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夏鐵鷂子

鎖定
鐵鷂子”,類似女真族的 “鐵浮圖”,是從党項士兵、戰將中優選出的驍勇之士組成的戰鬥力很強的特殊兵種,這支騎兵裝備精良、行動快捷,配以最良的戰馬、最精的盔甲,而且在馬匹的要害處也有精鐵護具,作戰時騎士以鐵索絞聯在馬上,即使戰死也不會墜落馬鞍破壞隊形,在平原地帶作戰極具威力,除了用它作為西夏最高統治者的護衞、儀仗外,後來發展成為西夏的主力軍,作為衝鋒陷陣、突擊敵陣的“前軍”。
中文名
平夏鐵鷂子
優    點
裝備精良、行動快捷
位    置
“前軍”

平夏鐵鷂子簡介

西夏軍隊以騎兵為主力,騎兵作戰能力很強。由党項貴族子弟組成的精鋭騎兵稱“鐵騎”,或稱“鐵鷂子”。在戰鬥中“以鐵騎為前軍,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鈎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宋史·兵志》四記載:西夏“有平夏騎兵,謂之‘鐵鷂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來,若電擊雲飛。每於平原馳騁之處遇敵,則多用鐵鷂子以為衝冒奔突之兵”。西夏的“鐵騎”,見於記載的有着名的元昊侍衞軍中的“鐵騎三千”,在朝廷直屬部隊或監軍司駐防軍中都佔有一定比例。史載,宋元佑七年(1092),西夏以數十萬兵進攻宋朝環、慶二州,在其中一次戰役中西夏軍隊有“鐵鷂子數萬迫近洪德寨(今甘肅環縣西北)”。

平夏鐵鷂子選拔制度

西夏軍將是經選拔共同任命,並履行正式、隆重的儀式。“有將信,行文字”,向受命者頒發軍印、符牌和任命文書,並按照不同職銜授予旗、鼓、金等指揮用具。據文獻記載,西夏軍隊中除正式軍卒和負贍兵以外,還有名為“私人”、“役人”、“虞人”、“刑徒”、“苦役”等幾類人,大約都是在軍中服勞役者,以供將領與正軍驅使。

平夏鐵鷂子賞罰規定

賞罰規定十分詳盡,軍中以十五個官階為區分等級。賞功的主要內容有:在戰鬥中殺敵一人以上者都可得賞。殺的人多,賞賜也多。但如果殺了敵人,後又戰敗的,就不能獎賞;俘獲敵軍人、馬、甲冑、旗、鼓、金,總數在百件以上者,可得賞,俘獲越多,賞賜也越多,包括俘獲敵方的婦女、兒童。攻城戰鬥中,先登上敵人城頭,破城者;我軍打敗仗時,能夠殿後抗敵,使全軍安全撤退者;對於虛報俘獲和殺敵數量者能夠揭發報告的人;“虞人”帶路有功者;將領打敗仗,但其護衞、隊人能挫敵軍鋒者;挫敵軍鋒、大敗敵人者。獎賞辦法是按在戰爭中得及失人、馬、甲冑、旗、鼓、金等,在功罪相抵之後,功超過罪,分等級獎賞,有的加官,有的賞給不同數量的金、銀碗,金、銀腰帶,衣服,鞍韉,茶絹等物,以及賞賜榮譽稱號。
罰罪的主要內容有:遇戰,不敢戰而逃者;在戰鬥中打敗仗者;沒有按規定的時間、地點進軍、戰鬥、會合者;戰爭中不互相援助者;有戰爭中棄失本部人、馬、甲冑、旗、鼓、金,數量超過一定限度者;虛報俘獲量、殺敵量和買賣首級者;察軍、司吏徇私舞弊或檢查不嚴,以致出現虛報者;反之,誣告者也要獲罪;在戰鬥中,主將陣亡,或亡失旗、鼓、金時,該部的護衞、首領、押隊、親隨等都要受到嚴懲;戰鬥中,察軍擅自離開主將,又對戰事不瞭解者。處罰的手段有:處死,終身監禁,罰作苦役,杖刑和刺字,奪兵權,減、免官職,罰馬等。

平夏鐵鷂子步跋子

步兵是西夏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人數最多。西夏步兵最精鋭的是由“山間部落”丁男組成的,稱“步跋子”。《宋史·兵志》四記載:“有山間部落,謂之‘步跋之’者,上下山坡,出入溪間,最能逾高超遠,輕足善走”,西夏同宋朝作戰時,於“山谷深險之處遇敵,則多用‘步跋子’以為擊刺掩襲之用”。“步跋子”吃苦耐戰,特別以由稱“山訛”的橫山党項羌組成的最為着名,《宋史·夏國傳》記載:“苦戰倚山訛,山訛者橫山羌,平夏兵不及也。”此外,還有炮兵、水兵、擒生軍、強弩軍等兵種。據《宋史·夏國傳》記載:在西夏軍隊中“有炮手二百人,號‘潑喜’,陡立旋風炮於橐駝鞍,縱石如拳”。水兵在漢文西夏史料中沒有發現記載。宋代史籍間有涉及,宋熙寧三年(1090)河東報稱,“西賊水軍恐於石州(今山西離石)渡河,令呂公弼過為之備”。宋元佑六年(1091),宋熙河蘭岷路經略司奏稱,蘭州(今屬甘肅)沿邊安撫司申報:“有西界水賊數十人俘渡過河,射傷伏路人,尋鬥敵,生擒九人”。宋政和六年(1116),宋軍築清水河新城,賜名德威城(今甘肅靖遠西南),“河北倚卓羅監軍地分水賊作過去處”。從以上記載知西夏於大河沿岸要地都編有一定數量的水軍。
擒生軍和強弩軍都是西夏的特種部隊,擔負特殊的作戰任務。《宋史·夏國傳》記載,西夏軍隊“別有擒生十萬”,可能是在戰鬥中配合正規戰鬥部隊擔負俘掠生口的輔助兵員。據史籍記載,西夏崇宗乾順時,庶弟察哥建議置強弩軍對付宋軍,他説:“國家用鐵鷂子以馳騁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險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鐵騎難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潰。蓋可以守常,不可以御變也。夫兵在審機,法貴善變,羌部弓弱矢短,技射不精,今宜選蕃漢壯勇,教以強弩,兼以標牌,平居則帶弓而鋤,臨戎則分番而進,以我國之短,易中國之長,如此,無敵於天下矣。”崇宗採納察哥的建議,建立強弩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