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洽

鎖定
常洽(?~約195年)字茂尼,蜀郡江原人。東漢末年官員。初為荊州刺史,遷京兆尹,後任侍中、長水校尉。李傕作亂時,常在漢獻帝身邊侍衞,最終被李傕殺害於長安。 [1] 
全    名
常洽
別    名
當洽
茂尼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益州蜀郡江原縣
逝世日期
約 195年
逝世地
長安 [6] 
主要成就
侍衞獻帝左右

常洽人物生平

常洽(《後漢紀》作當洽 [5]  ),出身蜀郡江原常氏,初為荊州刺史,遷京兆尹,後任侍中、長水校尉,帶兵護衞車駕西遷。李傕作亂時,常洽常在漢獻帝身邊侍衞。 [3]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相爭於長安城中。李傕派侄子李暹率兵數千圍住皇宮,將漢獻帝的家眷和大臣一併劫持到自己的軍營。李傕也不給大臣們飯吃,漢獻帝找他要,他就給一些腐臭的肉,漢獻帝和大臣們也只能忍氣吞聲。四月,李傕想挾持獻帝遷移到黃白城,司徒趙温給李傕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批評信。李傕惱怒要殺趙温,李傕的從弟李應是趙温故吏,多次相勸才得以化解。獻帝聽説趙温責備李傕,感到不安,對侍中常洽説道:“李傕不明善惡,趙温言辭過激,實在令人擔憂。”常洽回答:“李應已經成功勸解此事了。”獻帝方才安心。 [4-5] 
後來,常洽被李傕殺害於長安。 [3]  [6] 

常洽人物評價

常璩:①侍中授命,分節亦彰。②常茂尼流芳京尹。 [1]  [9] 

常洽人物卒年

按《後漢紀》,195年4月時常洽仍在世。同年獻帝東遷,成功脱離了李傕等人的控制。 [7-8] 
《華陽國志》記載常洽是在侍衞天子時被李傕殺害,則他有可能死於此年內。 [3] 

常洽親屬成員

女兒
常紀常,趙侯(校補圖注作趙謙)夫人。常洽身死後,紀常遣其門生瞿登、張順迎喪而回。 [6] 
另有二子,先於常洽去世。 [6] 

常洽史料記載

《華陽國志 卷十 先賢志》 [1]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裴松之注》 [2]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 [7] 
參考資料
  • 1.    華陽國志(晉)常璩-卷十(上)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1-09-30]
  • 2.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1-09-30]
  • 3.    《華陽國志 卷十 先賢志》:常洽,字茂尼,江原人也。自荊州刺史遷京兆尹、侍中、長水校尉,以兵衞大駕西幸。傕等作難,常侍衞天子左右,為傕所殺。
  • 4.    《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裴松之注引《獻帝起居注》:汜謀迎天子幸其營,夜有亡告傕者,傕使兄子暹將數千兵圍宮,以車三乘迎天子。楊彪曰:"自古帝王無在人臣家者。舉事當合天下心,諸君作此,非是也。"暹曰:"將軍計定矣。"於是天子一乘,貴人伏氏一乘,賈詡、左靈一乘,其餘皆步從。是日,傕復移乘輿幸北塢,使校尉監塢門,內外隔絕。諸侍臣皆有飢色,時盛暑熱,人盡寒心。帝求米五斛、牛骨五具以賜左右,傕曰:"朝餔上飯,何用米為?"乃與腐牛骨,皆臭不可食。帝大怒,欲詰責之。侍中楊琦上封事曰:"傕,邊鄙之人,習於夷風,今又自知所犯悖逆,常有怏怏之色,欲輔車駕幸黃白城以紓其憤。臣願陛下忍之,未可顯其罪也。"帝納之。初,傕屯黃白城,故謀欲徙之。傕以司徒趙温不與己同,乃內温塢中。温聞傕欲移乘輿,與傕書曰:"公前託為董公報仇,然實屠陷王城,殺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見而户釋也。今爭睚眥之隙,以成千鈞之仇,民在塗炭,各不聊生,曾不改寤,遂成禍亂。朝廷仍下明詔,欲令和解,詔命不行,恩澤日損,而復欲輔乘輿於黃白城,此誠老夫所不解也。於易,一過為過,再為涉,三而弗改,滅其頂,兇。不如早共和解,引兵還屯,上安萬乘,下全生民,豈不幸甚!"傕大怒,欲遣人害温。其從弟應,温故掾也,諫之數日乃止。帝聞温與傕書,問侍中常洽曰:"傕弗知臧否,温言太切,可為寒心。"對曰:"李應已解之矣。"帝乃悦。
  • 5.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初,傕屯黃白城,故謀欲徙。傕以司徒趙温不與己同,乃內温塢中。温聞傕欲移乘輿黃白城,與傕書曰:「公前託為董公報仇,然實屠陷王城,殺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見而户喻也。今爭睚眥之隙,以成千金之讎,民在塗炭,各不聊生,曾不改悟,遂成禍亂。朝廷仍下明詔,欲令和解,詔令不行,恩澤日損,而復欲轉乘輿黃白城,此老夫所不解也。於易,『一過,再為涉,三而弗改,滅其頂,兇』。不如早共和解,引軍還屯,上安萬乘,下全生民,豈不幸甚。」傕大怒,欲遣人害之。其弟應,温故吏也,諫之數日乃止。帝聞温與傕書,問侍中當洽曰:「傕不知臧否,温言大切,可為寒心。」洽曰:「李應以解之矣。」上乃悦。
  • 6.    《華陽國志 卷十(上)》:紀常,常侍常洽女,趙侯[謙]【校補圖注:當補此字,以別謙、温、典】夫人也。 父遇害長安,其二【校補圖注:廖本原作二,他本作一】兄皆先沒,遣父門生瞿登【校補圖注:舊各本作瞿,廖本作翟】、張順迎喪。時寇賊蜂起,晝夜悲哀,順、登得將喪無恙還,時人皆以紀常精誠所感。
  • 7.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6-10]
  • 8.    《三國志》:(興平二年)是歲,長安亂,天子東遷,敗於曹陽,渡河幸安邑。
  • 9.    華陽國志(晉)常璩-卷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8]