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沉香筆記

鎖定
《廣州沉香筆記》是2008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美怡。
中文名
廣州沉香筆記 [1] 
作    者
王美怡
出版社
廣東人民
出版時間
2008年06月01日
開    本
18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218055336

目錄

廣州沉香筆記內容簡介

舊城廣州,素馨花的清香和菩提葉的新綠氤氲成散淡雲煙,穿木屐的區桃從街巷裏走過,化作泛黃絹本上的豔影。香語茶事中的草木春秋、素箋彩瓷上的南國景象、深巷老屋間的玉蘭花影,發露舊境消息,太史第裏的詩書美食、珠江水面的槳聲艇影、西關騎樓下的市井閒話,盡得人問情意。廣州女作家王美怡推出最新力作《廣州沉香筆記》,以純美筆調重現舊城廣州的前塵影亭,遠逝的風物和人生,久違的優美和深思,無非沉香,飄在字裏行間,落在時光深處。
倚靠在時光的深井邊,作者在靜水深流中追憶一座城市歷史的流韻餘響,這“追憶是從一朵花開始的”,而那些“故事是從一片花田開始的”。在《廣州沉香筆記》的開篇,歷史敍述便以一種獨具精緻的夢幻手法被悄悄開啓。
“故事”的敍述筆法將散亂紛繁的史實素材出乎意料地串聯勾勒,重現出可觸摸的真實場景。在王美怡筆下,城市歷史成為一個有待通過敍事想象整飭的言語織體,敍事使晦暗的歷史插上了想象的羽翼,從理論倫理的法則中破繭而出,獲取了無限幽深的表現空間與闡釋可能。文學敍事與歷史書寫的奇妙相逢,使歷史場景悄然浮現,歷史獲取詩意闡釋的可能。
“一座城市的記憶,搭起的往往是宏大敍事的架構,家國興亡、世事沉浮,是構築這宏大建築的鋼筋鐵骨,它們氣勢凜然,令人心生敬畏……,在一個接一個重大事件的間隙中,這座大廈也曾有過軟語温香的如夢時光。那些豔影,就飄在這樣的時光之上,像窗户上的剪影,在天亮的時候,散盡了芬芳。”《沉香筆記》的敍事筆觸為了尋覓歷史舊事瀰漫着的異樣芬芳,向城市歷史絹本上的暗花攝照,《豔影》中作者的敍事之筆悄然從歷史文化的性別歧視中突圍,選擇向大歷史視域之外的歷史裂隙聚光,以邊緣的女性羣體為觀照對象,勾勒歷史廢墟和邊界上藴藏着的另類歷史景觀。
《沉香筆記》試圖“在正史的參天大樹上尋找不小心被遺忘的細小花瓣”,其背後折射的是耐人尋味的歷史觀感。疏離由強勢話語撰寫的單線大寫的正史,進而通過細節描寫來對小歷史和複數歷史進行書寫,以此來拆解和顛覆大歷史,呈現歷史面目的多元化,這正是《沉香筆記》與新歷史主義的“小歷史”觀感互為契合之處,新歷史主義批評家格林布拉特認為,新歷史主義不是迴歸歷史,而是提供一種對歷史的闡釋,為王者書寫的大歷史是充滿謊言的、單線條化的;而小歷史是具體的,它堅固地鑲嵌於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其表現途徑是多線條化的。因此,格林布拉特主張要將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史家或不屑關注、或難以發現、或識而不察的歷史細部,進行縱深開掘和獨特闡釋,進而構築出各種複線的小寫歷史。小寫歷史的豐富具體性讓微弱沉寂的歷史事件發出了聲音,讓大歷史豐碑遮蔽之下的人和事浮出了歷史地表,從而展現歷史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小歷史,作為歷史書寫的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使歷史書寫範式產生重大變化。近年,在趙柏田的《巖中花樹》、王笛的《街頭文化》等文本中都可窺見此種書寫範式的蹤跡。相比同類作品,《沉香筆記》的範式之新則更多體現為觀察視角的獨特化。視角作為建構文本敍事機理的首要元素,使文本在小歷史的視域下,從區域史研究進入到一個更廣大與密實的空間。這一空間便是特定歷史中普通人生存的無限豐富性,而不是宏大歷史空間中宏偉敍事的空泛性。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沉香筆記》向我們貢獻了它的獨特價值,即讓“人”重回歷史書寫的重心,將人的生存體驗的繁複性作為歷史書寫孜孜不倦表現的中心,體現出歷史寫作的人文取向,而非只將人物作為勾勒歷史與事件的道具。
在王美怡筆下,細節“像串在日子上的花朵”,散發着歷史的詩意香氣:在《街巷》中,她不厭其煩地羅列街道的名字,因為“一座城市,因為有了這些地名,也就開始有了細節,有了故事。”如果説在這些篇目中,作者通過採拾細節表現歷史,更多停留在敍述的表層經驗與感性體驗上,那麼,文本中那些以歷史人物為表現主體的篇目之中,細節則成為了作者觀照歷史的一種理性視角。

廣州沉香筆記目錄

序言美的存在與發現
素馨花箋
草木春秋
茶事
香語
色識
廣作
香雲紗
木屐
市聲
下九路
閏閣
豔影
舊時月色
譚家廚娘
太史第
小畫舫齋
白雲樓
陳公館
老屋
街巷
珠江上的船
槳聲艇影
廣州歲俗
鄉村本色
花道
後記天地萬物人間情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