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廟埡鄉

(重慶市武隆區下轄鄉)

鎖定
廟埡鄉,隸屬於重慶市武隆區,地處武隆區西部,東與鴨江鎮保禾村接壤,南和鴨江鎮為鄰,西南連接鳳來鎮,西北與涪陵太和鄉同樂鄉相連,北與鴨江鎮送月村毗鄰,距武隆區人民政府駐地7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35.9平方千米。 [2] 
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置廟埡鄉; [1]  1985年,復設廟埡鄉。 [3]  截至2018年末,廟埡鄉户籍人口為12324人。 [2]  截至2020年6月,廟埡鄉下轄5個行政村, [4]  人民政府駐和平村葉家灣。 [1] 
2018年,廟埡鄉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2] 
中文名
廟埡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重慶市武隆區
地理位置
武隆區西部
面    積
35.9 km²
下轄地區
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和平村葉家灣
電話區號
023
郵政區碼
40853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仙女山
天生三橋
芙蓉洞等
車牌代碼
渝G
人    口
12324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廟埡鄉建置沿革

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置廟埡鄉。民國二十年(1931年),隸屬涪陵第八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涪陵第一區。
1950年5月,改屬第八區,為區治所在。
1953年11月,廟埡屬涪陵縣第八區(鴨江片)。
1956年6月,劃入武隆縣平橋區。
1956年8月,劃入武隆縣第八區(鴨江區)。
1993年4月,廟鄉劃屬平橋區;同年12月,又劃歸鴨江區。 [1] 
1985年,復設廟埡鄉。 [3] 

廟埡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廟埡鄉下轄蒲坪、和平、雙橋、鳳遊、雲從5個行政村;下設42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廟埡鄉下轄5個行政村:蒲坪村、和平村、雙橋村、鳳遊村、雲叢村, [4]  鄉人民政府駐和平村葉家灣。 [1] 

廟埡鄉地理環境

廟埡鄉位置境域

廟埡鄉地處武隆區西部,東與鴨江鎮保禾村接壤,南和鴨江鎮為鄰,西南連接鳳來鎮,西北與涪陵太和鄉同樂鄉相連,北與鴨江鎮送月村毗鄰,距武隆區人民政府駐地7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35.9平方千米。 [2] 

廟埡鄉地形地貌

廟埡鄉地處廟埡山東麓淺丘坡嶺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屬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在700米,境內最高峯桂花灣天寶寨主峯位於雙橋村,海拔1200米;最低點位於鳳遊村向家灣村民小組的大溪河水面,海拔300米。 [1] 

廟埡鄉氣候

廟埡鄉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9.0℃,1月平均氣温8.0℃,極端最低氣温-5.0℃(2011年1月5日);同年7月平均氣温32.0℃,極端最高氣温41.2℃(1963年8月5日);平均氣温年較差24.0℃;生長期年平均270天,無霜期年平均300天左右,最長330天,最短27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075小時,年總輻射120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40天(一般為1月20日—12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以上,最大降水量1400毫米(1969年),最少降水量452.7毫米(1963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7月,其中7月最多。 [1] 

廟埡鄉水文

廟埡鄉境內河道屬烏江支流大溪河流域;主要河道有金龍灣河道、雷家河溝河道、蘇家溝河道等5條河道,河道枯水季節接近斷流,河流總長度4987.25千米,河網密度7.18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金龍灣河,從鴨江鎮顯靈村麥山至鴨江鎮麻園壩,注入烏江支流大溪河,流經境內和平村和蒲平村,境內長5.5千米,年均徑流量1.5立方米/秒。 [1] 

廟埡鄉自然災害

廟埡鄉主要自然災害有霜凍、乾旱、洪澇、風災和冰雹;乾旱、風災年年有程度不同發生,風災大多出現在夏季,每年冬末春初常出現“倒春寒”的低温陰雨天氣;洪澇、冰雹每3年發生一次。風災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5年6月19日,致使6個村16個村民小組1200畝水稻、玉米受災,造成糧食減少3800噸,經濟損失500萬餘元。 [1] 

廟埡鄉自然資源

廟埡鄉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主要是頁岩礦,貯藏量在8000萬餘噸,可採儲量5000萬餘噸;有林地面積1.9萬畝,森林覆蓋率35.20%,木材蓄積量10萬立方米。2011年,廟埡鄉有耕地面積2.4畝,人均1.9畝。 [1] 

廟埡鄉人口

2011年末,廟埡鄉總人口1282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89人,城鎮化率17%;另有流動人口1432人。總人口中,男性6462人,佔50.4%;女性6359人,佔49.6%;14歲以下1359人,佔10.6%;15—64歲9622人,佔77.9%;65歲以上1480人,佔11.5%;以漢族為主,達12804人,佔99.8%;有少數民族17人,佔0.2%,其中苗族7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1.2%;土家族3人,佔17.6%;布依族3人,佔17.6%;壯族2人,佔11.8%;回族2人,佔11.8%,均系婚姻關係遷入。2011年,廟埡鄉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0.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7人。 [1] 
2017年末,廟埡鄉常住人口為8191人。 [5] 
截至2018年末,廟埡鄉户籍人口為12324人。 [2] 

廟埡鄉經濟

廟埡鄉綜述

2011年,廟埡鄉財政總收入694.5萬元,比2010年增長66.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8.4萬元,比2010年增長19.4%;人均財政收入541.6元,比2010年增長66.5%。2011年,廟埡鄉農民人均純收入6313元,比2010年增長27.9%。 [1] 
2018年,廟埡鄉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2] 

廟埡鄉農業

2011年,廟埡鄉農業總產值1.1億元,比2010年增長39.1%,農業增加值39.06萬元。廟埡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2011年,廟埡鄉生產糧食1.2萬噸,人均936千克,其中水稻6800噸,玉米4600噸。廟埡鄉經濟作物以油菜、蠶桑、西瓜、中藥材為主。2011年,廟埡鄉油菜種植面積1萬畝,產值1000萬元;優質桑園3000畝,養蠶1.2萬張,產值1200萬元;西瓜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3000噸,產值300萬元;中藥材種植面積1000畝。廟埡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廟埡鄉生豬飼養量4.3萬頭,年末存欄2.1萬頭;家禽飼養量1.4萬羽,上市家禽1.1萬羽。2011年,廟埡鄉生產肉類1780.9噸;畜牧業總產值2300萬元。2011年,廟埡鄉水果種植面積0.05萬畝,產量500.52噸,主要品種有柚子、梨、李子、柑橘等。廟埡鄉漁業以水庫、稻田淡水養魚為主。2011年,廟埡鄉漁業總產值500萬元。 [1] 

廟埡鄉工業

2006年,廟埡鄉利用頁岩豐富的優勢招商引資,在廟埡鄉和平村紅廟農業社石橋坡開辦了頁岩磚廠。磚廠於2007年動工,2008年完工,2009年正式投入生產,年產值在600萬元以上。
2011年,廟埡鄉工業總產值為達到1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0.5%,工業增加值300萬元。2011年,廟埡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5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00.1萬元,比2010年增長20.2%。 [1] 

廟埡鄉商貿

2011年末,廟埡鄉有商業網點70個。2011年,廟埡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000萬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達2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8.2%。 [1] 

廟埡鄉金融

2011年末,廟埡鄉有1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為6956萬元,比2010年增長20.8%;人均儲蓄6000元,比2010年增長20%;各項貸款餘額66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 [1] 

廟埡鄉社會事業

廟埡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廟埡鄉有幼兒班6個,在園幼兒267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3所,在校生505人,專任教師49人;中學1所,在校生409人,專任教師4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廟埡鄉主要學校有廟鄉中學、廟埡鄉中心校、雲從完小、廟堡完小。2011年,廟埡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802萬元,比2010年增長57.2%;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0.2%,比2010年增長0.4%。 [1] 

廟埡鄉科技事業

2011年末,廟埡鄉有各類科技人才4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人,經營管理人才5人,技能人才5人,農村實用人才29人。 [1] 

廟埡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廟埡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5個,各類文化專業户30户,有各類圖書室8個,藏書10萬冊;農民業餘演出隊5個,電影放映隊1個,腰鼓隊1個;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55人。2011年末,廟埡鄉有學校體育場4個,村有體育場3個;4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91%。2011年,廟埡鄉有廣播電視站1個。2011年,廟埡鄉有廣播喇叭48只;有線電視用户數為3558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8.7%。 [1] 

廟埡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廟埡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5個(包括村級);牀位35張;專業衞生人員8人(包括村級)。2011年,廟埡鄉醫療機構診療4214人次。廟埡鄉重點醫院有廟埡鄉衞生院,屬於武隆區衞生局直管醫院。2011年,廟埡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零,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5%,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萬人,參合率97.2%;孕產婦死亡率10.0/10萬。 [1] 
廟埡鄉中心校 廟埡鄉中心校

廟埡鄉社會保障

2011年,廟埡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8户,人數72人,月支出2.7萬餘元,支出總額33.2萬元,比2010年增長12%,月人均120元,比2010年增長8%;醫療救助3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50人次,共支出3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84户,人數684人,月支出7.2萬元,支出總額86.4萬元,比2010年增長15%,月人均105元,比2010年增長10%;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2萬元;社會福利費1萬元;敬老院1家,牀位32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2人,分散供養農村五保老人34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6965人,參保率54%。 [1] 
2012年,廟埡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11714人,參合率為97.2%;參加社保人數為6965,參合率為54%;參加意外傷害險600人,參合率為4.60%,其它保險2000人,參合率15%;有敬老院1所。

廟埡鄉交通

2011年末,廟埡鄉有縣道10千米,鄉道、村社道公路59千米,100%的村、村民小路通公路,公路入户2312户,入户率65%。 [1]  廟埡鄉公路幹線有鴨鳳公路、廟復公路、廟河公路、新廟公路、石廟公路、沙河公路、廟四公路。

廟埡鄉歷史文化

廟埡鄉地名由來

廟埡鄉因自唐朝以來該地寺廟林立,鄉政府又置於鳳凰山一埡口處,故此得名。 [1] 

廟埡鄉民風民俗

廟埡鄉民風民俗有鳳凰寨祈福、中秋舂餈粑、過年送灶神、挑銀水、春節走入户、殺過年豬,請三親六戚、三朋好友及周圍的鄉親吃刨湯肉。
菩薩生日
二月十九是傳説中菩薩的生日,善男信女總要到菩薩面前燒兩炷香,求菩薩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全家身體健康。
趕香會
六月十九趕香會,四面八方的人都到大石磬、鳳凰寨去燒香許願。
過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女兒女婿帶上外孫回孃家,背上豐富的禮物,孃家則包好了粽子在等待。臨走還得包一些送給女兒女婿帶回家,送給親家。

廟埡鄉風景名勝

綜述
廟埡鄉主要風光有鳳凰寨、白雲書院、抗日英雄王超奎故居、天寶寨遺址及林海。
白雲書院
白雲書院位於廟埡鄉的西北面,坐落在和平村紅廟小組的白雲灣。明代重臣劉秋佩廟埡鄉因杖瘡復發,辭官回鄉,振家鄉教育之落後,建學堂於白雲佛寺旁閒置禪院,故名“白雲書院”。
天寶寨
天寶寨是廟埡鄉的最高地,海拔1200米,該地夏季涼爽,樹林茂密。

廟埡鄉著名人物

李一平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廟埡鄉進步青年王育光(抗日戰爭後改名李一平)受黨組織委派和愛人彭克靜一道回武隆,在家鄉廟埡鄉舉辦夜校文化補習班,秘密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李一平和共產黨員唐世昌在廟埡、鴨江一帶組織進步青年開展抗日活動。
王超奎
王超奎,廟埡籍青年抗日勇士,國民革命軍第20軍133師399旅798團2營營長。民國三十年(1941年),王超奎,在反擊日寇第三次進攻長沙的阻擊戰中,率領全營500名官兵與日軍決戰,最後犧牲,時年34歲。1988年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王超奎為革命烈士。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劉濤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重慶市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03月:1309-1310.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447.
  • 3.    重慶市武隆區廟埡鄉人民政府 大中小  .武隆區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1-10]
  • 4.    廟埡鄉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10]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