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幸福樓

(歷史建築)

鎖定
位於青島市市南區西部老城區,1965年9月,一棟7層高的樓房在青島市南區西廣場落成。這是當年青島的一件大事。9月27日舉行樓房落成剪彩儀式,時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兼市長張敬燾親臨現場。喬遷新居的羣眾喜悦之情溢於言表,敲鑼打鼓搬入新居。順應民願,有關部門將這片新家園取名“幸福樓”。此後,“幸福樓”另外6個樓座陸續建成,形成青島首個居民高樓羣小區。 [1] 
中文名
幸福樓
地    址
青島市市南區
建成時間
1965年9月
拆除時間
2008年

目錄

幸福樓前身

沿着四川路,從菏澤四路一直到造船廠就是老青島俗稱的西廣場,它正式命名於上世紀20年代國民政府收回青島時。西廣場是解放前遺留下來的棚户區。改造前,共有居民410户,人口1725人,面積12000平方米。住房60%為全部或部分木板、油氈紙結構,房屋破漏,外廊破損,有嚴重倒塌危險的房屋佔30%,不少房屋終年不見陽光。加之建築密集,街道狹窄,一旦發生火災,居民疏散都成了難題。
西廣場一帶地勢低窪,每逢雨天,滿街是泥,不少房屋還倒灌進水。居民們平時用水困難,整個區域只有一個公共水栓,吃水需排隊挨號,公共廁所也經常堵塞。而且整個西廣場無一樹一木和一寸綠地,當然,也無空隙植樹綠化。
西廣場給居民們留下了困苦、擁擠、髒亂的深刻印記。 [2] 
西廣場改造 西廣場改造

幸福樓建設

1963年,在對上海天津等地的棚户改造考察後,青島決定進行棚户區改造。在1965年的一份名為“青島市發動羣眾改造西廣場棚户區的情況”中,記錄了當時改造西廣場存在的三種意見:一是基本維持現狀,略加改善;二是“一鍁除”,來一個大變樣;三是有計劃地逐步進行改造。因為城市建設中欠帳太多,全市住房又緊張,不可能一下子蓋很多房子,也不可能短時間內過多得拆房子。最終,西廣場改造採取了第三種意見,同時,確定了四條原則:(一)從居住安全出發,分批分期進行改造,先改造影響居住安全的房子,包括開闢消防通道。(二)適當兼顧市容,對這一地區的面貌進行必要的改造。(三)新建工程的標準不宜過高,投資力求節省。(四)一切工作都要和羣眾商量,凡是羣眾能辦的事情,儘量發動羣眾自己動手。
為保證幸福樓按時開工,必須先拆除位於樓座位置的79户住房。怎樣安置這些拆遷户,成為當時一個不小的難題。若由房管部門安置,一來沒有拆遷週轉房,二來沒有多少空閒的公房,因此只有發動羣眾擠讓住房。西廣場改造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事情,很多居民主動提出,騰出部分住房給拆遷户居住。最終,79户拆遷户中,除房管部門安置1户外,其餘全部由當地居民安置,共讓出房屋120餘間,僅用一個星期就完成了安置工作,創造了青島市最快的拆遷速度。
1965年3月1日,市財政投資283659元,西廣場改造工程第一棟樓房開始動工。拆除舊有棚户,原地建起一座建築面積5761平方米的7層樓房,共容納244户居民。在修建房屋的同時,平整拓展街道,敷設雨污管道,翻修公共廁所,植樹綠化一併進行。
西廣場拆遷改造時,提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改造西廣場”的口號,發動廣大羣眾參加義務勞動。當時參加者除西廣場居民外,還有市區機關幹部和附近的社會青年、在校中學生、解放軍官兵。大家幹勁很足,不論在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夏天,工地什麼時候用人,就什麼時候上崗。一些不能勞動的老人、病號,就幫着看管小孩和工具材料,維持工地秩序,為工人們送水。大家共參加義務勞動約5000個勞動日,共挖填土方2400立方米,運沙石790立方米,清除建築垃圾800多立方米,安裝雨污水管道150多米,為大樓建設節省資金5200餘元。
1965年9月26日,西廣場首批棚户區改造工程完工。市人委在總結時指出:“該工程投資28萬元,工期半年,解決了200餘户居民的住房,為如何發動羣眾,依靠羣眾進行棚户改造提供了較好的經驗。”
1966年,幸福3號、2號、1號樓以及後來的幸福6號、7號相繼建成,形成當時市區西部最大的一片樓羣,建築總面積1.8萬平方米,共安置原西廣場410户居民,使2000多人擁有了自己新的生活空間。西廣場改造後,居民人均居住面積比改造前增加了1.3平方米,接近5平方米。居民們滿懷感激和幸福之情,將這些樓羣稱之為“幸福樓”。 [2] 
遷入大會現場 遷入大會現場

幸福樓拆除

2008年7月,為建設膠州灣海底隧道青島東西快速路,這片樓房被拆除。“幸福樓”雖已不復存在,但它與樓房建設倡導者張敬燾的名字卻深深銘記在青島市民心中,寫在美麗青島的歷史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