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和鄉

(重慶涪陵區太和鄉)

鎖定
太和鄉為一地名,在我國重慶市、河南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黑龍江省等9個省份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中文名
太和鄉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重慶涪陵區
面    積
45.62 km²
下轄地區
4個村,25個村民小組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8126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057人(1998年)
車牌代碼
渝G
方    言
重慶方言

太和鄉鄉鎮概況

重慶市涪陵區太和鄉
太和鄉地處東經107°18′,北緯29°31′,鄉域面積45.62平方公里,距城區公路里程40公里,為混凝土砼路面直通城區。清代稱太和場,以該地寺廟太和殿得名。1931年分設太和鄉,1940年撤銷,1942年復置,1953年分設太和鄉、石幹鄉、靈勝鄉。1955年三鄉合併為太和鄉。1982年復置太和鄉。1992年6月撤區並鄉,太和鄉併入馬武鎮。1998年11月25日,復置太和鄉,駐太和場。現轄4個村,25個村民小組,共1706户,6057人。

太和鄉氣候特徵

該鄉屬高山丘陵地帶,海拔在700—1200米之間,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年平均氣温13.8℃,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在1200小時左右。境內的土壤以灰棕紫色泥和暗紫色泥為主,大部分呈酸性。

太和鄉農業發展

2006年末,全鄉有耕地面積8858畝,其中田4005畝,土4852畝,人均耕地1.687畝;現有各類水利工程146處;森林面積2643.3公頃,覆蓋46.65%,境內經濟林木,野生植物和野生中藥材具有很大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價值,境內無任何工業污染,適宜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境內土特產主要有山茱萸、野生蕨台菜(龍爪菜)、烤煙、青菜頭、野生黃連、獼猴桃等。境內自然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高,無工業企業污染,空氣清新,四季氣候分明,冬可賞雪、夏可避暑納涼,旅遊資源豐富,是避暑休閒度假的理想去所,轄區各景點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太和鄉旅遊景點

太和鄉太和麟龜竹海

太和鄉 太和鄉
位於太和場1公里處,有250畝茂密楠竹林場,林濤如海,涼爽清香,眺望四周,羣山疊秀,是觀光休閒,消夏避暑佳地。

太和鄉衞東水庫景區

距太和鄉政府駐地6公里,1970年動工修建,1978年竣工,總庫容1500萬立方米,水庫大壩高42.5米,長153米,壩頂寬6.5米,大壩內用泥土碾實,外面用條石,裏面用石塊水泥灌漿徹築而成,水庫四周山青秀麗,庫中水質純綠(待開發)。

太和鄉大梁子山景區

距鄉政府駐地2公里,景區與武隆區 [1]  交界,大梁子山頂峯焦巖,頂峯海拔1165米,為絕壁懸巖,懸巖中心有一古洞,洞內有觀音、土地、三王神像各一尊,景內植被豐茂,自然生態良好,林海如潮,頂峯可眺望涪陵城,腳下羣山疊秀,美不勝收,是登山旅遊,觀景消夏避暑佳地(待開發)。

太和鄉古洞景觀

主要有林口村2組的觀音洞,此洞修建時間無法考證,據載民國二年,四鄰鄉親在此修建廟1座,供有高3米的觀音像1尊;其次有白果3組的6個古洞,洞口直徑各不相同,深度約有3公里,相傳明朝末年跑綴,太和所有的肖姓人氏在此洞避難,方才未被殺絕(待開發)。

太和鄉經濟發展

1998年復置太和鄉後,大力實施了“扶貧工程”,全鄉幹羣團結奮戰,1999年實現了越温達標。2006年全鄉生產部值2279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業生產總值實現2058萬元,比上年增加16.9%;財政收入2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80元,比上年增加73元。2006年底,有工商户167户。

太和鄉交通建設

1963年始通公路,1998年全鄉公路總里程僅24公里,全部為泥結石路面,1998年太和鄉復置以後,加快了道路交通建設步伐,至2006年全鄉公路總里程達到125公里,其中四級路24公里,混凝土砼路面7公里。1958年始通電話,2000年7月全鄉開通程控電話,2001年建成了移動通訊接收基站。2003年10月開通了黨政內網。2004年開通了對外網站。場鎮建設有較大程度改善。

太和鄉教育衞生

全鄉現有1所中心校和1所衞生院承載全鄉教育衞生事業。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全鄉仍有五保户29户,建卡貧困户83户244人;建卡殘疾人160人;貧困户353户1132人,佔全鄉總人口19%。全鄉遭受百年不遇乾旱,人畜飲水更加困難。仍有80%的羣眾為飲水不安全人口(取水垂直距離在80米以上、水平距離在1公里以上、往返時間在1小時以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