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

鎖定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又名華僑小學,創辦於1955年,是全國第一所由華僑捐資建立的學校。是廣州市唯一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外語特色學校。
1999年華僑小學被評為東山區一級學校,2006年1月晉升廣州市一級學校。截止2024年2月,學校佔地21335平方米,有學生1854名,教職工134人。 [6] 
中文名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
外文名
Guangzhou Overseas 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簡    稱
僑外
創辦時間
1955年
辦學性質
九年一貫制公辦外語特色學校
校    訓
愛、誠、篤、美
知名校友
張明敏
韓豔
於壯飛等
現任校長
許昌良 [1]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
主要院系
中學部/小學部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辦學歷史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又名華僑小學,創辦於1955年,是全國第一所由華僑捐資建立的學校。20世紀90年代中期學校由市教育局主管下放到原東山區教育局主管,現由新越秀區教育局主管。
1999年華僑小學被評為東山區一級學校。
2003年為進一步發揮學校外語特長,在華僑小學基礎上,加掛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的牌子。
2004年學校增辦初中。
2006年1月晉升廣州市一級學校,有1-9年級,真正成為了廣州市唯一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外語特色學校。
2011年03月20日,僑外舉行了55週年校慶活動。
2015年10月11日,僑外舉行了60週年校慶活動。
2017年年底,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淘金分校區動工,2020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辦學條件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硬件設施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是華僑捐資建立的學校,老校區有教學樓三棟、圖書館一棟、籃球場、羽毛球場和鳳凰廣場。當年華僑小學的建設是廣州市最好的。
學校佔地21330平方米,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是鬧市中的一片淨土,是難得的讀書求學的好去處。 [5] 
區委、區政府將學校的建設納入了教育綜合改造工程。一期綜改於2000年啓動,2005年完成了兩棟教學樓的建設,二期綜改已完成兩棟新教學樓,建築面積已達到21135平方米。體育館、運動場的改造也即將進入招投標階段,將於2011年完成。唯一保留的澄溪圖書館是何厚鏵父親何賢捐建,具有歷史價值,擬保留計劃2013年完成加固工程。
學校被定為越秀區二期教育綜合改造工程重點打造的學校,先後投資3000多萬建設全新的校園,學校整體規劃按照省一級九年一貫制外語特色學校進行規劃和建設。一期工程的兩棟教學樓已於2005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所有的課室、功能室均配備有平台,教師均配有手提電腦。現學校的第二、三期工程已進入報建階段,二期工程的一棟教學樓、一棟綜合樓和一棟體育館有望於年內動工。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辦學規模

截止2024年2月,學校現有40個教學班,1854名學生。其中:小學部25個班,學生1097人;中學部15個班,學生757人。 [6] 
僑外風光 僑外風光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師資力量

僑外小學部風景 僑外小學部風景
截止2024年2月,學校現有教職工134人。 [6]  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碩士及在讀碩士13人(研究生學歷10人),本科學歷95人,全校本科率達到94.7%,其中中學部本科率100%。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1人,小學高級教師46人、中學一級教師24人。區名校長1人、區名師2人、教壇新秀8人、廣州市十佳1人、區十佳1人、省名師工作室成員2人、e時代工程名師5人。
市、區各學科中心組成員共22人,佔教師人數的19%。學校18位英語教師通過了專業英語八級,先後有14位老師分別去過英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接受了專業培訓。 [2]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辦學成果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學生成績

秦金華校長 秦金華校長
從2003年掛牌成立華僑外國語學校以來,學校初中部教育教學質量優異,辦學成績十分突出。07年首屆初中畢業生中考成績輝煌:平均分位於區屬中學第二,在184名畢業生中,進入國家級示範性高中95人,佔畢業人數的51.6%;省一級高中共116人,佔畢業人數的63%。優異的成績為這所創辦僅4年的外國語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要求入學的家長和學生。
學生進入國家級示範校高中的比例高達72%並逐年提升,初中畢業班工作每年榮獲區一等獎,近三年均以綜合素質排名第一的辦學成績獲得一等獎;小學各項成績亦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連續五年被評為小學辦學水平評估一等獎。
小學部的辦學水平逐年提升,這兩年連續被評為辦學水平一等獎單位。 學校的精神文化內核是關注師生生命的發展。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所獲榮譽

學校已成為廣東省檔案管理特級單位、廣州市首批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州市素質教育實驗學校、廣州市雙語實驗學校、廣東省綜合實踐活動樣板校、廣州市健康促進學校(銅獎)等。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文化傳統

學校作為廣州市教育局教學領域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試點學校之一,高度重視教學改革與發展,本着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加強科學管理,聚焦教學質量,強化特色發展,提升辦學品位。學校的綜合素質在越秀區位於前列,所培養的學生不僅外語水平高,而且綜合素質好,學業優秀,各科競賽成績突出。學校的外語特色日益彰顯,教師與學生多次在各類英語競賽中獲獎,各年級英語統測成績穩居越秀區第一,每年一度的外語文化藝術節吸引了眾多媒體報道。
建設英語實踐陣地,豐富英語文化活動。學校堅持辦好英語實踐三大陣地--校園電視台、英文廣播站、校園英語角,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英語文化活動。例如:英語課本劇表演、英語演講比賽、外國諺語書法展示、感恩節、聖誕節等活動,充分展示了學校外語特色與辦學成果。特別是一年一度的外語文化藝術節,更是深受同學們的歡迎,成為彰顯我校辦學特色的大舞台。 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學生總共有四十多人,促進了僑外學生對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另外對初中部的學生另開展第二外語的學習,提供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韓語和日語的選修。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好,外語水平高。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管理模式

“以人為本,科學管理”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辦學宗旨

全面推進“三個面向”育人工程,努力打造一流外語特色學校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辦學思路

僑外部分活動照片
僑外部分活動照片(22張)
三個堅持堅持“人和興校,特色鮮明”的辦學理念,堅持“和衷共濟,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堅持以外語特色為主體,教學科研為主線,以點帶面,促進全體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培養目標

綜合素質好,外語水平高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校訓

愛、誠、篤、美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校風

文明、勤奮、尊師、守紀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校歌

這首歌是由10屆六年級合唱隊的同學們合唱,作詞秦金華校長,一次作曲人不詳,二次創作為僑外2010屆合唱隊師生。
歌詞
You and me, hand in hand. You and me, hand in hand.
You and me, hand in and hand in hand. You and me, hand in and hand in hand. Hand in hand! Hand in hand!
幽靜僑外,鳳凰花綻放。花開燦爛,美若虹霞。
簇簇花瓣,團結向上。僑外學子,活潑健康。
華僑校歌 華僑校歌
外語特色,多元文化。和諧之花,在僑外處處開放。
人和興校,師生們歡暢。華僑感恩,精神傳唱。
愛誠篤美,謹記心上。僑外學子,文明風尚。
外語特色,多元文化。和諧之花,在僑外處處開放。
You and me, hand in and hand in hand. You and me, hand in and hand in hand. Hand in hand! Hand in hand!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校花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校花是鳳凰花,代表着追求上進的精神,這在校歌中也表現的淋漓盡致。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藝術節

僑外外語文化藝術節
僑外外語文化藝術節(17張)
每年僑外,將會在10月底到12月初進行藝術節活動。將近一個月的藝術節活動也是學生們非常喜愛的活動之一。內容有英語演講比賽,電影配音比賽,中小學的分會場表演,英語KTV比賽,語文演講比賽以及最隆重的閉幕式表演。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社團活動

跟其他初中不同,僑外已經有了高中才有的社團,比如僑外模擬聯合國社團(即QWMUN),書蟲沙龍,攝影部,演劇部,合唱團,民樂團。而除了社團,普通選修課也是豐富,除了一般的日語,德語,法語外的語言選修課,還有生物實驗室,數學思維班,物理試驗室等。小學部還有僑外足球隊。並且,這些社團選修等也在國內外獲得了多數獎項,使僑外變得更加輝煌。 [3-4]  讓學生不僅得到了娛樂,同時還得到了知識。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地理教育

地理第一感覺是沉悶。但是該校的地理課恰好相反,有趣生動的課堂使同學們踴躍發言。地理老師徐老師人氣排名在學校名列前茅,他還給自己起了個英文名,叫做"Dili Sir(Delicious)"(地理SIR).Dili Sir擁有豐富的聯想力,經常從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聯想到令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方便學生記憶,增加課堂活躍性。且為人和善,很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
同時,該校有一名地理老師為團支書。讓學生在瞭解地理的同時,也加強了愛黨的意識。

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校級領導

姓名 職務 任期 [2] 
劉 秀 正校長 1955--1971
區慧芳 書記、正校長 1958--1960
鄭 武 書記、正校長 1960--1966
張鳳萍 正校長 1970--1971
趙慕舜 書記、校長、革委會正主任 1971--1973
葉倩如 革委會副主任 1971--1976
關錦華 革委會副主任、副校長、副書記 1976--1982
韋加利 書記 1977--1979
魏夢寧 副校長、正校長 1978--1984
章 文 書記 1979--1987
茉利副校長 茉利副校長
黃翠瑩 副校長 1981--1984
羅育才 副校長 1981--1984
梁燕燕 副校長、正校長1984--1990
肖慕貞 副校長、書記 1984--1990
謝發祥 副校長 1987--1990
黎慶祥 書記、校長 1990--1997
陳靄芬 副校長 1990--1997
洪佩瑛 校長、書記 1997--2003
鄧丹彤 副校長 1999--2004
許昌良校長2018--現任
秦金華校長、書記 2003—現任
莫利 副校長 2004.4—2006.2
程海芬 副校長 2006.2—2010.7
胡曼笳 副校長 2006.4—2009.7
陸蓓 副校長、副書記 2006.7—2008.7
傅澤華副校長 2009.7—現任
莫利副校長、副書記 2010、7—現任
李紅龍副校長 2010.7—現任
張智賢 副校長 2011.7—現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