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庶長

鎖定
庶長,漢語詞語,讀音shù zhǎnɡ [2]  ,意思是所生之長子,出自《通志·氏族四》。庶長也是戰國秦惠王時期之前秦國的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公元前334年以後,庶長官位僅次於相邦。公元前295年,庶長改名為國尉。庶長官職下設兩個副手,即左庶長和右庶長,這三個官職是同時存在的。秦國擔任庶長一職的先後有公孫鞅、樛斿、操、嬴疾、魏章、封、壯、奐、司馬錯、白起、斯離、繚。
中文名
庶長
拼    音
shù zhǎng

目錄

庶長解釋

1.妾所生之長子。
2.官爵名。
3.官名。
4.複姓 [1] 

庶長出處

見《通志·氏族四》。
春秋秦國設置掌握軍政大權相當於卿。戰國時秦國官名,春秋時秦國始置,握有軍政大權,地位相當其他各國的卿。秦孝公在位時,任用商鞅變法,制定十七級爵制,其爵名還沒有庶長。秦滅六國後改為二十等爵的制度,以賞有功之人。十級至十八級都是庶長。其第十級為“左庶長”,第十一級為“右庶長”,第十七級為“駟車庶長”,第十八級為“大庶長”。 漢代除沿秦二十等爵制外,武帝又創武功爵十七級,第十級亦為左庶長。
明初置,先屬六科,永樂二年(1404)始專隸於翰林院,選進士之長於文學及書法者充任。清沿其制,翰林院設庶常館,進士殿試唱名後,再試以論、詔、奏、議、詩、賦,選其優者為庶吉士,通稱“庶常”,入館學習,每月考查其學業。三年期滿,再試以詩賦,皇帝引見後,按等第分別授職,留館者授以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任為六部主事、內閣中書省等官或外補知縣,稱為“散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