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遙南大街

鎖定
平遙南大街始創於咸豐六年(1856年),歇業於民國二年(1913年),歷時58年。又稱明清街,自古以來就是平遙縣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街道兩側的店鋪都是具有明清風格的建築。2009年6月,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的南大街入選了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中文名
平遙南大街
始    創
於咸豐六年(1856年)
歇    業
於民國二年(1913年)
別    稱
明清街

平遙南大街歷史文化

平遙南大街又稱明清街,是平遙古城對稱式格局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
平遙南大街
平遙南大街(2張)
大東門,以古市
樓貫穿南北,是平遙古城在明清時期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也是平遙古城歷史文化遺產的精華之一。南大街整條街道保留着完整的傳統格局和獨特的歷史風貌,街道兩側現存有大量百年以上、獨具明清風格的“前店後寢”式傳統老字號和古民居建築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 [1] 
平遙南大街在歷史上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過重要影響,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有代表性的傳統產業,能集中反映地方、民族的風貌特色;文化要素。擁有鮮明的歷史文化特色,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有其傳承;保存狀況。
文物古蹟、歷史建築保存豐富,保留着較完整的傳統格局和獨特的歷史風貌,具備一定的規模;經濟文化活力。對原有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有一脈相承的延續性,至今仍維持着其原有的社會功能和經濟文化活力等等。

平遙南大街佈局特點

南大街是正對南門(迎薰門)方向的南北大街,它與東面的東城牆和西面的沙巷街不但平
平遙明清街
平遙明清街(41張)
行,而且距離相等。古代“尋龍點穴”的“金外”就在這條街上,“金片佔樓”橫跨街心;南大街是這座城的脊樑。它藴藏着豐厚的古城文化精髓,寸至今門,這裏依舊足古城的繁華鬧市。
南大街南起興國寺(俗稱小寺廟,位居南門甕城內側,今不存)門前,北至東、西大街的銜接點,全長690米(從南城牆算起為738米)。兩旁高屋連脊,密排着78座古店鋪,眾商雲集,招幌如林,在興國寺門前出現了明快的節奏在北上雞市口的道路兩旁,建築物井然有序;久享盛譽的老字號——翠成海爐食鋪,生意依舊興降;現代公眾建築電影院取代了古代奉祀風俗神的二郎廟;在許多紙紮作坊裏,雖少見精品,卻多了花樣;盛極一時的魁泰煙店舊址,進駐了新興的行業。
從塢市口往北才是南大街的傳統概念,全長422米。在清代中葉,商業隆盛,票號興起,在這物華大寶、人傑地靈的黃金地段上,諸如同益慶、魁成裕、崇豐厚、協順隆、永隆號、長泰永、興隆信,以及後期的義聚恆、瑞豐祥等名號老店,都是商戰中的強手,因他們創立過非凡的業績而聲名洋溢,晉商的頌歌相傳世代而不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