省國土資源監察專員。主要從事全球環境變化與區域響應、區域生態安全、自然災害等研究。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6 項,廣東省科技創新公關項目和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 項,國際及港澳合作項目 8 項,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和科學院基金項目 3 項,其它研究項目 27 項。共發表論文 56 篇,合作專著 4 部。曾獲香港愛普森學術獎、科學院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獎、四項科技進步獎、兩項優秀城鄉規劃一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