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理工學院

鎖定
廣州理工學院(Guang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創建於2000年,2006年成為獨立學院、開展本科教育。2020年經教育部批准轉設更名為廣州理工學院。學校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區,現有廣州市白雲區、廣州市增城區、惠州市博羅縣三個校區。 [1] 
學校是廣東省民辦高校首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和首批招收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單位, [27-28]  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依託單位, [1]  是廣東省民辦高校年檢優秀單位, [29]  是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年“突出貢獻機構”。 [30]  連續三年學校黨委抓基層黨建考核被省委教育工委評為“好”,連續三年被評為“廣州市內保工作先進單位”,通過廣東省高校法治工作測評,是廣東省“綠色學校”,2023年獲得第十一屆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 
學校用地約1500畝,校園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設有智能製造與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建築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現代航空、工商管理、經濟管理、外國語、人文與教育、藝術設計、音樂舞蹈、馬克思主義、通識教育、國際教育、繼續教育等15個二級學院,3個產業學院。本科專業48個,其中工科專業25個,全日制在校學生30000餘人。教師15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600多人。 [1] 
中文名
廣州理工學院
外文名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  [23] 
簡    稱
廣州理工、GZIST
創辦時間
2000年12月
辦學性質
民辦高校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廣東省民辦高校首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21) [27] 
首批招收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單位 [28] 
主管部門
廣東省教育廳
所屬企業
廣東民建實業有限公司
現任領導
黃聖誠(黨委書記)
胡社軍(校長)
本科專業
48個 [1] 
院系設置
15個二級學院,3個產業學院 [1] 
校    訓
學用心志,行知誠明
校    歌
《廣州理工學院校歌》
校慶日
12月4日 [23] 
地    址
白雲校區: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太和興太三路638號(510540)
增城校區:廣州市增城區中新鎮團結山口路169號(511365) [26] 
博羅校區:惠州市博羅縣龍華鎮雙龍大道1號(516122) [1] 
院校代碼
12668

廣州理工學院辦學歷史

  • 廣州理工學院
廣州理工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創建於2000年,2006年成為獨立學院、開展本科教育。 [1] 
2019年9月,學校正式申請轉設,教育廳組織廣東省高校設置委員會專家組進校現場考察評估;9月底,通過廣東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10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致函教育部,報請批准該校轉設為廣州理工學院;12月,教育部組織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進校開展實地考察。 [15] 
2020年6月30日,經教育部批准轉設更名為廣州理工學院。 [1]  [31]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新校名揭牌儀式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新校名揭牌儀式
2021年5月,廣州理工學院獲批為廣東省高校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17]  ;11月13日,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新校名揭牌儀式 [18] 
2023年10月13日,發起成立廣東省鄉村振興智庫聯合會 [24] 
廣州理工學院校園環境

廣州理工學院辦學條件

廣州理工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設有15個二級學院、3個產業學院,開設48個本科專業,其中25個工科專業。 [1] 
廣州理工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二級學院
專業名稱
智能製造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機器人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物聯網工程
人工智能
智能製造工程
自動化
車輛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數字媒體技術
網絡工程
建築工程學院
工程造價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
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營銷
物流管理
經濟管理學院
財務管理
會計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與金融
互聯網金融
外國語學院
英語
商務英語
日語
翻譯
人文與教育學院
漢語言文學
小學教育
藝術設計學院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
產品設計
音樂舞蹈學院
音樂表演
通信工程
資料來源: [25] 

廣州理工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教師15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600多人, [1]  擁有一批專家、博士、海歸學者、雙師型教師、企業特聘專家;省級教學團隊4個。 [1] 
類別
名單
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校級培養對象
黃愛青、吳從曉、王如意 [10-12] 
體育場所 體育場所

廣州理工學院教學建設

學校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產學研結合,強化OBE教育理念,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現有國家一流專業1個、廣東省重點學科2個、廣東省一流專業3個、廣東省特色專業4個,承擔廣東省質量工程、廣東省創強科研項目、教育部產教協同育人項目200多項,建設專業實驗室150個、實踐教學基地200餘個,合作企業400餘家,長期駐校企業16家,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2億元,紙質圖書240萬冊,電子期刊120萬冊,數字資源數據庫9個,為師生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等提供良好的信息化環境。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專業
人力資源管理 [22] 
省級一流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程管理 [22] 
省級特色專業
土木工程、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
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電子信息工程
省一流本科課程
軍事理論 [13] 
省級產業學院
智能製造與機器人 [3-6]  [8] 
校園一角 校園一角

廣州理工學院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22年4月29日
廣州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2020級4班團支部被授予“廣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21] 

廣州理工學院學術研究

廣州理工學院科研平台

學校堅持產學研結合,加強有組織的科學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學校現有廣東省科技廳機器人集成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教育廳大灣區企業人才管理研究院、廣東省社科聯大灣區鄉村振興經濟諮詢研究中心、廣東省社科聯廣東省特色金融與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廣東省人社廳博士工作站、粵港合作BIM工程技術中心等一批省級科研平台,教學科研學術團隊66個。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項目以及省級科研項目150餘項、橫向項目 500餘項。近三年來,發表論文1800多篇、專著164部、授權專利521項、技術創新成果14項,成果轉化產生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2023年在第25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學校參展的29項高新技術裝備產品受到關注,中央電視一台新聞聯播等國家主流媒體廣泛報道。 [1] 
類別
名稱
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工業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9] 

廣州理工學院科研成果

學校全面實施“三全育人”,堅持教學相長、因材施教,強化實踐為重、應用至上、敢於創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不斷提升。近三年來,學生學科競賽獲得國家級獎項300多項、省級獎項1500多項,獲得授權專利120項。學生創業基地帽峯創谷和電商直播基地入駐孵化隊伍70多支。多年來學生就業率97%左右,累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6萬餘人,近80%畢業生在珠三角和大灣區奮鬥奉獻,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創業工作先進單位,2022屆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全省本科院校第一。 [1] 

廣州理工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1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44萬冊;電子圖書100萬種;年訂購中文期刊400種,報紙60種;擁有數字文獻資源數據庫6個(中國知網、維普考試學習資源、萬方外文期刊數據庫、讀秀中文學術搜索、新東方掌學、軟件通)、移動圖書館平台、歌德借閲機,並開通多個試用數據庫。 [7]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廣州理工學院合作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拓展國際教育合作,與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新加坡、俄羅斯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28所高校實現合作交流,建立了2+2、3+1、1+N等聯合培養模式,與多所港澳台高校建立了聯合培養研究生教育基地,建設多語言培訓中心,組織師生廣泛參加國(境)外專題研修。 [1] 
2018年,學校與三峽大學簽訂聯合培養研究生協議。 [19] 
2022年,學校與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簽訂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協議。 [20] 

廣州理工學院文化傳統

  • 校徽
校徽 校徽
標誌的整體結構穩重、色彩明快、視覺清晰。
標誌的色彩用科技藍,寓意科技、創新、理工等屬性,象徵着天空、夢想。
標誌的基本造型由學校標誌性建築圖書館、書籍、翅膀以及2001數字等組成。
圖書館、書籍造型寓意探索、夢想,知識、力量,體現了學校的書香氣息。圖書館造型兩邊是對稱的“工”字,突顯了學校的理工科性質。翅膀則寓意翱翔、夢想,象徵着師生們一路探索,帶夢飛翔。
2001,代表學校的建校時間。 [1] 
  • 校訓
學用心志,行知誠明 [16] 

廣州理工學院現任領導

職位
姓名
校長
黨委書記、副校長
常務副校長
副校長
陳漢君
副校長
副校長
副校長
張日新
副校長
張志紅
資料來源: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